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0篇“ 柴油污染土壤“的相关文章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结合黑麦草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结合黑麦草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处理前准备;S2黑麦草种子激活;S3培养预处理;S4培养处理。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对土壤进...
刘亚男赵婧怡高小婷张茵茵李国庆蔡荔张艾张晗孙铸宇李响罗鹏程宋志奇段金萍陆继哲古根瑶金怡彤韩佳捷
一种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赤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赤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活化过硫酸盐的赤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烘干的赤泥与水混合,得到物料1;(2)将物料1与木屑混...
赵雅琴文若愚黄晓轩崔忆南王丽萍曹昕阳杨冰玉崔欢欢宦雨欢
微纳米臭氧气泡水—微生物联合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技术研究
陈应星
O3纳米气泡强化表面活性剂修复柴油污染土壤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进入环境并造成土壤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表面活性剂洗涤工艺被证明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成熟且高效的技术。纳米气泡具有疏水性、亲油性、比表面面积大、传质效率高、产生自由基...
庞中正
关键词:柴油表面活性剂土壤修复
功能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及菌群演替特性被引量:5
2023年
利用人工模拟柴油污染土壤,研究了功能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降解修复能力,以及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变化。菌群对土壤柴油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降解30 d后,菌群对土壤柴油污染的最终降解率达到74.3%;在降解时间小于30 d时,土壤中菌群的呼吸强度逐渐增大;当土壤深度改变时,菌群的降解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降解30 d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降解初始都有所增加,说明菌群可以良好地适应柴油污染环境;降解初始柴油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硬壁菌门(Frmicutes)以及少量拟杆菌门(Bcteroidetes)组成,菌群经30d培养后,表层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深层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为Firmicutes。研究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及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变化,可为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提供技术支持。
赵中汀李爽朱春昀马会强
关键词:土壤修复高通量测序多样性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原位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原位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方法,属于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为:将产碱杆菌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磷酸缓冲...
张秀霞尹凌浩
氮素调控对柴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及微生物学机制
王玮
磁感应钢渣-过硫酸盐体系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感应钢渣‑过硫酸盐体系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得土壤,自然风干,研磨去除杂物,过30~50目筛得到土壤粉末;取废弃的钢渣,与足量去离子水混合,放入恒温振荡器振荡均...
薛永杰柳舰周逸陈菻枫张鹏飞刘刚肖月
文献传递
O_(3)纳米气泡强化表面活性剂修复柴油污染土壤
2022年
实验将纳米气泡(直径50~270nm)与臭氧相结合,对比臭氧纳米气泡处理后对3种表面活性剂去除土壤柴油污染物的增效作用,并探讨表面活性剂浓度、土质以及土壤老化时间等不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对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土壤样品进行XRD、FTIR表征,采用GC/MS对柴油组分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3种表面活性剂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柴油的洗脱效率也随之提高,洗脱能力依次为SDS>SDBS>TX-100.表面活性剂在搅拌实验30min内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增效明显,30~40min增速放缓.臭氧纳米气泡提高表面活性剂对砂土中柴油去除率明显高于壤土,其中砂土和壤土中柴油去除率提高约13%和9%.壤土中污染物的老化时间与去除率成反比,臭氧纳米气泡处理对较长老化时间的壤土中柴油去除率也有显著提高,对老化60天污染壤土提高近8%.FTIR光谱表明含有臭氧纳米气泡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对土壤中有机质主要官能团的影响.GC/MS图谱分析表明残留污染物组分主要为烷烃,降解难度: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族化合物.
庞中正周慧平杨松楠冯胜
关键词:柴油表面活性剂有机污染
柴油污染土壤烷烃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从某炼油厂柴油罐区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优势柴油降解菌L12,并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采用摇瓶实验研究了菌株L12对正十六烷的适宜降解条件,并考察了该菌对柴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L12最佳的培养初始pH为7、接种量为5%、摇床转速为150 r/min、培养温度为30℃,菌株可耐受正十六烷质量浓度高达5000 mg/L。最优条件下培养7 d,该菌株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0.33%,能将质量浓度为3000 mg/L的柴油几乎完全降解,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用于生物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潜力。
王兴龙颜家保胡杰鲍彦舟
关键词:正十六烷优势菌降解特性柴油

相关作者

宋雪英
作品数:173被引量:1,265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蚯蚓 生态毒性 污染土壤 芳烃
李廷强
作品数:94被引量:1,041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东南景天 镉 超积累植物 植物修复 土壤
孙丽娜
作品数:266被引量:2,102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重金属 多环芳烃 污染土壤 镉
杨金凤
作品数:24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柴油污染 柴油 季节性冻土 生物通风 土壤温度
胡晓钧
作品数:114被引量:3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磺化 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 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