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8篇“ 构造沉降“的相关文章
南海西南部马来盆地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24年
南海西南部是南海构造复杂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为深入认识马来盆地及南海西南部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基于最近公开发表的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对马来盆地内69个模拟井进行系统的构造沉降史重建,发现马来盆地构造沉降史可以分为张裂期快速沉降、裂后早期异常快速沉降、裂后中期慢速沉降以及裂后晚期缓慢沉降等4个阶段。分析表明马来盆地属于叠加了翼部小幅断裂走滑作用的张裂型沉积盆地,马来盆地裂后早期的快速构造沉降很可能是因加载作用导致的岩石圈非弹性屈服的结果。
刘璐施小斌施小斌赵鹏赵俊峰
关键词:异常沉降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在某矿山地质构造沉降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为实现有效准确的地表沉降监测,研究利用改进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对某矿山的雷达视线(Radar Line of Sight,LOS)的向地表形变情况进行解算。同时,针对矿区本身较为复杂的地形,结合升降轨影像对垂直向、东向、西向的形变进行解算,得到形变量之后分析其走向。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垂直向的变形程度较小,平均变形速率为-3.26~3.26 mm/a;东向和西向的地形分布并不均匀,且变形较大,平均变形速率大部分都超过了20 mm/a。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有效的三维地表沉降检测。
寇保德周乐勋杨兴业
关键词:矿山地质形变
四川盆地构造沉降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10
2023年
盆地的沉降过程能够反映盆地的演化历史及成盆机制。为深入分析四川盆地构造沉降特征,本文基于最新钻井资料和地震数据,通过回剥反演方法,进行去压实、沉积负载、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校正,重建了四川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沉降史。同时根据瞬时均匀伸展模型和裂后热坳陷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对盆地成因进行分析。构造沉降史的恢复揭示了四川盆地具有典型的克拉通盆地沉降特征。四川盆地的形成演化可划分为震旦纪—早古生代、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3个构造沉降旋回,盆地经历了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志留世、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以及中晚侏罗世4幕快速沉降,第一幕和第三幕快速沉降期为岩石圈伸展减薄引起,另外两幕为前陆盆地发育过程中所引起的快速沉降构造沉降正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在寒武纪—奥陶纪和晚二叠世—三叠纪经历了两期“快速沉降—缓慢沉降”过程,快速沉降受控于岩石圈的伸展作用,缓慢沉降为岩石圈热冷却作用所主导。盆地在热冷却沉降阶段后进入前陆挠曲沉降,出现不同规模的剩余沉降
鲁国何登发开百泽
关键词:四川盆地构造沉降正演模拟
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同时利用钻井时深关系,把地层数据从时间域转换为深度域,获得地层深度剖面;估算各时期古水深大小;分析计算岩石圈不同构造位置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对地...
赵中贤邱宁孙珍颜文
含煤地层铝-镓共生成矿的构造沉降制约及镓有利区预测被引量:2
2023年
【研究目的】开展有利于铝-镓共生的聚煤盆地类型、部位及层位预测。【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铝-镓元素共生关系和聚煤盆地中煤-铝共生关系,以铝为纽带,探讨煤-铝-镓三者的耦合关系;继而通过不同类型聚煤盆地的聚煤强度差异,结合铝矿时空分布特征,开展有利于铝-镓共生的聚煤盆地类型及层位的讨论;最后,从含煤岩系沉积期构造-沉积作用入手,结合煤中镓测试数据,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开展含镓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在诸多聚煤盆地类型中,大型稳定克拉通盆地的聚煤强度高,铝(镓)成矿作用也明显强;华北石炭纪—二叠纪煤中镓最优,华南晚二叠世次之,北方早中侏罗世最低;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蒲白矿区煤中镓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底部煤层中镓的含量一般超过30μg/g,其次是铜川矿区各煤层,煤中镓加权平均值为28μg/g,黄陇侏罗纪煤田各矿区中部分样品镓含量超过30μg/g,其中顶部的2号煤层附近镓含量相对最高,镓元素主要富集在煤层顶底板及其夹矸中,煤层本身镓含量较低;最终预测了4处找镓有利区。【结论】煤与铝(镓)间具有基本相同的成矿背景和密切相关的成矿条件,决定了含煤岩系中煤-铝-镓共生的内在成生联系和耦合关系,可构成煤-铝-镓同生成矿系列;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聚煤盆地因基底稳定性和成盆机制的差异,既造成了聚煤强度的差异性,又控制了铝-镓富集程度差异性。
王辉冯明申李聪聪崔胜许将陈瑞莉范玉海陈香菱贺小元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构造沉降特征与三叠纪延长期的盆地属性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延长期盆地属性,本文以马家滩地区9口探井为基础,通过对构造沉降曲线进行分析,结合盆地沉降曲线正演模拟,将马家滩地区沉降划分为9个阶段,认为延长期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应处于弱伸展环境,其中长10段—长8段沉积时期应为岩石圈热冷却作用早期引起的快速沉降阶段,长7段—长1段沉积时期为热冷却作用中后期引起的缓慢沉降,盆地属性应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
开百泽何登发周磊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待测盆地的地震剖面,并对待测盆地进行地层划分,获得若干地层信息,基于若干地层信息获取地震剖面各地层的年代信息;将年代信息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各地层...
谢辉蒋国忠许林峰潘荟
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古水深和剥蚀恢复计算盆地构造沉降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待测盆地的地震剖面,并对待测盆地进行地层划分,获得若干地层信息,基于若干地层信息获取地震剖面各地层的年代信息;将年代信息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各地层...
谢辉蒋国忠许林峰潘荟
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构造沉降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同时利用钻井时深关系,把地层数据从时间域转换为深度域,获得地层深度剖面;估算各时期古水深大小;分析计算岩石圈不同构造位置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对地...
赵中贤邱宁孙珍颜文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沉降与机制模拟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内最大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四周被东昆仑-祁曼塔格、祁连山和阿尔金山所包围,保存有连续的新生代沉积记录,其构造沉降历史有效记录了周缘造山带的隆升和岩石圈变形机制,是认识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关键。本文在地震反...
胡晓燚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纵弯褶皱

相关作者

何登发
作品数:433被引量:6,513H指数:5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地质结构 几何学
梁杏
作品数:176被引量:1,15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地下水 孔隙水 水文地质 弱透水层 第四纪
漆家福
作品数:206被引量:3,526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构造样式 新生代 盆地 渤海湾盆地 物理模拟
张人权
作品数:41被引量:43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第四纪 构造沉降 地下水 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区
施小斌
作品数:144被引量:1,14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海底热流 新生代 裂变径迹 海底 热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