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5篇“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文章
改良营养方案对低出生体重儿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改良喂养方案对低出生体重儿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科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开始实施改良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方案为截点,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后的方案更早开奶、更快加奶并积使用母乳强化剂,分析两组基础资料、喂养情况及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57例低出生体重儿,改良组339例,对照组518例。两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产前使用完整疗程激素促胎肺成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初次喂养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早于对照组[17(6,25)h比18(13,24)h,7(5,9)d比10(7,13)d],肠外营养时间和达全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11(9,16)d比23(16,32)d,16(12,22)d比29(21,40)d],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于对照组(13.3%比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汁淤积综合征、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喂养方案能促进低出生体重儿尽早实现全肠内营养,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
苏锦珍阮敏仪谢伊玲杨勇张兰李敏许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
新生院外转运对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效果
2025年
目的:考察新生院外转运对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取新生院外转运方式入住本院NICU的VLBWI 85例(转运组)、非新生院外转运方式入住本院新生重症监护(NICU)的VLBWI 60例(非转运组),分析VLBWI进入NICU 5min内体温、体温发生、达到正常体温时间、进入NICU接受呼吸机治疗情况、进入NICU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随访6个月发育状况。结果:两组进入NICU体温发生、接受呼吸机治疗占比均无差异(均P>0.05),非转运组进入NICU 5min体温(37.02±0.86℃)于转运组(37.35±0.95℃),达到正常体温时间(7.25±1.98d)长于转运组(5.61±0.56d),呼吸机治疗时间(11.39±2.88h)长于转运组(7.21±1.69h),住院时间(7.25±1.98d)长于转运组(5.61±0.56d),并发症(91.7%)高于转运组(76.5%)(均P<0.05);死亡率(5.2%)与转运组(2.3%)无差异(P>0.05),死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脑出血,死亡时间为出生1~10d。随访6~10个月,随访中位数为7.5个月,两组均出现发育迟缓、神经发育问题及其他等发育异常,非转运组VLBWI发育正常占比(63.2%)于转运组(79.5%)(P<0.05)。结论:新生院外转运可有效改善预后。
宋晓燕刘洋仲晓晨张英琦李德影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预后发育
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河北省邢台市中心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108例VLBWI的临床资料,根据患是否合并BPD将其分为BPD组(46例)和非BPD组(6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资料与VLBWI发生BPD的关系,并分析影响VLBWI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吸入氧浓度>40%、合并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感染性肺炎、合并肺出血、合并败血症、产前使用足量激素、母体产前患有绒毛膜羊膜炎与VLBWI发生BPD具有密切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OR=0.453,95%CI:0.286~0.717)、出生体重(OR=0.438,95%CI:0.258~0.745)、出生后1minApgar评分≤3分(OR=4.051,95%CI:1.894~8.665)、机械通气时间>7 d(OR=4.432,95%CI:1.771~11.090)、无创通气时间>20 d(OR=2.651,95%CI:1.397~5.032)、吸入氧浓度>40%(OR=2.989,95%CI:1.185~7.538)、母体产前患有绒毛膜羊膜炎(OR=4.913,95%CI:1.944~12.414)属于影响VLBWI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VLBWI发生BPD的因素较多,其中胎龄小、出生体重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3分、机械通气时间>7 d、无创通气时间>20 d、吸入氧浓度>40%、母体产前患有绒毛膜羊膜炎属于影响VLBWI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江华冯伟伟王会影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械通气
1例低出生体重儿多次肺出血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中,肺出血多发生于出生后3~4d,是临床较为多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进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的生命安全。本文报道1例出生后2周连续3次发生肺出血的早产VLBWI,为临床VLBWI多次肺出血的诊疗提供参考。该患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气道内止血、抗感染、强心治疗等多种干预,病情恢复稳定;在排除感染性疾病、肺源性疾病等常见因素后,心脏彩超虽未发现心肌异常,但强心治疗有效,推测与心源性因素相关;遗传病基因检测提示MYH6杂合变异,明确为基因突变导致的肺出血。
何晓青郭育屏姜舟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肺出血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胎龄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very preterm an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llection of clinical data was conducted on very preterm infants with gestational age < 32 weeks or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eighing < 1500 g who were admitted to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Qingdao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2.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ultrasound in the first 5 - 7 days after birth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the PDA group (263 cases) and the non-PDA (nPDA) group (262 cases). Univariate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very preterm an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PDA was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cesarean section,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maternal comorbiditie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renatal use of glucocorticoids and antibiotics, asphyxia,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espiratory support,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caffeine and lung surfactant application, leukocyte counts, 1-minute Apgar score and 5-minute Apgar score (P < 0.05).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ntepartum use of dexamethasone, and elevated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are independent protective factors for PDA,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at birth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P < 0.05). Conclusion: Identifying the risk factors for arterial ductus arteriosus in very preterm and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s early as possible can help achieve individualized management of this condition.
