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0篇“ 梨状肌“的相关文章
- 中医针灸推拿在特勤人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对特勤人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通过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某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特勤人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分别采用常规针灸治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针灸推拿应用于特勤人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机体功能活动度的提升有很大助益。
- 张琛张海湃张斌周超
- 关键词:特勤人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中医针灸推拿
- 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79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给予研究组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PQ)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梨状肌厚度,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现时疼痛强度和MPQ总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侧梨状肌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臀部疼痛,降低患侧梨状肌厚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 董升王君张安东桑亚男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气滞血瘀型针刺运动疗法
- 赤凤迎源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书文
- 梨状肌综合征的推拿手法治疗进展
- 2024年
- 梨状肌综合征是以臀部及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于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缺乏统一或者有效的系统性治疗,因此亟须寻找一种更稳定和方便的治疗方案。在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上,推拿手法以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等优势获得患者认可。目前对于梨状肌综合征的推拿手法治疗主要基于“痹证”和外伤两大病因,其中推拿手法有牵伸松黏法、理筋松解法和各家手法。未来应对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进行深入探索,加强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和转归,针对个体差异加速完善治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 张晖徽付阳阳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推拿痹证
- 穴位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 2024年
- 目的 探究穴位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白细胞介素-6(IL-6)、患侧肢体的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潜伏期,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治疗2周后及治疗3周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P <0.05);研究组的直腿抬高试验及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3周后,2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2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度数高于治疗2周后(P <0.05)。治疗3周后,2组的血清IL-6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的运动传导速度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的潜伏期均缩短,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臀部疼痛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缪婷婷平建军杨军黄兴民万嘉玲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穴位注射小针刀疼痛
- 激痛点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激痛点针刺与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S)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P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行激痛点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行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疼痛数字等级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髋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评价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记录患者镇痛药物的服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RS、OD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ROM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的2个月、3个月,针刺组NRS、ODI评分降低(P<0.01,P<0.05),髋关节内旋活动度增加(P<0.01);在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SF-36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及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镇痛药物的使用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和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后1个月激痛点针刺治疗PS的临床疗效与糖皮质激素注射相当,在2个月后,激痛点针刺较糖皮质激素注射可更显著缓解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 刘莉雪申苗苗王钦阁申文袁燕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激痛点针刺糖皮质激素
- 深刺滞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深刺滞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P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运用深刺滞针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持续2个疗程。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梨状肌压痛及紧张试验评分[数字评分法(NRS)]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VAS评分、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P<0.05)。结论深刺滞针手法治疗PS,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灸,且具有显著解除粘连、缓解痉挛、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作用。
- 马小平徐晓明练剑锋
- 关键词:痹证梨状肌综合征中医外治法
-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梨状肌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 背景: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PM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坐骨神经损伤性病变。梨状肌主要功能是协同臀腹部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因梨状肌与其后方走行的坐骨神经关系密切,故如梨状肌长期负荷过重会...
- 朱圆圆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超声富血小板血浆
- 超声引导下疼痛通解治疗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
- 2024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疼痛通解治疗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疼痛通解治疗术治疗单侧梨状肌综合征患者36例。超声确定梨状肌异质回声区及坐骨神经位置,超声引导下针刺异质回声区,进行快速多角度提插,得气后再针刺坐骨神经鞘。每4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于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30 min记录患侧梨状肌异质回声区平均杨氏模量值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3次后,患者梨状肌异质回声区平均杨氏模量值、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愈显率为100.0%(36/36)。结论:超声引导下疼痛通解治疗术可精准针刺梨状肌内异质回声区及坐骨神经鞘,可降低病变梨状肌异质回声区的平均杨氏模量值,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 张鸣丛志斌王富春金明月付吉利王雪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超声引导
-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 2024年
- 探讨分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到2023年9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所选例数为70例,以数字标注法为基准分组,其中,对于对照组来说,体表标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观察组,主要以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为主,两组均纳入35例。在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中,不仅包含治疗前后VAS评分、PPT水平、ODI评分、HIR、HER在内,而且治疗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指标。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评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符合本次研究的目的,统计价值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PT评分明显要好于治疗前,充分验证了P<0.05的统计学标准;干预前,两组病患ODI数据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标准;但是干预后的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另外一组;在治疗后观察组的HIR、HER角度评分明显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差异;在临床总有效率的对比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差距悬殊,其中,观察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结论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治疗,对于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应用意义凸显,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疼痛评分、残疾程度进行控制,而且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情况与压痛阈值,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孙炳涛
-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梨状肌综合征
相关作者
- 陈梅

- 作品数:80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刀治疗 针刀 针刺 电针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田征

- 作品数:104被引量:5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3D打印 骨肉瘤 骶神经
- 董自斌

- 作品数:16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榆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小针刀治疗 深刺 针刺疗法 埋线治疗 坐骨神经痛
- 胡声宇

- 作品数:53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半月板 膝关节半月板 电镜 关节软骨 组织化学
- 白靖平

- 作品数:204被引量:5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软组织肉瘤 调强放疗 手术治疗 脊柱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