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篇“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相关文章
椎管肠源性囊肿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例椎管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本组男8例,女4例。囊肿位于颈段6例,胸段3例,腰段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全切8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除1例患者早期肌力下降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随访6月~5年(平均18个月),8例全切者无复发,4例次全或部分切除者2例复发。结论椎管肠源性囊肿为先天性良性疾病,早期显微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效果。
尚爱加张远征潘隆盛乔广宇卜博
关键词:肠源性囊肿脊髓疾病手术
椎管肠源性囊肿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报告 6例椎管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 6例椎管肠源性囊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情况 ,结合文献加以分析讨论。结果  6例皆在儿童期发病 ,5例以神经根性疼痛起病 ,6例均有脊髓受压表现 ,2例症状有反复 ,3例有脊柱畸形。 5例手术全切 ,1例大部切除 ,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椎管肠源性囊肿是良性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 ,手术治疗效果好。
李永胜郑修启孟庆海姬广福朱玉芳宋业纯
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固定治疗椎管肠源性囊肿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9年3月诊治的48例椎管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MRI...
孙鹏范涛李恒周范多娇赵新岗盖起飞
关键词:椎管囊肿显微外科手术
文献传递
椎管肠源性囊肿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为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剖析昆明医科大学云大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例椎管肠源性囊肿的病例,所选择的病例全部有显微神经外科手...
李冉
关键词: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显微外科手术预后
椎管肠源性囊肿的临床分析及磁共振表现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有关椎管肠源性囊肿的个案报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纳入,总结分析椎管肠源性囊肿的临床及MRI特点.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80例患者,男女比为46:33,平均年龄19.9岁±14.6岁,平均病程2.87岁±5.00年;37.50%患者以颈肩背部疼痛或不适为主诉或首发症状,82.50%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13例患者有合并症;部位多位于颈髓(45.00%)、脊髓腹侧(83.33%)、硬膜下(94.87%),MRI检查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信号多为低信号(67.35%),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 T2W I)信号多为高信号(91.84%),增强多无强化,相应脊髓段受压变细、变薄及移位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95.74%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例复发.结论:肠源性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病根据临床表现结合MRI特点可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MRI检查为其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等提供重要依据.
陈朔杨灿洪刘轩李凯康海燕陶瑞瑞袁凯段峰王志军许乙凯
关键词: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椎管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椎管肠源性囊肿的MRI影像学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病理证实的椎管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观察囊肿椎管的位置、形态、密度或信号表现、强化特点及有无邻近脊柱的改变。结果 5例肠原性囊肿均位于脊髓腹外侧的硬膜下间隙,MR平扫病灶与脊髓长轴平行,呈长椭圆或者类圆形,T1WI序列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呈长T2信号,边缘光滑,邻近脊髓受压移位,病变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 MRI更能能准确显示椎管椎管肠源性囊肿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信号特征,对椎管肠源性囊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手术前重要的检查方法。
李杰贺新民
关键词:肠源性囊肿椎管病变脊髓
显微手术治疗椎管肠源性囊肿5例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椎管肠源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发病率占椎管肿瘤的0.7%~1.3%,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病变相应部位的脊髓压迫症和神经根性疼痛,手术治疗是本病最有效并有望治愈的手段[1-2]。未采用电生理监测技术前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27.5%,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后发生率降低到6.5%[3]。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专业人性化护理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环节。
邵梅
关键词: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围术期护理
椎管肠源性囊肿3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1男,20岁。腰背部痛伴左大腿疼痛2+月。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疼痛,呈隐痛,夜间静息性疼痛加重、下床活动后疼痛缓解,咳嗽及喷嚏时疼痛无明显加重,3周后疼痛向左大腿前外侧放射。体格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变浅,腰5骶1棘突轻度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肌力 V 级。M RI检查:腰2椎水平椎管偏左后方见一大小约36mm ×22mm ×17mm长 T1长 T2混杂信号囊实肿块影,其见斑点状短T1信号,病变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病变大部分呈囊性,位于左后上方,实性部分位于右下方(图1a~1c )。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成分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d箭头所示)。手术及病理:术中见腰1、2椎水平局部硬膜囊稍向后隆起,切开硬膜囊见肿物位于蛛网膜下,切开蛛网膜见脊髓圆锥下方有上下两个相连的类圆形肿物,上方肿物直径约3cm ,边界清楚、光滑,与神经等组织无明显粘连,呈囊性、含透明粘液;下方肿物直径约1.5cm ,呈实性、有多个囊性腔隙,小囊肿之间有肿瘤样组织,与周围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等神经组织粘连紧密,界限不清,有部分神经束穿行其间。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
柏拉拉张体江刘衡江林王亚男周全中
关键词:椎管肠源性囊肿磁共振成像
显微手术治疗椎管肠源性囊肿
2013年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18例椎管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MRI检查,术前确诊16例;2例术中高度怀疑。18例患者中显微镜下全切囊肿17例,1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切除囊肿后行椎体固定融合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椎管肠源性囊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磁共振特点。显微外科技术下手术切除囊壁是椎管肠源性囊肿最有效且有望治愈的手段。对于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受累椎间关节超过2个节段以上的病例,在全切除病变后,应行相应椎体固定手术,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孙鹏范多娇范涛赵新岗尚国松侯哲
关键词:椎管囊肿显微外科手术
颈椎椎管肠源性囊肿1例被引量:1
2013年
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cyst)又称做神经管原肠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囊肿。因其壁衬能分泌黏液的类似于胃肠道的柱状上皮而得名,多来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神经肠管的残余组织。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欧兰黎海涛陈伟
关键词:椎管肠源性囊肿

相关作者

卜博
作品数:117被引量:57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听神经瘤 术中监测 手术 面神经
杨俊
作品数:116被引量:683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手术 脊髓 脊髓肿瘤 显微外科治疗 椎管内
张远征
作品数:266被引量:1,50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分析 手术 外科治疗
乔广宇
作品数:145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寰枢椎脱位 颅颈交界区畸形 显微手术治疗 照射
张嘉
作品数:41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多节段 髓内 显微外科治疗 髓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