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2篇“ 椎管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脊髓线分型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介绍脊髓(spinal cord,SC)线的定义、临床分型及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检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进行脊髓减压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34~77岁,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前MRI上SC线与前方致压物的关系,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致压物在SC线前方,Ⅱ型为致压物与SC线接触,Ⅲ型为致压物超过SC线。由5位脊柱外科医师对患者的MRI图像进行独立评估与分型,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其可信度及可重复性。2021年1月~2022年12月招募50例多节段颈髓压迫疾病(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尽量改善SC线分型的原则决定开门节段,随访12~34个月,对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的患者均记录前和末次随访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型手前后评分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型间评分差异,评估不同SC线分型患者后脊髓减压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回顾性分析的86例患者中SC线Ⅰ型38例,Ⅱ型31例,Ⅲ型17例。观察者间一致性的Kappa系数0.817~0.945;观察者内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891~0.963,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满意。患者前各型之间脊髓压迫程度评分、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末次随访与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压迫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最低,Ⅲ型患者最高(P<0.05);Ⅰ型JOA评分改善率为(73.49±11.26)%,Ⅱ型为(67.08±9.01)%,Ⅲ型为(53.74±7.93)%,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瞻性分析的50例患者中SC线Ⅰ型27例,Ⅱ型15例,�
李孙龙倪励斌施益锋陈衍黄业恒盛孙仁吴爱悯王向阳
关键词:颈椎椎管成形术
颈前路ACDF联合ACCF与颈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比较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ACCF)与颈后路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颈前路ACDF联合ACCF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指标、后颈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后,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颈椎曲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选择颈前路ACDF联合ACCF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促进颈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沈壮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传统颈后路单开门缝线悬吊门轴干预;观察组实施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影像学观测指标(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C_(2)~C_(7)Cobb角、颈椎活动度、最窄节段椎管面积)。结果:后3个月~1年,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后3个月~1年,观察组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C_(2)~C_(7)Cobb角、颈椎活动度、最窄节段椎管面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后3个月观察组C_(4)、C_(6)门轴骨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后1年,两组患者C_(4)、C_(6)门轴骨愈合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应用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恢复颈椎功能,减轻对最窄节段椎管面积、颈椎活动度、门轴骨愈合情况及椎管扩大程度的影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
罗宇
关键词:丝线缝合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康复方案治疗颈后路椎管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邓园国
应用Zero-P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式的优缺点,为手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脊柱...
于欢欢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C7倾斜角、C2-C7 SVA和颈椎曲度变化及其意义
2024年
目的 观察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颈椎曲度)变化,分析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关系,为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纳入行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并完成长期随访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4例,前、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测量中立位及动力位的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7S,C7 Slope)、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C2-C7 SVA)和颈椎曲度(CL,C2-C7 Cobb角)];对患者进行脊髓功能(JOA评分)、颈椎功能(NDI评分)评价。统计后并发症(轴向症状、C5神经根麻痹、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根据颈椎X线片检查中测量的动力位矢状面参数值及手前后变化值的中位数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高值组与低值组。比较高值组与低值组手后JOA评分、NDI评分。结果 与前相比,末次随访时,颈椎中立位矢状面参数CL无明显变化,C2-C7 SVA数值与C4椎体前后径比值(r SVA)、C7S升高;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L减低,r SVA、C7S升高。与前比较,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JOA评分升高,NDI评分降低(t分别为-8.124、-7.089,3.084、2.551,P均<0.05)。后有22例(50%)患者出现轴性症状,有5例(11.36%)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前较小的过屈位CL、前较大的过伸位CL、前较小的过伸位r SVA、以及后较大的过伸位CL和r SVA的患者,后JOA评分更高,NDI评分更低(P均<0.05)。与后未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比较,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前中立位C7S、前过伸位Cobb角及前过伸位C7S均较小(P均<0.05)。结论 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后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L减低,r SVA、C7S升高;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后脊髓
李祖昌蒋继乐何达刘波
椎管成形术治疗良性椎管内肿瘤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究椎管成形术(PVP)治疗良性椎管内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良性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脊柱融合治疗,研究组给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指标、脊髓神经恢复情况、功能性障碍及痛感改善情况、椎体高度及后凸角角度。结果:研究组手时间短于常规组,中失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研究组后30、60 d脊髓神经恢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功能障碍及痛感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高度高于常规组,后凸角角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结论:PVP治疗良性椎管内肿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痛感及中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
姚焱鹏张龙白晓宇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脊髓神经
人工骨改良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脊柱科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由于椎间盘退变而引起脊髓或脊髓通路的受压、炎症、水肿,从而产生上肢疼痛、...
董宇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继发狭窄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与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开放治疗),比较后3个月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滑脱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参照MacNab腰部功能量表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及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后3个月的椎间隙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后滑脱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3个月,观察组腰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椎管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管继发狭窄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功能障碍。
王瑞博闫鹏付卫平余耀坤张长江
关键词:神经根管狭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成形术
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
2023年
目的:探索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采取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观察组实施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手耗时、中失血、近期并发症、手前后JOA评分、ROM分析、远期并发症(2年后)、轴性症状。结果:观察组手耗时长于对照组,中失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并发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无出现血肿、感染或者脑脊液侧漏,而观察组有1例脑脊液侧漏和1例血肿,但2组差异不显著,P>0.05;手前2组JOA评分比较,P>0.05,而在手后比较,显示2组均改善,优于前,P<0.05。且观察组JOA评分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组前ROM比较,P>0.05,而在手后比较,显示2组均有一定程度丢失,且2组的ROM丢失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远期并发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无出现完全关门、颈椎反曲和鹅颈畸形,而对照组有1例完全关门、1例颈椎反曲和1例鹅颈畸形,但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轴性症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效果确切,2种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近远期的并发症方面以及轴性症状方面差异不大,但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时间更长,出血更多。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式。
孙继军张红英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相关作者

孙国绍
作品数:130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 脊柱 颈椎 内固定 脊髓
张学利
作品数:128被引量:831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成形术
刘法敬
作品数:63被引量:398H指数:10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型颈椎病 轴性症状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管成形术 骨质疏松
张春霖
作品数:124被引量:528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椎间盘镜 微创 脊髓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吴青坡
作品数:76被引量:205H指数:5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 脊柱 腰椎 颈椎 椎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