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2篇“ 标型特征“的相关文章
扬子地块西南缘乌斯河富锗闪锌矿矿物特征与锗的替代机制
2025年
锗(Ge)是中国优势战略性关键金属之一,扬子地块西南缘乌斯河铅锌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带的一个重要富锗铅锌矿床,其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矿床中闪锌矿的特征是否影响Ge的富集程度与替代方式亟待进行解析。为探讨富Ge闪锌矿的特征及Ge的替代机制,本文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显微分光光度计、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热液期存在Ⅰ阶段颜色较深闪锌矿和Ⅱ阶段颜色较浅闪锌矿,视觉反射率均值分别为16.126%、16.187%,反射色主波段均值分别为474.179nm、474.164nm,反射色饱和度均值分别为0.048、0.043,Ge含量均值分别为244.33×10^(-6)、43.22×10^(-6)。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认为,Ge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闪锌矿中,且更易在反射色饱和度高的闪锌矿中富集。Ge的替代方式与Cu、Ag有关,两阶段分别为Ge^(4+)+2Cu^(+)←→3Zn^(2+)、Ge^(4+)+2(Cu,Ag)^(+)←→3Zn^(2+)。富Ge闪锌矿的反射色颜色指数特征指示成矿温度上限为203.0~293.0℃,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成矿温度下限为83.3~199.0℃,矿床成因类为密西西比河谷(MVT)铅锌矿床。
孙世强陈翠华赵文皓赖翔马天祺张海军乔梦怡宋志娇陈宵杰辜鹰
关键词:显微分光光度计类质同象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粤北书楼丘铀矿床黄铁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2025年
黄铁矿在矿床中是最常见的金属硫化物,形成于铀成矿的各个阶段,其特征对深部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利用电子显微镜、粉晶衍射、热电仪及电子探针系统分析书楼丘铀矿床中不同成矿阶段、不同高黄铁矿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铁矿n(S)/n(Fe)值指示具有亏S特征,特征元素δFe、δS、As、Se、Co和Ni等指示黄铁矿成因主要为岩浆热液。黄铁矿晶胞参数特征表明:As以类质同象形式替换S是导致a0变大的主因,亦是导致U元素沉淀的重要因素。黄铁矿热电系数值(a)介于-301.0~332.2μV·℃^(-1)之间,热电导以P为主。黄铁矿形成温度介于74~386℃之间,属中低温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离散度(δa’)在成矿期δa’为82.1,表明成矿环境较为稳定,叠加程度较弱;成矿前期及成矿后期δa’分别为201.6、224.9,指示可能由多期次热液的叠加形成,叠加程度相对较强;各阶段δa’值随高的下降,亦在逐渐变小,且相对集中,表明越往深部矿化程度相对较好。黄铁矿的热电参数X_(np)介于-40.0~61.0之间,矿体的剥蚀百分比(γ)介于34.8%~60.0%之间,平均为48.9,指示矿床已被剥蚀至中部,向深部仍有较大延伸。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和找矿前景。
周堂波李俊郭新文陈军军张海强姜春晖吴通航马永胜
关键词:黄铁矿晶胞参数热电系数
西秦岭阳山金矿床黄铁矿特征及成矿意义
2024年
阳山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中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碳质碎屑—碳酸盐岩地层中。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相学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EMPA对矿化千枚岩与矿化斜长花岗斑岩中载金黄铁矿分别进行了原位分析。发现两类黄铁矿在背散射(BSE)图像中均有明显的核—幔—边三世代环带结构,分别对应成矿早期(py1)、主成矿期(py2)、成矿后期(py3)。核部至边部(py1~py3)S和Fe百分含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As和Au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黄铁矿w(S)/w(Fe)<1.148、原子数S/Fe<2,阳山金矿黄铁矿为贫硫贫铁黄铁矿并伴随硫亏损;δFe-δS与(Fe+S)-As图解表明阳山金矿为与岩浆热液紧密联系的类卡林金矿床;As是以As-的形式进入黄铁矿内部替代S,并伴随其他元素替代Fe2+;黄铁矿中金主要以晶格金(Au+)的形式赋存,同时存在少量纳米级的金颗粒;阳山金矿成矿与晚三叠纪岩浆紧密相关,地下深部岩浆房可能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
杨科樊自春杨晓飞李小宇梁金龙李军
关键词:阳山金矿黄铁矿EMPABSE标型特征晶格金
黄铁矿的特征及其在找金矿研究中的应用
2024年
黄铁矿作为许多贵金属矿物的载体之一,与金属矿床的关系密切,分布也非常广泛,特别是金矿床中几乎均有黄铁矿的产出,且通常作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黄铁矿的化学成分特征贮藏了大量的找矿矿物学和成因矿物学信息。本文通过对黄铁矿的特征的研究与归纳总结,并以典的吉林某金矿床为例,充分说明了运用黄铁矿的特征对划分矿床成因、成矿阶段以及判断矿体延伸与剥蚀程度、矿石的含金性等提供了重要的找矿依据。
魏强张耕硕
关键词:黄铁矿黄铁矿标型特征
西藏雄村矿区1号矿体黄铁矿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24年
为研究西藏雄村矿区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意义,本文对雄村矿区1号矿体主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了X射线衍射、热电性、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1号矿体黄铁矿晶胞参数a0为5.41438×10^(-10)~5.41966×10^(-10)m,平均Δa0值为5.41747×10^(-10)m;体积V为158.7190×10^(-10)~159.1946×10^(-10)m^(3),ΔV平均值为158.9896×10^(-10)m^(3);热电系数α为-336.7~330.6μV/oC。黄铁矿S含量为51.34%~53.44%,平均值为52.92%;Fe含量为44.06%~46.90%,平均值为46.18%,Co/Ni值集中在10附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1号矿体主成矿阶段的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主要为N黄铁矿,形成于硫逸度较低的中高温环境。另外,黄铁矿不是1号矿体的主要载金矿物,预测该矿体处于成矿系统的中下部,在深部具有一定的延伸趋势,但是很可能被后期侵位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破坏,深部找矿潜力不大。
