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篇“ 果蝠“的相关文章
- 果蝠被引量:2
- 2020年
- 小说放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展开故事。深大生物专业的刘老师和中文系小静相约到粤西某县朋友缪嘉欣的果园赏果采摘并探访果蝠的大本营天坑。当地政府正准备铲除传说中的病毒宿主果蝠,刘老师应约在县政府召开的研究会上力陈不能绝杀铲除果蝠的科学理由,受到欢迎并被采纳。不料他回深圳不久,上级指令还是要绝杀果蝠。果蝠真是新冠病毒宿主吗?它们能否逃脱这场劫难?
- 南翔
- 关键词:当地政府大本营
- 西藏自治区两种蝙蝠新纪录:安氏长舌果蝠和艾氏管鼻蝠
- 2024年
- 2020年10月和2023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采集到2号蝙蝠标本,其中1号标本(雄性)体型中等,耳较小,鼻孔不突出,吻部细长;头骨小且细长,颧宽较窄,枕部显著向下转折,上犬齿尖细,上下门齿均为两对且较小,与安氏长舌果蝠(Macroglossus sobrinus)特征相符。基于COI基因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其与安氏长舌果蝠聚为一支,两者遗传距离差异为0.6%,支持其为安氏长舌果蝠。另1号标本(雄性)背毛呈暗黄褐色,带有金属光泽,腹毛灰白,毛基灰黑色,翼膜黑色,耳近似卵圆形,鼻吻部呈短管状突出,与艾氏管鼻蝠(Murina eleryi)特征相符。基于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与艾氏管鼻蝠聚为一支,支持其为艾氏管鼻蝠。安氏长舌果蝠和艾氏管鼻蝠均为西藏地区翼手目新纪录。
- 刁海欣苏浩晖石子凡裴枭鑫黄秦于传庭李权余文华吴毅蒋学龙陈中正
- 一种获取果蝠connexin30蛋白编码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的方法及其序列的应用
- 本专利揭示了果蝠connexin30蛋白基因GJB6的完整cDNA编码序列以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简并引物的设计,从棕果蝠组织样本中得到该基因部分序列,然后设计RACE引物得到该基因5’端...
- 雷鸣何灵江茹炳华
- 非飞行性捕食者的气味源在制备驱离果蝠产品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非飞行性捕食者的气味源在制备驱离果蝠产品中的应用。百花锦蛇和王锦蛇气味源存在的一侧,棕果蝠和犬蝠对水果的取食率均显著低于无气味源侧,体表和排泄物两种气味源相比,除棕果蝠对有百花锦蛇气味源一侧的取食率表现为体表...
- 张礼标邵永刚何向阳郭敏
- “梦中才得见的生态”——南翔抗疫小说《果蝠》论析
- 2021年
- 《果蝠》是海量抗疫文学中很具思想意义的文本,一篇典型的科学启蒙小说。它有意避开疫情文学的纪实性与时效性的惯常框架,而以应对疫情的科学思想与艺术思考而开拓出灾难叙事的另一种可能性。小说内容形式完美结合,既揭示了生态与人类生活的隐秘内在关联,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命、生存和科学焦虑,又以其高超的叙事艺术传达了生态平衡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显示了抗疫文学独有的个性风采,是当代短篇小说难得的经典文本。
- 程国君
- 关键词:果蝠科学发展观叙事艺术
- 果蝠
- 2020年
- 夜半三更,肖小静被手机静音之后的振动闹醒了,睡眠一向欠火候,常常一起夜就睁眼到天明,此时一股无名之火倏忽上蹿,瞥见来电显示是缪嘉欣,依然问,哪里哪里?听出了接话人的不悦,对方道,我是嘉欣啊!肖老师。小静蹙眉道,这么晚来电话,不是告诉我,请我去吃芒果吧?
- 南翔
- 关键词:来电显示芒果果蝠
- 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的大体及组织结构观察
- 2020年
- 本试验对存在于广东云浮市境内的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棕果蝠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组成。卵巢一对,位于两侧肾的后方,包于输卵管系膜内,肉眼不易区分。输卵管很短,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和峡部,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形成纵向黏膜褶,并具有宽阔的输卵管腺。子宫为双子宫类型,根据子宫内膜上皮类型,每侧子宫分为子宫角和子宫颈,子宫角内膜具有高柱状上皮,并形成类似于输卵管腺的子宫腺。子宫角较粗,外径在1000μm以上,比输卵管外径大1倍。子宫颈内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分泌型细胞。子宫颈内膜形成发达的纵行黏膜皱褶,但不形成宫颈腺或腺样隐窝;两个子宫颈后半部共同形成一个圆锥状子宫颈阴道部,相当发达,顶端向后,其外表面也具有一层高柱状分泌型上皮细胞。两个子宫颈管未能抵达子宫颈后端,而是分别开口于子宫颈阴道部中间段(前后向上)的腹侧面上,分别开口于阴道。阴道穹窿长而深,其最前部形成一对盲管,分别位于左右两宫颈管的外侧。阴道长而宽阔。其前端形成阴道穹窿。阴道黏膜为厚而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阴道后腹侧有雌性尿道的开口。阴门呈椭圆孔状,未形成左右两个阴唇。