张格程秋阳孟哲萱丁艳洁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对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价初乳口腔免疫疗法(colostrum oral immune therapy,COIT)对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INAHL从建库至2024年2月发表的关于COIT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386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COIT组690例,对照组6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OIT降了临床诊断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sepsis,LOS)发生率(RR=0.75,95%CI:0.64~0.88,P<0.001)、血培养阳性LOS发生率(RR=0.72,95%CI:0.57~0.92,P=0.008)、病死率(RR=0.70,95%CI:0.52~0.95,P=0.020)、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RR=0.65,95%CI:0.46~0.92,P=0.020)、喂养不耐受发生率(RR=0.49,95%CI:0.29~0.80,P=0.004)和缩短了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MD=-2.13,95%CI:-4.03~-0.23,P=0.030)。结论COIT可降低出生体重儿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并可缩短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
卢艳王琍琍汪莉朱克然
关键词:初乳META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的67例出生体重<1 500 g的喂养不耐受早产,根据掷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早产配方奶喂养)和观察组(32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腹胀发生率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肠外营养(PN)时长及光疗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晚发型败血症(LOS)、宫外发育迟缓及28 d内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有效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缓解腹胀症状,更快完成全肠道喂养。
王鲁春包志丹牛利美陶鸣燕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基于胎盘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RI和胎脑体积预测生长受限胎中的低出生体重儿
2025年
目的:探讨胎盘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MRI参数和胎脑体积对FGR中VLBW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3例FGR孕妇,依据胎出生体重分为VLBWI组(8例)和非低出生体重儿(non-VLBWI)组(15例)。比较两组胎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以及胎盘IVIM参数[真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血流灌注分数(f)及胎盘面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VLBWI的预测效能。结果:VLBWI组胎盘D值小于non-VLBWI组[(1.38±0.04)×10^(-3)mm^(2)/s vs.(1.44±0.07)×10^(-3)mm^(2)/s,t=-2.109,P=0.047],胎盘面积小于non-VLBWI组[(155.84±34.69)cm^(2)vs.(200.41±47.95)cm^(2),t=-2.315,P=0.031],胎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大于non-VLBWI组[(3.00±0.55)%vs.(2.53±0.33)%,t=2.591,P=0.017]。胎盘D值、胎盘面积和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783和0.792。联合胎侧脑室占颅内体积百分比、胎盘D值和胎盘面积可将ROC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892。结论:胎盘IVIM参数和胎脑体积可能是帮助预测FGR中VLBWI的潜在有效影像标志物。
孔令男黄世杰张璇季亮宇周欣吴飞云赵萌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极低出生体重儿
经微创表面活性剂给药技术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出生体重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经微创表面活性剂给药技术(LISA)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体重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4年5月于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50例ARDS患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5,LISA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与研究组(n=25,LISA联合NIPPV治疗),分析治疗后两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且研究组血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再次应用细导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率,呼吸暂停发生率、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率、无创通气时间等比较,研究组显著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脑室内出血(IVH)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体重早产ARDS治疗中,LISA技术联合NIPPV应用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血气分析指标,降其有创呼吸支持风险,安全性好。
杨欣陈北洋朱小丽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童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并诊断pCMV感染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共50例作为pCMV组,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同时期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5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pCMV组根据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收集各组患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结局等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pCMV组与对照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男性比例、第1及5分钟Apgar评分、生后前3周母乳喂养天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CMV组住院时间及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均更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视网膜病、听力损伤的比例均更高(均P<0.05)。pCMV组校正胎龄36周龄时的体重、身长均于对照组(均P<0.05)。pCMV感染与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严重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均相关[OR=11.50(95%CI 1.94~68.30)、6.82(95%CI 1.19~38.97),均P<0.05]。治疗组经抗病毒治疗6~8周后血小板计数较未治疗前明显升高[(245±19)×10^(9)比(119±14)×10^(9)/L,t=5.37,P<0.001]。结论pCMV感染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和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更长,更容易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视网膜病、听力损伤及生长受限。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血小板减少。
蒋梦婷刘太祥徐珊珊梅红芳谢添马晓路陈正许燕萍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听力障碍

相关作者

钱燕
作品数:147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病毒性心肌炎 婴儿 早产儿
池美珠
作品数:87被引量:505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产前 仔鼠 早产
林振浪
作品数:297被引量:1,529H指数:1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王楸
作品数:54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早产儿 新生大鼠 新生鼠
王丹华
作品数:228被引量:2,990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母乳喂养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