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9篇“ 森林树种“的相关文章
- 一种森林树种调查记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树种调查记录装置,包括镜头组、支架腿底座,支架腿的个数为三个,支架腿的顶部套接有筒套,筒套与支架腿的连接处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旋钮,且锁紧旋钮的一端贯穿于连接套、筒套与支架腿相抵...
- 姜鹏博韦新良
- 森林树种多样性监测方法及装置
- 森林树种多样性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林业树种检测技术领域。现有树种多样性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重大局限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森林树种多样性监测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森林遥感影像;根据植物生长季节时间段的所述森...
- 郗延彪任春颖王宗明贾明明
- 一种用于多尺度卷积和多层融合的遥感森林树种分类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尺度卷积多层融合遥感森林树种分类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首先,通过遥感卫星获取遥感图像,对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增强;随后,在ResNet‑50网络中,采用浅层多尺度卷积注意力组合模块取代7×7卷积,...
- 周厚奎侯津京
- 一种基于光谱和LiDAR信息协同的深度学习森林树种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光谱数据和LiDAR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用于森林树种识别。这种方法应用于计算机技术和遥感科学技术领域,通过利用光谱和LiDAR技术的优势,提高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和效率。具体过程包括:使用卫星和无人机的光...
- 廉洁子璇于强
- 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的森林树种精细分类与制图研究
- 蒲涛
- 基于无人机光学影像与无监督方法的森林树种分类研究
- 邱春铭
- 广东南岭亚热带森林 树种及其分布格局
- 本书详细介绍了广东南岭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开展的监测和研究,包括地形、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结构、凋落物、幼苗、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性状等;对样地内的树种、识别特征、径级结构和分布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附有精美的插图...
- 沈勇
-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树种识别及研究进展
- 2024年
- 树种的遥感识别在资源调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树种识别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本文首先介绍了遥感数据的类型和获取方法,包括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然后,详细探讨了基于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结构特征的森林树种识别方法和算法,并介绍了多特征融合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树种识别取得了显著进展。借助光谱、纹理和结构特征的综合利用,识别算法在准确性和效率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此外,多特征融合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精度。在应用方面,森林树种识别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森林监测、病虫害防治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有效手段。
- 王洪欣
- 关键词:遥感技术特征提取
- 基于UNet-ResNet14^(*)半监督学习的无人机影像森林树种分类
- 2024年
- 无人机遥感在森林树种精细和高效分类制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快速准确获取森林的优势树种分布信息,该研究探讨了半监督学习方法在树种分类方面的有效性。以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和三明市的4个试验区为例,构建精简的ResNet18为主干的UNet树种分类模型(UNet-ResNet14^(*)),使用交叉熵和Dice系数的联合损失函数来优化模型参数,对比分析Self-training和Mean Teacher两种不同的半监督学习方法在无人机影像森林树种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以ResNet14^(*)作为主干的分类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精度更高且预测速度更快,当联合损失函数权重值为0.5的情况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总体精度达到了91.15%。经过Self-training的模型在木荷、马尾松、杉木3个样本充足的类别中精度均有所提升,总精度为91.08%,比原始模型略低,但在独立验证区的精度为88.50%,比原始模型高;Mean Teacher方法的总精度为88.56%,在独立验证区的精度为73.56%。因此,研究认为可以采用Self-trainin半监督方法结合UNet-ResNet14^(*)的方案快速得到试验区的树种组成信息。
- 陈龙伟周小成李传昕林华章王永荣崔永红
-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可见光半监督学习
- 东北温带森林树种和功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 2023年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和提高群落抵抗扰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是被广泛讨论的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两种机制。然而,对于两种机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理解还不充分。该研究基于分布在中国东北寒温带和中温带天然森林的样地,以功能性状多样性(FD_(q=0))、单个和多维性状功能分散指数(FDis)代表生态位互补效应,群落加权平均性状值(CWM)代表选择效应,使用多元线性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气候区内EMF的主要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主要结果有:(1)在中温带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两种属性(树种多样性(SR)和FD_(q=0))都对EMF有显著的正效应,但FD_(q=0)比SR更重要。在寒温带森林中,没有识别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显著关系(BEMF)。(2)中温带森林群落SR对EMF的正效应被性状差异和群落加权平均最大树高(CWM_(H_(max)))介导,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两种机制同时维持EMF,选择效应略高于互补效应。CWM_(H_(max))是影响寒温带森林EMF的主要生物因素,选择效应是寒温带森林EMF的主要维持机制,SR对EMF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性状差异与EMF无关。(3)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保险效应”,中温带森林抵抗气候变化的能力更强,气候因素对SR、性状差异、CWM_(H_(max))和EMF的影响都不显著。寒温带森林对气候变化敏感,气候是影响EMF的重要非生物因素。更高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显著改变了群落的性状组成(CWM_(H_(max))),稀释了具有高竞争力和适应力性状(例如,最大树高(_(H_(max))))的物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降低了选择效应。该研究结果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森林EMF的重要性,证明了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都是中国东北温带森林EMF的驱动机制,并表明�
- 李杰郝珉辉范春雨张春雨赵秀海
- 关键词:树种多样性气候变化
相关作者
- 曹林

- 作品数:114被引量:5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单木 人工林 激光雷达 激光点云 数字地形模型
- 林辉

- 作品数:199被引量:1,58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遥感 高光谱遥感 信息提取 植被指数 湿地
- 刘秀英

- 作品数:63被引量:5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高光谱遥感 遥感 小鲵科 花青素 叶绿素含量
- 孙华

- 作品数:142被引量:1,032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遥感 遥感反演 湿地 信息提取 杉木
- 李明诗

- 作品数:87被引量:43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LANDSAT 不透水层 遥感 杨树 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