- 刘为民罗来福吴惠霞赵海全叶亚琼张晖
- 关键词:蝙蝠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子宫
- 海南岛发现长舌果蝠
- 2020年
- 2019年7月于海南岛儋州市石花水洞网捕到1只蝙蝠,形态特征、头骨特征及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鉴定证实其为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该物种为海南岛蝙蝠分布新记录种。其主要鉴别特征为:中等体型,前臂长69.6 mm;第二指无爪;有一短尾,尾长12.9 mm,明显突出于股膜之后;肛腺发达;头骨较大,头骨和吻部相对较长,颅全长35.2 mm,吻长11.4 mm。本文报道了海南岛长舌果蝠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以及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并与该物种已报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 谢焕旺汪慧琳何向阳梁捷王俊华张语之张劲硕张礼标
- 果蝠TRPV1通道热激活的结构机制研究
- 目的:TRPV1(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通道是一类可被高温激活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作为机体的温度感受器,TRPV1通道在感受环境温度和维持机体热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已证明该通道的孔区是感受热激活的重要结构,然而...
- 杜广旭
- 关键词:电生理记录温度敏感性
- 文献传递
- 棕果蝠胃及肠道的解剖与组织结构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采用大体及组织学方法观察了产自广东省云浮市野生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的胃和肠道。棕果蝠的胃具有食果蝙蝠的特征,即具有管状的胃底盲囊以及发达的贲门前庭和幽门部。本研究将棕果蝠的胃划分为4个部分:即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幽门部又进一步分为降段和升段。在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的降段黏膜全部为胃底腺被覆,而在幽门部的升段分布有幽门腺。在幽门括约肌周边没有十二指肠腺分布。棕果蝠肠管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和空-回肠。十二指肠较发达,总长约10 cm,可分为前水平部、前曲、降部、后曲和升部。肠绒毛为纵向平行的嵴状或板状,个别例为叶片状。未见十二指肠腺。空-回肠较长,约36~48 cm,其黏膜形成纵向嵴状或板状。大肠较发达,总长约14 cm,包括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不含盲肠和阑尾。
- 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张晖陈芳吕宗吉
- 关键词:棕果蝠十二指肠结肠肠绒毛
相关作者
- 唐占辉

- 作品数:58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犬蝠 棕果蝠 湿地 取食 果蝠
- 陈金平

- 作品数:43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棕果蝠 脂肪降解 CDNA序列 减肥药物 治疗糖尿病药物
- 曹敏

- 作品数:202被引量:2,503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热带雨林 热带季节雨林 热带森林 土壤种子库 土地利用
- 张树义

- 作品数:128被引量:70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蝙蝠 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叫声 川金丝猴 菊头蝠
- 马逊风

- 作品数:23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果蝠 取食 棕果蝠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