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5篇“ 核型多角体病“的相关文章
- 广昌莲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和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广昌莲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和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所述广昌莲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294。本发明提供的广昌莲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为新发现的新型莲...
- 王建国郑兴汶杨良波揭志辉徐业唐记平徐金星
- 东台市富安镇综合防控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做法与体会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高发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阐述了东台市富安镇针对该病防控所采取的综合应对措施,旨在预防家蚕病毒病的发生,提升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 卢鸿周咏梅徐浩东鲁斌顾光银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
- 基于抗性指数的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抗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更加有效地评价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病的抗性,采用Reed-Muench法对69个(次)蚕品种的BmNPV多角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C 50)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同一蚕品种在相同实验室的不同测定期别或同期试验,以及不同实验室的数据间存在差异。为减少这种蚕品种抗性评价中的困惑,通过不同数量参照蚕品种LC 50值校正待测蚕品种LC 50值的比较,提出以2对常用蚕品种正反交为参照的抗性指数评价方法,提高不同来源LC 50测定数据间的可比性,以期为新品种的育成和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 蓝雅华赵新华何恩洁栾芳陈勃生于婷梁喜丽谢森邵勇奇鲁兴萌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抵抗性抗性指数BMNPV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标准不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主要防治技术概述被引量:2
- 2018年
- 柞蚕(Antheraea pernyi)属昆虫纲、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的吐丝昆虫,我国柞蚕、柞树资源丰富,柞蚕鲜茧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经济价值大。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又称柞蚕脓病,是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各地发病时期和症状不尽相同,也称嫩起子、水眠子、半蜕皮、老虎蚕、黄烂皮、油烂茧以及里倒山等。
- 吕银程明柯皓天刘玲陈祥平范小敏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柞蚕生产发病时期昆虫纲
- 广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株gp64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NPV)毒株gp64基因的保守性,并掌握其具体的突变位点,为研究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种内的微进化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不同桑蚕产区的19株Bm NPV毒株进行gp64基因克隆与测序,分析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的同源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构建基于gp64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广西Bm NPV毒株的gp64基因ORF序列不一致,存在1590、1593和1599 nt三种类型,是由于第94~96位缺失GCG或第97~102位插入GCGCCG所致,且插入核苷酸突变仅在广西Bm NPV毒株中出现。仅GXSL毒株与T3毒株的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100.0%,其余18株毒株与T3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5%~99.2%,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8.7%~99.6%。19株广西Bm NPV毒株被分为两个亚群(cladeⅠ和cladeⅡ),其中11株独立形成cladeⅡ,7株独立形成cladeⅠ中的一个亚群;广西毒株在多个位点出现同义核苷酸突变,呈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广西Bm NPV毒株的gp64基因具有遗传多样性,在遗传进化上较独立,插入突变显示出地域特点。
- 陈朝蓉屈达才朱方容李俊闭立辉梁湘
-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GP64与寄主细胞互作蛋白的初步鉴定
- 2017年
- 鉴定杆状病毒与宿主昆虫细胞间的互作蛋白,对于进一步研究病毒受体的特性与功能,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MNPV)出芽型病毒粒子(BV)囊膜蛋白GP64是否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存在互作,利用蛋白酶K消化处理Tn细胞系的细胞膜蛋白,结果表明BV不能感染经300μg/m L蛋白酶K消化处理的Tn细胞,免疫荧光检测BV病毒粒子不能吸附于Tn细胞膜上。利用病毒覆盖蛋白印迹实验(VOPBA)及质谱初步鉴定的结果显示,Tn细胞膜上的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是与BV囊膜蛋白GP64互作的候选蛋白。
- 杨锐冯敏吴小锋
- 关键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探析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生与防治
- 2012年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即柞蚕脓病,俗称柞蚕的半蜕皮、水眠子、嫩起子、黄烂病、油烂茧和里倒山等,是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散布广,我国各柞蚕产区和世界上饲养柞蚕的国家都有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年份蚕期发病率为5%。20%,发病重的年份发病率可高达40%。传染性强,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
- 曹德志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柞蚕生产发病率传染性脓病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GP64的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Primer Premier 5.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GP64的部分DNA片段,对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进行纯化,并对纯化后的双酶切DNA片段与经同样双酶切后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进行连接;对捕获有重组质粒pET28a-GP64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细胞进行IPTG诱导,通过SDS-PAGE对诱导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获得了表达;通过His单抗对诱导产物进行Western Blot印迹分析,其结果表明诱导蛋白带为融合有组氨酸的目的蛋白。对原核表达的GP64截短蛋白和免疫佐剂进行充分研磨,将充分研磨后的匀浆液对昆明小鼠进行皮下多点注射,以制备的GP64多抗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感染的BmN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印迹分析,结果在杂交膜上出现一条特异杂交带、其分子量大小约为64 ku,表明制备的GP64多抗可用于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 李国辉唐琦胡朝阳陈慧卿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原核表达抗体制备
-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1
- 2010年
- 介绍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病原、传染途径及发病症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洪恩众许志刚周新锋
- 关键词:病原传染途径发病症状
相关作者
- 贡成良

- 作品数:342被引量:979H指数:1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家蚕 转基因家蚕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 多角体
- 吴祥甫

- 作品数:336被引量:1,35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克隆 大肠杆菌
- 肖强

- 作品数:217被引量:57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研究主题:茶尺蠖 灰茶尺蠖 茶园 茶树 茶毛虫
- 王文兵

- 作品数:152被引量:52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杆状病毒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幽门螺杆菌
- 蒋杰贤

- 作品数:145被引量:56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侧沟茧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