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篇“ 核幔边界“的相关文章
基于重力卫星数据探测边界动态过程信号
2023年
使用GRACE(GravityRecoveryand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场数据,联合多源数据模型剔除地表过程的重力信号,以分离得到边界处包含液态外流体运动特征的重力信号,同时根据CHAOS-7地磁场模型重建边界与地球表面的地地磁场变化,以此为基础使用主成分分析(PCA)与独立主成分分析(ICA)方法对重力信号与磁场信号进行统计分解,得到2种信号的时变模态与空间模态,对比分析2种信号分解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重力信号第3模式的时变模态与磁场信号第2模式的时变模态相关性较好,同时,其空间模态反映了太平洋低纬度地区较为明显的东西向“偶极子”形式的变化特征,与地磁场二阶导数在太平洋地区的空间变化特征相对应,在2014年以后重力信号的时变模态与磁场信号二阶导数的时变模态均表现出相同的线性快速变化特征,与现有的研究成果相符合。
王正涛张勇刚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时变重力场核幔边界
高温高压下SiC和TiC的弹性性质:对地球边界超高速结构的启示
过去的几十年,地震学研究已经表明,在下地乃至边界(CMB)附近存在很多复杂的不均匀结构。充分地理解这些不均一性结构,对于理解地对流的性质,以及全球的热和化学的传输及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有着低地震波速度特...
李静茹
关键词:SICTIC核幔边界
基于GRACE卫星观测数据探测边界动态过程信号
无论是在地球地壳表面还是在其内部深层,地球重力场全球级尺度的变化是质量再分配的结果。地球表面的质量位移是由于大气、海洋、水圈和冰圈中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质量交换引起的;而对于地球液态外的质量迁移主要通过液内部...
张勇刚
关键词: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
边界地形耦合对地球自转变化的影响
我们提出了边界处地形耦合的参数化表达式来完善最新的三轴三层地球自转理论。根据选取的四个边界地形模型,我们得到轴向地形力矩分别为-2.08×1019,-2.72×1018,-1.97×1017和-1.82×1018...
张惠凤
关键词:核幔边界地球自转
文献传递
瞬态地对流引起的大尺度边界起伏的数值模拟
2020年
利用2个较新的S波层析模型SEMUCB_WM1和S40RTS进行瞬态地对流在三维球坐标系下的数值模拟,得到全球大尺度边界(core-mantle boundary,CMB)起伏,其幅度约为-5~5 km,形态分布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区域和非洲南部下方边界的隆升及环绕这2个区域的边界凹陷。
崔荣花方剑陈铭
关键词:数值模拟
用横波分裂研究地壳、上地以及边界的各向异性
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动力学活动、应力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横波分裂则可以计算出各向异性的数值特征,包括快轴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利用不同震相可以研究地球不同圈层的横波分裂特征。例如直达S波可以用来研究地壳各向...
雷伟
关键词:地壳应力上地幔核幔边界各向异性横波分裂
文献传递
边界反射P波对接收函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远震P波接收函数是探测壳结构的有效方法,它采用平面波入射假定,将入射波视为具有相同射线参数的单一震相.然而,在一定震中距时,边界反射P波(如PcP震相)会进入接收函数提取窗口,其射线参数与直达P波相差较大,可能导致提取的接收函数存在偏差.本文理论测试了不同震源机制,震中距以及震源深度等情况下边界反射P波对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影响,并结合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与走滑断层产生的PcP震相对接收函数影响较小不同,倾滑断层产生的PcP震相会使接收函数出现虚假震相并降低直达P波及后续震相的振幅,从而干扰壳间断面(如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识别,并导致反演的台站下方S波速度降低达到5%.进一步分析倾滑型地震对接收函数波形影响发现,当震源深度小于300 km时,PcP震相导致接收函数直达P波振幅要低于4%.在震源深度在300~450 km、震中距为50°~60°、断层倾角在大约30°~60°,以及震源深度大于450 km、震中距为50°~60°、断层倾角大约25°~65°情况下影响可达20%.接收函数叠加方法可以有效压制结果中PcP震相导致的虚假信号,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去除PcP对接收函数振幅的影响,叠加后直达P波振幅降低仍然能够达到4%.本文结果表明,在计算接收函数时,剔除掉产生较强PcP的特定震源机制、震中距和震源深度的地震事件有助于反演精确的壳结构.
杨传茂钱韵衣危自根
关键词:接收函数远震P波震源机制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的边界与华北地过渡带结构研究
地球的外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混合良好的液体,主要由铁和少量轻元素组成。然而,最近研究指出外中可能存在分层现象,因此获取地球外的P波速度结构对于理解其构成,动力学和演化非常重要。地过渡带410 km和660 km间断面...
王丽玮
关键词:核幔边界地幔过渡带
文献传递
边界超低速区(ULVZs)的起源:来自大碰撞模拟的新认识
<正>边界(CMB)是地球内部物质和温度变化最剧烈的分界面,其上是固态硅镁质的地,其下为快速对流的液态铁合金外。超低速区(ULVZs,Ultra-low velocity zones)是边界三大结构之一,分布...
周游刘锦刘耘
文献传递
地球内表面时间变化、边界结构及朝鲜试验监测
地震图是地震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主要受地球内部结构和震源的影响,因此二者是天然地震学最重要研究方向。一般,我们很难将二者的影响区分开,所以通常采用相对方法来单独研究结构或震源。在本论文中,我们将基于该思想并围绕着结构和震源...
姚家园
关键词:地球内核核幔边界重复地震震源参数地震定位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倪四道
作品数:202被引量:1,06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震源深度 地震 接收函数 核幔边界 震相
沈智超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核幔边界 SCP PCP 小尺度 震相
崔荣花
作品数:13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幔边界 反演 大地水准面 低阶 日全食
徐建桥
作品数:134被引量:37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超导重力仪 自由核章动 地球 重力潮汐 地球动力学
方剑
作品数:95被引量:43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地水准面 反演 岩石圈 青藏高原 大地水准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