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桐城诗派“的相关文章
扶风马氏学与桐城的建构
2024年
扶风马氏为桐城五大世家之一,自六世以后,逐步走向兴盛,入清后成为名重一时的科举家族。马氏家族入仕者为官勤于政事,恪职尽责;重视经济,善养民生;受家族文风浸润,在文方面亦成绩斐然。马氏于数百年间,学发达昌盛,每世都有擅为歌者,且祖父子孙数代皆善歌现象突出。马氏族人通过同人唱和,创作大量倾注真情实感的作,奠定桐城真情书写的准则。马树华等参编《桐旧集》且编纂《桐城马氏钞》,有力地促进桐城的建构与成长。马三俊等人秉持文互通的观念,联动文两,推动了桐城的传衍与融通发展。
蔡明伦王欣
关键词:科举家族桐城诗派姚鼐
民国时期桐城学承变与风格追求
2024年
桐城源远流长,甚受学人推重,在晚清民国亦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从地域渊源上看,清代桐城歌理论与创作特色无疑是民国桐城取法的学资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吴闿生、曾克耑等人采取较为保守的文学立场,除了通过教学活动促进桐城的传承与扩散外,尤其着力于对桐城人谱系的建构。而在歌创作上,民国时期的桐城追求雄放奇崛的歌风格,这丰富了民国旧体的多样性,展示了古典歌在艰危苦难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和文学价值。
王春
关键词:桐城诗派民国
以地著:微观视域下桐城的传承与发展——以咸同年间《敬孚日记》为中心
2024年
地域意识的凸显,是清代学发展的显著特征。萧穆是桐城三百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学家,其咸丰十年到同治五年的日记,展示出桐城地域在一个时期的发展面貌,即:桐城在浓厚的学氛围下,孕育出了以家传和“私承”为传承途径,以桐城经典歌文本、选本为思想载体,以批点、临写为学习手段的综合性学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使桐城一邑文士保持文风、固守家法,在面对翻涌跌宕的咸同坛之时,呈现出与曾国藩变革桐城学相异的发展路径。
申俊
关键词:传承方式
陈用光与桐城的传衍
2023年
桐城传衍和清代学发展而言,陈用光的作用一直被遮蔽.他将桐城学带入都下,并在都门交游中推动桐城参与构建嘉道宗宋风;他宣布文,开启了桐城的统绪书写.进入文学史“过程”的研究视角,揭示出陈用光传衍桐城的深层意涵.在桐城传衍格局中,陈用光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代宗主,应当被重新认识和评价.
李剑波吴大平
关键词:桐城诗派
晚清理学经世思潮与咸同桐城
咸同之时,晚清理学得以复兴,理学经世思潮全面流播。与此同时,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批经世官僚挽世救民,促成了清廷的咸同中兴。桐城也在经历了短暂的衰落之后,积极改革求变,并在主持教的曾国藩的主导下,终于实现了中兴。晚清...
吴大平
关键词:咸同时期桐城诗派
论刘声木对桐城的接受、提振及其意义
2023年
晚近学人刘声木是桐城研究的先驱,其学观步踪桐城学,倡导儒者之。在晚清坛以宗法宋为主的背景下,刘声木规模姚鼐学,提倡以明七子为学对象,推崇唐人风,批评以考据入,折射出民国宗唐论对宗宋风的反拨。晚清民国是桐城研究的草创期,桐城之名多为桐城的书写与建构所遮蔽,对此,刘声木率先以传统著述方式,梳理桐城发展谱系,意在关照桐城之全壁,提振桐城地位。后继则有钱基博、钱锺书等学者对桐城概念与源流的论断,刘声木的发覆意义可以从桐城学术史、现代学术建构史及地域文学流研究史三方面予以肯认。
叶蕾
关键词:诗学观桐城诗派
桐城传衍湖南考论
2022年
桐城传衍湖南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道光中叶至咸丰初年。湖南士人在都下问法于梅曾亮,由此开始了接受和传衍。二是咸丰初年至同治末年。湘籍人回乡传法,在交游中推进了群体认同。与此同时,曾国藩接过桐城文柄,高位主持教。三是光绪初年至民国。湖南士人通过书院教育等方式推动薪火赓续。湖南桐城人极大地拓展了桐城堂庑,促进了桐城中兴。传衍湖南是桐城流衍全国的重要环节,也是湖南地方文学史上关键的历史进程。
吴大平
关键词:桐城诗派
方东树《昭昧詹言》与桐城被引量:3
2020年
桐城正名是清代学史的重要话题。经由桐城后学的回溯与追认,以及钱基博、钱锺书父子梳理,可以揭示姚鼐建立桐城的结论。方东树通过话《昭昧詹言》对桐城论进行集中述说,可以进一步证明此论。他对王渔洋《古选》和姚鼐《今体钞》两个歌选本进行积极批评,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所评选之进行整合汇聚,重新构建桐城新的选本。他对宋的增删、宋调的批评以及"魂魄说"的体认与发明,更是对桐城论的具体实践。
刘文龙
关键词:方东树《昭昧詹言》桐城诗派宋诗
近百年来桐城研究述论被引量:2
2019年
清季之时,桐城学人已有意识地回顾书写自身的学历史,并从传衍脉络、学术谱系、文章理论等方面进行总结。此后,随着时势的变迁,桐城由演进中的学逐渐转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新中国成立后,因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桐城研究经历了"与时消息"的三十年。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复经首届"桐城学术讨论会"的"拨乱反正",始步入正轨。而桐城虽与文互为表里,但最初的研究则是附述于古文论著之中。自钱锺书以"桐城亦有"为倡导,桐城的研究始蔚然大观,迄今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也应该注意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应注重对新旧文献的利用,也应扩展研究的对象,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综合。
朱曦林
关键词:桐城诗派
桐城的两条学路径被引量:1
2017年
桐城由姚范、刘大櫆开宗立,在姚鼐、朱孝纯手中发扬光大,形成奇险与雄奇两条风格互补的学路径。奇险支桐城的主流,重视学习黄庭坚、韩愈与杜甫,姚范作往往以学问为,爱用生词僻字,好用事用典,常以虚字入,对姚鼐一脉产生一定影响。雄奇支逐渐被熔铸唐宋的学传统所淹,在桐城史上不显,刘大櫆以才气为,通过句式变化与夸饰手法创造雄奇风;朱孝纯游历较广,其雄奇风多得山川之助。
叶当前
关键词:桐城诗派刘大櫆雄奇奇险

相关作者

王成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桐城诗派 《诗经》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徽商 明清徽商
卢坡
作品数:22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姚鼐 诗学思想 尺牍 观测点 文学家族
周乔木
作品数:20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方拱乾 高等教育 高等医药院校 桐城诗派 医学生
闵定庆
作品数:47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词学 《花间集》 诗坛 国学 桐城诗派
王少仁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姚鼐 古文理论 文论 桐城诗派 以文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