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篇“ 栽培类型“的相关文章
- 海南岛几种栽培类型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主要椰子种植区海南岛本地生长的椰子肉主要营养成分情况,对海南岛不同地区几种不同栽培类型的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椰子肉脂肪含量。结果显示,香水椰子肉脂肪含量最低,且与红高、海高、赤椰、绿矮、马哇杂交种存在显著性差异;红矮类型椰子肉蛋白质含量最高,且与黄矮、绿高、香水椰子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产于文昌的椰子肉脂肪含量最高,且与东方、万宁的存在显著性差异;产于海口的椰子肉蛋白含量最高,且与产于琼海、儋州、屯昌、文昌的存在显著性差异。海南岛椰子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存在栽培类型间的差异,也受种植地理区域的影响。因此,对椰子肉组分及含量变化情况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 唐龙祥牛聪牛聪
- 关键词:脂肪蛋白质栽培类型
- 香蕉主要栽培类型的分类及其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的草本果树,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同时也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栽培香蕉品种可简单分为鲜食蕉和主食蕉,大多为三倍体,其遗传背景十分复杂。研究栽培香蕉品种的起源和演化,对加快香蕉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香蕉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为开展育种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用的遗传信息。该文更新了与栽培香蕉关系密切的芭蕉属内各野生种质的分类,对全球常见的栽培类型及其品种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包含7个基因组类型在内的18个栽培类群。同时,对常见栽培类群(AAA、AAB、ABB、AB)的起源及演化,特别是近期A基因组的祖先种溯源等方面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展望。该文系统性地总结香蕉栽培品种的起源及演化等方面的科研进展,可为挖掘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指导香蕉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 盛鸥林美富何维弟窦同心李耀耀刘灿灿邓贵明曾少华易干军
- 关键词:香蕉栽培类型种质资源
- 5个栽培类型药菊分枝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2024年
-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栽培类型药菊分枝期生长的影响,并评价不同药菊种质资源的抗旱性,以5个栽培类型药菊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农艺性状、生物积累量、生理特性等相关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和抗旱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药菊分枝期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降低、茎粗减小、分枝数变少、生物量积累减少;渗透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增加;抗逆酶活性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抗旱性综合评价表明,各栽培类型药菊在分枝期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怀菊(‘怀白菊’)>滁菊>亳菊>皇菊>杭菊(‘大洋菊’)。研究结果为药菊种质选育、高产高效栽培奠定了基础。
- 孟盼盼何海燕曹钰昕张丽欣吕清豪祁瑞林张红瑞
- 关键词:菊花主成分分析抗旱性综合评价
- 野生与不同栽培类型的灵芝种质遗传多态性及群体特征
- 2024年
-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了解灵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灵芝种群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来自野生与不同栽培类型的62份灵芝种质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共计获得SNP位点1388506个,InDel位点172341个,高质量的多态性SNP位点2003个,多态性指数PIC 0.031–0.755。灵芝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和群体特征表明,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111–0.5940;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树显示自然栽培菌株、工厂化栽培菌株和部分野生菌株混合聚成一支,自然栽培(大棚栽培)与工厂化栽培菌株可各自聚成一支。自然栽培(林下拟境栽培)与部分自然栽培(大棚栽培)菌株混合聚成一支,且遗传分化小。群体分析的结果显示可将灵芝种质资源分为5个亚群,各亚群已形成遗传分化,除野生菌株构成的亚群外,其他栽培亚群遗传背景均较单一,栽培灵芝种质存在遗传均质化趋势。主成分分析各菌株的位置和相互间的距离也与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树和群体特征相符。本文不但为评估野生与不同栽培类型灵芝种质的多样性和群体分化特征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还为灵芝农艺性状分析和专用型新品种选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贺宗毅王伯初王伯初孙一翡陈岗陈岗
- 关键词:灵芝种质遗传多态性
- 基于EST-SSR分子标记技术的高良姜栽培类型的鉴别被引量:2
- 2023年
