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植被组成“的相关文章
不同密度油松天然次生林对林下植被组成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三道川林场4种不同密度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其林下植被组成及土壤物理性质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次生林林下共出现植物32科64属70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物种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容重均呈现增大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现减小趋势。综合来看,为改善油松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组成及土壤物理性质,可适当降低林分密度。
朱明英
关键词:林分密度植被组成土壤物理性质
河西走廊中段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24年
荒漠植被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防护的重要屏障,研究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对于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被建设及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并使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特征,并解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荒漠区植物组成单一,多样性较低,且植物种类集中在少数科中,出现频度高的植物均为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等典型荒漠植物。草本植物分布与年均降水量有较强相关性,研究区最南端的山丹县草本生物量达到108.01 g·m^(-2),在一定年降水量区间,灌木生物量随降水增加而增加,最高值出现在靠近祁连山北坡的肃州区,为134.03 g·m^(-2);降水量的增加,会显著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12 g·kg^(−1)、0.25 g·kg^(−1)、0.41 g·kg^(−1),且离散程度较底层土壤更高;水平方向上三种土壤养分变异程度高,空间自相关性弱,最高值出现在张掖绿洲附近,分别达到11.22 g·kg^(−1)、1.30 g·kg^(−1)、0.73 g·kg^(−1)。主成分分析显示,造成研究区生境差异的首要因素是土壤属性,其次是降水,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共同驱动了荒漠植被组成及分布。
安宁郭彬张东梅杨淇越罗维成
关键词:物种组成土壤养分
元宝山露天煤矿复垦排土场植被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分析
2024年
为分析元宝山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效果,以元宝山露天煤矿西排土场和南排土场为监测区,选取植被组成植被覆盖度、群落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计算多样性阈值,并通过M.Godron稳定性测定法量化排土场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豆科、禾本科、苋科、菊科是监测区内植被组成的基础和主体,西排东坡拥有最大物种数;排土场平均植被覆盖度为88.00%;西排东坡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说明该监测区有较为丰富的物种;2号排土场有较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相对较低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说明该监测区种数、各物种间分布较为均匀;监测区物种多样性阈值达到“丰富”水平;西排东坡处于演替相对稳定的状态。
刘竞超辛建宝裴明泽
关键词: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群落稳定性
深圳坝光核坝路植被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2023年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深圳坝光核坝路自然林、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多样性水平以及不同林类差异的原因,为坝光区域植被与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市政道路建设与当地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共记录有维管植物123种,隶属于57科98属;(2)自然林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科、属、种的综合多样性指数也高于人工林,人工林群落科、属、种的丰富度则略高于自然林;(3)自然林和半自然林的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人工林群落;(4)自然林与人工林的群落间相似性系数最低,而半自然林与人工林之间的物种相似性及科属种的综合相似性相对较高。
蒋呈曦余华金杨志明李鑫泰黄玉源李法民李建仪秦介堂
关键词: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
琼东南盆地古植被组成及古气候演变对陆源海相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琼东南盆地广泛发育陆源海相烃源岩,它是一类重要的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高等植物是其有机质的重要来源。烃源岩沉积时期古植被组成和古气候演变对其有机质富集具有重要影响,鉴于前人对琼东南盆地早渐新世–早中新世古植物群落及古气候演...
徐敏
关键词:古植被古气候琼东南盆地
红河州老阴山天然林下植被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老阴山5种在天然林栽培条件影响下产生的次生植被树种的森林种类、盖度、密度分布等方面进行作了全面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将结合植被物种资源总丰度来研究现有5种植被类型和天然林植被群落类型模式下的植被物种数量分布组成、演化方式规律和森林种群植物资源分布多样性。研究发现线柏林的林下植被生物种群及其多样性物种含量分布最为全面丰富;草本植物的物种类型中则以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其次的类型为蔷薇科;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为地表干扰;通过回归分析和生长痕迹发现同一水热条件下,灌木层生长周期有区别于乔木层、草本层。
曹尘何政姜倪皓张诗函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外来植物刺萼龙葵对当地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为研究外来植物刺萼龙葵对入侵地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调查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刺萼龙葵的3个不同生境(人工国槐林、河滩、荒坡)的植被,分析物种组成植被多样性、植被重要值等指标。结果表明,无论哪种生境,刺萼龙葵的多度、频度、盖度与重要值均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刺萼龙葵在其入侵区内已经成为优势种;与对照样地相比,刺萼龙葵的生长引起30.00%以上的本土植物在入侵区消失,改变了植被组成和多样性;而原本优势的本土植物,相对多度与盖度也明显降低,其中狗尾草的降幅最大,相对多度和相对盖度分别降低了2.5倍和2.7倍。本研究为全面理解刺萼龙葵的入侵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寇紫倩刘煜光彭伟秀马毅超史宝胜
关键词:刺萼龙葵入侵植物植被组成植物多样性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由荒漠向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带,研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其空间分布对维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保护区内61个样点的植被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有植物15科、47属、52种,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有38种、30种和37种,3个区共有物种为22种。藜科植物最多(12种),其次分别为菊科(9种)、禾本科(7种)和蒺藜科(6种);(2)保护区植被平均盖度为15.67%,梭梭的平均密度为420株·hm^(-2);(3)保护区的植被空间分布表现出其盖度西高东低的特征,梭梭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东南部和西北部,高于1 m的梭梭主要分布在核心区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缓冲区的中部以及实验区的东部。本研究为保护区长期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陈峰李翠霞张东温苏雅勒图王国林蒋星驰吴振廷郗雯高妍岭卢建男冯克庭王少昆
关键词:天然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组成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根据资料查阅及野外调查,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植被类型及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有维管束植物23科、61属、81种,分别占甘肃河西地区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9.3%、10.2%、5.0%;该区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98.8%,裸子植物比较贫乏,占总种数的1.2%。该区域的植被可划分为5种植被型组、7种植被型和31种群系。
马超陈旭
关键词:植被组成植被类型植物群落
松嫩平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景观结构及植被组成特征研究
理解景观格局的形成、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草地(grassland)生态系统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天然具有异质性的景观格局。草地既是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又对维持邻近区域生态...
王圣囡
关键词:草地退化景观结构斑块植被组成

相关作者

何明珠
作品数:62被引量:85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环境解释 荒漠植物 植被组成 镍 植物多样性
杨智明
作品数:87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放牧强度 苜蓿 橄榄苦苷 不同放牧强度 紫花苜蓿
许冬梅
作品数:89被引量:760H指数:1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荒漠草原 毛乌素沙地南缘 蒙古冰草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张志山
作品数:101被引量:1,55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土壤结皮 人工植被 腾格里沙漠 油蒿 柠条
谢应忠
作品数:209被引量:1,814H指数:22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荒漠草原 草地 黄土丘陵区 植物群落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