吴昌益郎兴海张赫王旭辉张鹏邓煜霖娄渝明姜楷
关键词:黄铁矿晶胞参数热电性斑岩型矿床
河北内丘桃园铜矿金属矿物特征
2024年
太行山南段一带是河北省重要的铜矿远景区,桃园铜矿床位于河北内丘县与临城县交界处,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的山西断隆东部,太行山拱断束赞皇穹断束西侧。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甘陶河群。本次研究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矿区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特征、成分特征以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赵晓
关键词: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标型特征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萤石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铀成矿与萤石关系密切,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该矿床不同深度及不同成矿阶段矿石中的萤石开展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期紫黑色萤石相较于矿前期绿色及成矿晚期紫色萤石的Eu亏损更明显,紫色萤石Eu亏损则稍强于绿色萤石;各阶段萤石的Ce多数表现出微弱负异常,少部分表现出弱正异常;Y/Ho-La/Ho图解中各阶段萤石样品投点大致呈水平直线分布,Y/Ho较为均一;相同阶段萤石a0值随深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现象,相同中段早期形成的萤石a0值比晚期的大。综合研究认为形成萤石的成矿流体具有从相对还原过渡至氧化、相对封闭的热液系统转换至开放系统的环境演化;成矿流体具有同源性,可能为同一成矿流体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紫色萤石阶段可能来源于前两个阶段萤石的再迁移重结晶;REE含量与a0值指示本区成矿流体具有酸碱溶液交替的特征。深部萤石晶胞参数仍较大,推测矿体剥蚀不深,深部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许丽丽
关键词:萤石标型特征成矿流体
陕西龙头沟金矿黄铁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2023年
龙头沟金矿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一处中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对Ⅰ-1号和Ⅳ-1号主矿体的黄铁矿晶形及化学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黄铁矿晶形较为简单,以五角十二面体占比最高,总体上晶形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五角十二面体、聚形、立方体和八面体;1 160 m中段矿化最强,其次为1 080 m中段,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载金性优于其他晶形;黄铁矿的S含量为52.71%~67.80%,平均值为55.79%,Fe含量为28.66%~45.33%,平均值为42.43%,总体为富硫亏铁;Co/Ni比值介于1.38~13.33之间,平均值为2.88,Se含量约为4×10^(-4),S/Se比值介于0.76×10^(3)~5.39×10^(3)之间,表明龙头沟金矿为岩浆热液成因;晶形得分数X和D值分别为0~-13.33、0.652~1.089,基本位于矿体中下部位。结合地表矿体出露和剥蚀情况,认为深度仍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尤其是主矿区155线以东1 080 m中段下部和矿区以西香沟地区仍有找矿潜力。
寸小妮薛玉山王瑜亮刘新伟
关键词:黄铁矿成分标型找矿预测
陕西省庞家河金矿黄铁矿特征及对深部找矿的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目的】黄铁矿是庞家河金矿床最常见的金属矿物,也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特征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研究方法】本文选取矿区东段新发现的Ⅳ-2号矿体黄铁矿的形态、热电性和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该矿体黄铁矿晶体形态以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为主,具有高砷、亏铁和硫的特点,Fe/(S+As)含量平均值为0.860,Co/Ni比值主要集中在1~10。【结论】统计分析显示该矿床形成于浅成中低温环境中,成矿流体有明显的变质属性;黄铁矿热电性及形态的垂向变化规律,均表明深部找矿仍有一定的潜力,且初步计算表明至高861 m向下矿体仍有186 m的延伸。
卢飞吕新彪杨帅肖强李军任龙
关键词: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深部找矿
大渡河成矿带黄金坪金矿床黄铁矿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2023年
以大渡河金成矿带中的黄金坪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从黄铁矿的形态特征、主量元素和热电系数等方面进行矿物学研究,探讨该矿床中的黄铁矿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显示:该矿床中黄铁矿存在两个阶段,早期黄铁矿晶主要呈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颗粒较大,晚期黄铁矿则呈立方体,颗粒较小;黄铁矿中主量元素表现出铁亏损特征,其m(S)/m(Fe)比值大于2;黄铁矿热电导均为N,热电系数为-390~-164μV/℃,成矿温度为173~297℃,平均温度为261℃。综合分析认为,黄金坪金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刘舒月
关键词:黄铁矿标型特征

相关作者

李胜荣
作品数:268被引量:2,26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黄铁矿 金矿 金矿床 成因矿物学 矿物学
申俊峰
作品数:144被引量:95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金矿 热电性 黄铁矿 粉煤灰 成因矿物学
邵洁涟
作品数:24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地质学院
研究主题:金矿床 金矿 矿物学 找矿 黄铁矿
陈翠华
作品数:199被引量:639H指数:1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曹新志
作品数:74被引量:62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金矿床 金 矿床 找矿前景 深部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