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22篇“ 植物促生菌“的相关文章
- 植物促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土壤盐碱化会导致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已成为全球农业生态系统的一大威胁。目前生产中已采用多种修复盐碱地和恢复其生产力的方法。其中,植物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 PGPB)的利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盐渍土壤修复生物肥料,适用于盐渍土壤复垦和提高作物生产力。耐盐PGPB利用多种机制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响应以应对盐胁迫。这些机制包括通过离子稳态和渗透液积累的渗透调节,通过形成自由基清除酶保护植物免受自由基的侵害,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通过合成植物激素及其他代谢物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本文综述了盐胁迫下PGPB促进植物生长的各种机制,并着重介绍了PGPB在改善植物盐胁迫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后续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 马洁林微渊向智文张丹丹廖栩王超彭木
- 关键词:植物促生菌盐胁迫
- 植物促生菌暹罗芽孢杆菌37402-1的功能特性及对大蒜的促生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主产地连作障碍严重,其种植生产的持续性受到制约。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且对环境友好。研制高效防控大蒜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肥料对我国大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生态学和现实意义。以实验室前期从山东省金乡县连作大蒜根部分离的细菌为供试菌株,筛选获得对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尖刀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ACCC37402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ACCC36464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37402-1。菌株37402-1的PGPR功能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对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ACCC37402和ACCC36464的抑菌率分别为52.70%和37.98%;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具有水解蛋白能力、产铁载体能力、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温室盆栽试验显示,接种暹罗芽孢杆菌37402-1菌悬液能够促进大蒜幼苗的生长。田间试验表明,接种暹罗芽孢杆菌37402-1菌剂使大蒜增产12.78%,并改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脲酶活性,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菌株暹罗芽孢杆菌37402-1兼具多种功能特性,对大蒜根腐病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促进大蒜幼苗生长,并可在大田条件下促进大蒜的单产,有望开发成为高效的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 张亚楠王凯望牛邦彦王丽张梦琦陈云云王纪忠高淼
- 关键词:大蒜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
- 腐植酸与植物促生菌的综合利用确保马铃薯在可持续农业中高产
- 2024年
- 在可持续农业中,寻找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生态友好型方法是当务之急。腐植酸(HA)和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A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接种PGPR(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ori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影响,并与对照和推荐剂量的氮磷钾进行比较。将HA(200,400和600 kg/ha)和PGPR单一或混合施用,以及氮磷钾(50%和100%)处理的种薯块茎分别种植在处理土壤和未处理的土壤中,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分类块茎产量、品质和矿物质含量进行了评价。接种了PGPR和HA处理的马铃薯在生长、块茎产量和品质方面都有极显著的提高。接种PGPR后,马铃薯块茎大小、重量、比重、干物质、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Cu除外)得到改善,添加HA后效果进一步增加。与对照相比,接种PGPR和400 kg/ha HA混合施用,马铃薯块茎总产量提高了约140%,而传统常规施肥(100%氮磷钾)处理仅使马铃薯提高了111%。结果表明,这种综合方法具有加速马铃薯从传统生产向可持续生产转变的潜力。
- Zehra Ekin田佳美尹微罗利艳齐鹰博刘晓洁江志阳
- 关键词:腐植酸植物根际促生菌马铃薯可持续农业
- 耐盐植物促生菌W-1鉴定及其对红豆草耐盐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为获得耐盐植物促生菌,从甘肃景泰一处盐碱地中的植物根系中分离出多株耐盐菌,其中部分耐盐菌具有明显的植物促生特性。【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选取1株耐盐菌W-1和盐敏感植物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为试验材料,对菌株W-1的物种分类、耐盐、耐酸碱能力和植物促生特性进行检测,并探究其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红豆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耐盐菌W-1为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无荚膜、有鞭毛,16S rDNA测序及比对结果显示,菌株W-1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W-1对NaCl最高耐受度为13%,pH耐受范围为4.5-8.5。菌株W-1具有溶磷、解钾、固氮、产铁载体、产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脱氨酶活性等多种植物促生功能。接种菌株W-1可显著提高红豆草的干重、鲜重,促进其根系生长。在100和150 mmol/L NaCl胁迫下,接种W-1可显著增加红豆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过氧化氢含量以及叶片黄化率和死亡率,减缓盐胁迫对红豆草生长的不利影响。【结论】W-1是一株具有耐盐、耐酸碱的优良植物促生菌,可增强豆科牧草的耐盐性。
