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2篇“ 格萨尔王“的相关文章
- 格萨尔王
- 故事:缘起之一] 那时家马与野马刚刚分开。 历史学家说,家马与野马未曾分开是前蒙昧时代,家马与野马分开不久是后蒙昧时代。 历史学家还说,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后”时代的人们往往都比“前”时代的人们更感到自己处于恐怖与迷茫之...
- 阿来
- 格萨尔王
- 彼时,神在天上,人和魔在地上;魔统治人,并且隐藏在人的心里,使人变成魔。神子崔巴噶瓦不忍人间众生的悲苦,发愿铲除妖魔,在地上建立慈爱和正义之国,于是降生在一个叫“岭”的地方,父母给他起名叫觉如。十二年后,觉如荡平各路妖魔...
- 阿来著
- 关键词:长篇小说
- 格萨尔王
- 《格萨尔王》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
- 降边嘉措
- 关键词:藏族英雄史诗
- 解读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 2024年
- 文章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藏族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通过解读史诗中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揭示了藏族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对人类学研究的贡献,以期深化人们对《格萨尔王传》的理解,展示文化人类学在解读非西方文化文本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人类学和藏族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旦巴
-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格萨尔王传》史诗
- 神话的重述:格萨尔王与身份认同
- 2024年
- 史诗《格萨尔王》是藏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媒介,阿来重述《格萨尔王》,是回到民族赖以生存的符号秩序中,弥合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通过晋美与格萨尔王的两条线索的叙述,阿来以“传统”定位民族身份,但返魅与建构先后两种方式的矛盾,导致文本意义自我瓦解。这源于阿来对返魅的执着,致使他将他者约化为现代。但讲述本身并非失去意义,表达的困境反而为人们提供了解“读懂西藏人的眼神”的另一面。
- 王茜
- 关键词:史诗《格萨尔王》返魅身份认同
- 阿来《格萨尔王》英译本象似性研究
- 2024年
-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提出来的一个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分析文学作品。象似性研究语言形式与意义关系,帮助译者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并在翻译中准确表达这种意义。本文以阿来作品《格萨尔王》葛浩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三方面分析译者在再现原作形式和意义时所做的翻译选择。本文认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应深刻理解原文的象似性特征,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尽量保持译者与原作者象似性一致。
- 朱佳敏
- 关键词:象似性
-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形式基础(续)
- 2024年
- 形式基础是格萨尔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史诗产生、发展、传播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基础,渊源深长。格萨尔的形式集中于“两‘仲’、三要素、一模式”。仲与德乌、苯都是青藏高原古老的文化形式,当格萨尔作为史诗萌芽时,艺人们借用了他们最熟悉的“仲”的形式,形成了格萨尔王传的形式基础。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形式基础,既是认识格萨尔光辉存在的一把钥匙,也是传承、弘扬格萨尔史诗,汲取其精神精华的桥梁,有利于我们传承、研究、弘扬、开发、利用格萨尔的既有成果,确立文化自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丹珠昂奔
- 关键词:格萨尔音乐
- 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歌曲
- 2024年
- 以民族记忆和文化认同为主要载体,对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歌曲进行分析,认为其故事歌曲传达的文化价值,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涵相契合相促进,是铸牢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国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和互鉴的生动例证。挖掘和阐释其民族记忆和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 张玉红
- 关键词:民族记忆文化认同《格萨尔王传》
- 兵戈下的食性: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饮食叙事研究
- 2024年
-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的经典英雄史诗,其中有大量与饮食相关的叙事情节,表现出原始藏民族饮食的种种特征。在观念方面,“弱肉强食”是格萨尔饮食的核心表现:食物是连年征战的英雄民族最基本的能量供给,食物的拥有与匮乏是诱发战争的重要因素,食物是英雄们个人光荣的身份标识等。在语言的使用上,饮食被作为一种对话的工具,成为一种内化的叙事修辞。在神人关系上,饮食为神与人之间搭建了精神连接的桥梁。在史诗的战争话语下,战场作为“食人之野”已然变为人伦秩序的废墟,“食人”突破了最后的底线,体现了过载的征服力量与断崖的人性约束。史诗《格萨尔王传》被放置于战争背景之下,其饮食叙事从兵戈刀剑中延伸,演绎了别样的饮食风貌。
- 强佳琪
- 关键词:《格萨尔王传》饮食叙事战争
- 葛浩文、林丽君对阿来《格萨尔王》地域文化的识解与英译
- 2024年
- 由阿来“重述”,葛浩文、林丽君英译的神话小说《格萨尔王》旨在向全球翻译传播中国民族文化。本文基于认知识解理论,对比分析了《格萨尔王》中自然景观、俗语和藏传佛教用语三类地域文化表达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异同,描述了文化表达的复杂内涵以及译者对文化多元内涵的主观理解和取舍。面对文化表达多元内涵的翻译挑战时,葛浩文、林丽君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积极调整识解维度,将信息内涵传递作为翻译主要目的,兼顾文化表达的情感和审美内涵。认知识解理论有助于揭示译者对文化表达主观理解过程,探索有效的跨文化翻译策略,解决文化不可译的迷思,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 周以
- 关键词:认知识解地域文化汉英翻译《格萨尔王》
相关作者
- 索南措

-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格萨尔》 表演程式 《格萨尔》说唱艺人 《格萨尔王传》 叙事传统
- 杨嘉铭

- 作品数:39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面具文化 藏族 面具 藏传佛教 四川藏区
- 赵心愚

- 作品数:119被引量:3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南诏 纳西族 方志研究 地方志 乾隆
- 黄霞

-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格萨尔王》 小说 史诗 演进轨迹 绩效评价
- 宋晗

-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 重述神话 阿来小说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