-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根茎是著名的“十大广药”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本研究基于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广东省徐闻县的5种高良姜栽培类型(黑鳞蜂窝姜,白鳞蜂窝姜,鸡姜,牛姜,竹头姜)及采自海南省的2种高良姜栽培类型(文昌高良姜,万宁高良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构建不同高良姜栽培类型的EST-SSR数字指纹图谱及鉴别体系。结果表明,对EST-SSR位点的100对引物进行筛选,得到扩增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21对,占引物总数的21%。利用21对引物对7种高良姜栽培类型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239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的扩增条带有11.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04条,占85.36%。对这21个多态性EST-SSR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1.06,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均在0.5以上。其中14个EST-SSR位点的PIC值大于0.5,属于高多态性位点;5个EST-SSR位点的PIC值在0.25~0.5,属中度多态性位点。建立不同栽培类型高良姜EST-SSR数字指纹图谱及EST-SSR标记检索表,发现引物P-59可将7种高良姜栽培类型区分为6个类型,而引物P-3可将白鳞蜂窝姜与黑鳞蜂窝姜进行区分。该结果可用于7种高良姜主栽培类型的鉴别,为高良姜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
- 赵全杰谢腾胡雨晴唐晓敏张春荣杨全
- 关键词:高良姜分子标记SSR
- 不同栽培类型蓝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以南方地区的蓝莓品种为主要对象,利用SSR标记分析现有品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设计合成了56对蓝莓SSR分子标记引物,进行扩增和多态性引物筛选,将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66份蓝莓不同类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6对引物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条带,其中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为25对,占引物数的44.64%,多数引物扩增的位点数在5~7个。25对引物在66份蓝莓供试种质中检测多态性,共检测到16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6.6个等位变异,PIC值变幅为0.656~0.947,平均值为0.777。多态性最好的引物Vc26可以检测到15个等位基因数目。北高丛、南高丛和兔眼类型66份蓝莓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96,品种间遗传差异较丰富。利用UPGMA聚类将3种类型种质进行分析,发现除了兔眼类型品种"红粉佳人"外,其余明显分为3个类群,且同一类型的种质基本聚在一起。结合不同类型种质的系谱分析,发现分类与品种种质的遗传成分相似有一定的相关。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揭示了蓝莓不同类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对今后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利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 张春红黄正金樊苏帆闾连飞李维林吴文龙
- 关键词:蓝莓SSR分子标记兔眼蓝莓
- 不同栽培类型香蕉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
-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香甜,是我国南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部分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岛国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香蕉品种资源丰富,既有鲜食水果用途,也有主粮用途。全世界主要栽培香蕉品种类型有...
- 杨凤
- 关键词:香蕉品种资源营养品质栽培类型
- 软籽石榴设施栽培类型与栽培实践
- 石榴设施栽培是一个新兴产业,通过设施栽培能有效的防寒避雨生产优质果品,效益显著。本文探讨了石榴设施栽培的不同类型分析其优缺点,并对薄膜连栋温室石榴栽培的实践经验做了简单介绍。调查研究石榴薄膜大棚、日光温室和薄膜连栋温室三...
- 赵乾胡青霞简在海史江丽万然陈延惠
- 关键词:石榴设施栽培栽培实践
- 软籽石榴设施栽培类型与栽培实践
- 石榴设施栽培是一个新兴产业,通过设施栽培能有效的防寒避雨生产优质果品,效益显著。本文探讨了石榴设施栽培的不同类型分析其优缺点,并对薄膜连栋温室石榴栽培的实践经验做了简单介绍。调查研究石榴薄膜大棚、日光温室和薄膜连栋温室三...
- 赵乾胡青霞简在海史江丽万然陈延惠
- 关键词:石榴设施栽培栽培实践
- 文献传递
- 播期与栽培类型及药剂浸种对怀牛膝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 本试验以怀牛膝为研究对象,采用农艺性状观察、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等方法和手段,研究怀牛膝在不同节气播种的农艺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差异。选用2017年4月4日(清明)、2017年4月20日(谷雨)、2017年5月5日(立夏)、2...
- 李珅
- 关键词:怀牛膝栽培类型药剂浸种播期农艺性状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郭巧生

- 作品数:448被引量:3,393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蚂蟥 半夏 夏枯草 药用菊花 野菊花
- 林新春

- 作品数:175被引量:780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雷竹 毛竹 绿竹 植物学 苦竹
- 方伟

- 作品数:182被引量:1,325H指数:22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毛竹 雷竹 绿竹 苦竹 竹子
- 张红瑞

- 作品数:162被引量:6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丹参 生理特性 栽培技术 黄芩 药用植物
- 高致明

- 作品数:192被引量:1,101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丹参 烤烟 香料烟 生长发育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