- 高志伟魏明于祖隆伍国强魏俊龙
- 关键词:植物促生菌吲哚-3-乙酸ACC脱氨酶
- 一株植物促生菌不动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促生菌不动杆菌菌株及其应用,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ohemicus)HfQ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738,保藏时间为2023年10月25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 钱海丰裘丹燕朱雨可胡行
- 耐盐植物促生菌暹罗芽孢杆菌W-1及其应用
- 耐盐植物促生菌暹罗芽孢杆菌W‑1及其应用,耐盐植物促生菌W‑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280。本发明提供的耐盐植物促生菌W‑1具有较强的耐盐、耐酸碱能力;具有固...
- 伍国强高志伟魏明于祖隆魏俊龙
- 耐盐植物促生菌暹罗芽孢杆菌W-1及其应用
- 耐盐植物促生菌暹罗芽孢杆菌W‑1及其应用,耐盐植物促生菌W‑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280。本发明提供的耐盐植物促生菌W‑1具有较强的耐盐、耐酸碱能力;具有固...
- 伍国强高志伟魏明于祖隆魏俊龙
- 植物促生菌对甘薯茎尖组培苗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探讨植物促生菌对甘薯茎尖组培苗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肠杆菌(Enterbacter sp.)S05、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N22和B3、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SL24、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F05以及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F08共6株促生菌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6株促生菌均可促进甘薯茎尖组培苗株高和鲜重的增加,其中F05菌株和N22菌株的提升效果较优;6株促生菌对甘薯茎尖组培苗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N22菌株较空白对照显著降低MDA含量,F05菌株对SOD和POD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表明F05菌株和N22菌株有利于甘薯茎尖组培苗生长及抗逆性的提高。研究说明应用植物促进菌可以促进甘薯茎尖组织培养幼苗生长,提高其环境适应性,有利于甘薯相关食品、饲料和药用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毛新琪朱赵林韩燕红刘全兰
- 关键词:甘薯组培苗植物促生菌抗氧化指标
- 一种耐旱植物促生菌、微生物包衣和微生物包衣种子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旱植物促生菌、微生物包衣和微生物包衣种子及应用。本发明耐旱植物促生菌嗜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oleivorans)菌株编号为LDTB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743。本发明嗜...
- 马莹张长李宇家石孝均李振轮
- 生物质炭和植物促生菌添加对矿井废水灌溉下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2024年
- 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添加5%、10%、15%生物质炭以及各含量生物质炭+植物促生菌(PGPB)处理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减弱,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降低;小麦根系活力下降,在各生育时期表现为拔节期最高,开花期次之,抽穗期最低;小麦各生育时期株高、单茎干物质质量及成熟期实际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添加各含量生物质炭以及PGPB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小麦生长和增产。与矿井废水浇灌对照处理相比,矿井废水浇灌下添加10%生物质炭+PGPB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分别增加90.6%、37.5%、60.3%、55.7%、69.2%,土壤pH值、全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1%、185.4%、63.9%;小麦抽穗期10%生物质炭+PGPB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达139.1 mg/kg,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达253.4 mg/kg;成熟期小麦生物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提高24.4%、24.0%。综上所述,添加不同含量生物质炭和PGPB处理均能够提高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株高和单茎干物质质量及小麦成熟期产量,其中以10%生物质炭+PGPB处理小麦增产效果最佳。
- 靳苏娜周文峰吴钟
- 关键词:小麦生物质炭植物促生菌矿井废水土壤
相关作者
- 徐松

- 作品数:32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植物促生菌 餐厨垃圾 固氮作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 盆栽实验
- 樊宪伟

- 作品数:70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绿原酸 植物分子育种 菌株 基因
- 黄晓东

- 作品数:7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滑铁卢大学
- 研究主题:植物促生菌 促生效应 ACC脱氨酶 盐分 嗜铁素
- 黄志勇

- 作品数:115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微生物 基因芯片 嗜热微生物 醇类 厌氧
- 王敬敬

- 作品数:58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基因芯片 微生物 厌氧 海洋环境 植物促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