搜索到952篇“ 极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文章
出生质量和超出生质量早产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出生质量(VLBW)和超出生质量(ELBW)早产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VLBW和ELBW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住院的VLBW和ELBW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真菌性败血症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331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检验方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早产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13.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胎龄<32周、肠道外营养≥14 d、使用抗菌药物≥7 d、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气管插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14 d及住院时间>28 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菌药物使用≥7 d和PICC留置≥14 d是VLBW和ELBW早产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LBW和ELBW早产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留置PICC,临床应引起重视。
孙捷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真菌败血症
出生质量早早产与新生儿生存状况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出生质量早早产与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出生质量儿(VLBWI)和早早产儿(VPI)142例,选取同期出生的非VLBWI和非VPI 140例,比较入组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根据生存状况将VLBWI与VPI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生质量小于1 500、1 500~2 500、>2 500g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小于32周、32~37周、≥37周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质量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比例明显于存活组,母亲年龄、窒息、胎粪吸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1 000g出生质量、窒息是影响VLBWI与VPI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LBWI与VPI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不佳,易发生智力和运动障碍。
贾艳芳滕志丽徐春光陈洁许望琼李才平
脐静脉置管术在早产出生质量及超出生质量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脐静脉置管在出生质量儿及超出生质量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及超出生质量儿采用法国进口的3.5Fr脐静脉导管行脐静脉置管术,观察脐静脉置管后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8例患儿脐静脉置管术成功率为94%,平均置留时间6.56±2.02天,外渗、静脉炎、堵管、脱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论:脐静脉置管术操作相对简单,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置留时间长,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解决了及超出生质量儿静脉输液的难题,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推广。但有其相关的并发症,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护理,密切监测腹部情况及生命征,尽早拔管是预防和降并发症的主要途径。
魏红娟任秀伟侯艳艳邵慧敏仇玉桃
关键词:脐静脉置管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症
/超出生质量儿晚发型败血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4年
目的:构建并验证/超出生质量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ELBWI)发生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79例VLBWI/ELBWI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LOS 93例为LOS组,未发生LOS 48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发生LOS的影响因素,将单因素中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终纳入出生质量、外周静脉置管时间、禁食时间、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发生史共4个因素构建出VLBWI/ELBWI发生LOS的风险预测模型,模型公式为Y=-2.349-0.003×出生质量(g)+0.095×外周静脉置管时间(d)+0.198×禁食时间(d)-3.075×EOS发生史。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97,预测敏感度为0.817,特异度为0.780,最佳临界值为0.159。结论:构建的模型预测性能良好,适用于临床VLBWI/ELBWI中LOS的筛查,可为医护人员尽早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孙兴刘蓓蓓顾则娟孙小凡徐微徐佳忆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在出院出生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在出生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VLBW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VLBW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三元联动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三元联动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VLBWI出院后纠正年龄3、6、12个月时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质量、身长、内蛋白水平。结果 三元联动组VLBWI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于对照组,内蛋白水平、身长、质量发育水平、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果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干预可减少VLBWI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促进VLBWI格发育,提升家属满意度。
巩俊英金芳韩娜娜王红霞高盼盼李明娥
关键词:医院-社区-家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对出生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对出生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出生质量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吮吸联合腹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出生质量儿喂养状况、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奶量大于对照组,每日残余奶量小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质量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力性肠梗阻、肠黏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格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周后,观察组质量、身长、头围增长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可显著改善出生质量儿新生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改善其喂养效果,降其NEC、动力性肠梗阻、肠黏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格生长。
孟霞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
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出生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对出生质量儿给予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分析其对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永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2022年2月分娩出的82例出生质量儿,依据出生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普通早产儿配方奶喂养,41例)和观察组(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喂养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4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出生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血清胃泌素(GAS)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比较两组患儿喂养过程中出现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质量增加指数较高,恢复出生质量日龄、达全胃喂养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均P<0.05)。两组患儿出生后24 h,观察组血清GAS、EGF水平(58.94±6.67 ng/ml、0.57±0.13 ng/ml)与对照组(58.67±7.33 ng/ml、0.64±0.15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GAS、EGF水平[(133.18±15.73 ng/ml、114.36±13.54 ng/ml)、(0.87±0.19 ng/ml、0.84±0.18 ng/ml)]均显著高于出生后24 h[(58.94±6.67 ng/ml、58.67±7.33 ng/ml)、(0.57±0.13 ng/ml、0.64±0.1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GAS水平(133.18±15.7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4.36±13.54 ng/ml)(P<0.05),但观察组EGF水平(0.87±0.19 ng/ml)与对照组(0.84±0.18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较(P<0.05)。结论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出生质量儿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的肠胃功能,降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陈灵巧张慧慧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布拉氏酵母菌喂养不耐受疗效
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在出生质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个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在出生质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质量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比较两组格发育指标、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质量、身长、上臂围、头围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出生质量儿护理中应用个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能够改善出生质量儿的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
陈晓芸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体格发育神经行为
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出生质量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在出生质量儿中实施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0例出生质量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比2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患儿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家属满意度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家属焦虑、抑郁评分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降出生质量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依从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并减少家属的不良情绪,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胡婷何露艳段发秀
关键词:PDCA循环法集束化管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
2024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早产儿的生命健康有着巨大的威胁,并对患儿神经系统等各个系统发育有着不良影响。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生质量儿及超出生质量儿的存活率不断上升,BPD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然而早产儿BPD的预防、治疗和管理仍然是一大难题.
徐源(综述)李芳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

相关作者

韩树萍
作品数:315被引量:2,06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META分析 婴儿
黄华飞
作品数:92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余章斌
作品数:256被引量:1,354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META分析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
吕勤
作品数:94被引量:30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疗效
范玲
作品数:211被引量:1,74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早产儿 新生儿 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