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篇“ 橄榄型社会“的相关文章
橄榄型社会的结构特征与实现路径——以浙江省为例
2023年
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橄榄型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逻辑特征,认为扩中提低的关键人群为产业工人、非稳定就业者和农村居民,并进一步分析关键人群收入较低的原因,建议通过优化产业工人劳动报酬提升机制、提升非稳定就业群体长期收入、推动农村居民致富增收等,提升关键人群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探索构建橄榄型社会的实现路径。
林晓炜胡继妹
关键词:橄榄型社会
杭州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应抓住“三个聚焦”
2023年
2021年7月发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明确提出要率先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可以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举措之一。
申鲁菁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差距示范区缩小城乡差距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构筑橄榄型社会结构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且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的目标,这表明中等收入群体对收入分配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健全、收入增长机制不完善以及经济增长压力大等因素,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缓慢,群体本身不稳定,存在脆弱性与风险性。文章基于我国居民收入构成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双重视角,探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因素,从完善分配政策、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税收制度、建立多元化帮扶机制和转化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强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性,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杨文杰马璇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共同富裕
精准创新创业 促进橄榄型社会建设
2022年
1 共同富裕的历史基因共同富裕是我国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重复的故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仅仅回顾过去800多年的历史就很清楚,伟大的企业家和伟大的企业都是要求回应国家、社会、民族共同富裕要求的。可以说,没有心系百姓和社会,这个企业和企业家也是不长久的。报告回顾了元末明初首富沈万三、“江南药王”胡雪岩、授工部左侍郎盛宣怀、“以德经商”乔致庸、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中国棉纺织开拓者张謇等不同阶段其财富踞首富的企业家的人生历程……认为那些从企业经营看非常“伟大”的企业家,如果不能回馈社会、回馈百姓、回馈政府,很难成为“受人尊重”的善终企业家。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沈万三、胡雪岩、盛宣怀等企业家,虽富可敌国,最终难以善终,但是,像张謇、乔致庸等企业家,因为一直关注回馈社会,通过捐赠、办学、教育的形式,让社会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从历史观考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伟大的企业家均是致力于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的。
魏江
关键词:乔致庸沈万三社会共享创新创业
宁波优化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机遇与挑战
2022年
优化橄榄型社会是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的重要内涵,在数字经济时代,优化橄榄型社会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机遇。橄榄型社会结构背景与建设现状。(一)橄榄型社会与共富之都建设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感景,是几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的目标,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优化橄榄型社会结构”。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指在收入分配方面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橄榄特征的社会,即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多,而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均占较少。共同富是富裕的共享,也是共享的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在发展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促进发展,因此建设共富之都背景下优化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内涵包括两次层次的含义:一是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二是收入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特征。
许宁徐璨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共富高收入群体共同富裕
迈向橄榄型社会 增长分配与公共政策选择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疫情暴露了经济体系存在的缺陷,比如产业链的脆弱性,也引发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加大了绿色转的动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得益于科技进步,凸显了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
中金研究院
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加快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被引量:1
2022年
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社会结构更优化、体制机制更完善的社会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领域。根据2019年世界银行统计标准,中等收入为成年人年均收入3650美元至365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4万元至24.45万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内部测算标准,中等收入群体为典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2020年我国达到该收入的家庭数量为1.4亿万户,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口,占总人口30%。
王祖强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人群共同富裕
“扩中提低”推动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被引量:1
2022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收入,是老百姓评判生活水平的最直观依据。提高居民收入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离不开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不但可以为扩大消费提供足够支持,增强经济的内在动力,也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耘
关键词:居民收入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秩序多劳多得低收入者机会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 打造橄榄型社会 让共同富裕人人可感可享可获益被引量:1
2021年
推动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就是让群众收入更多更可持续、让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更加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可以说,能否在经济总量发展的基础上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能否在发展中处理好"平均数"和"大多数"的关系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谢文渊
关键词:社会财富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成果橄榄型社会
魏江:建设橄榄型社会,要抓住这三个关键
2021年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研究如何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这是中央财经会议首次专门研究此问题。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核心在于构建橄榄型社会。会上,“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的目标,再次被提及。中国的共同富裕大工程,从浙江开始。浙江作为首先探索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在2021年7月发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那么,什么是橄榄型社会?浙江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我们要如何加快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近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撰文,从群体结构、能力特征以及构建举措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促进橄榄型社会建设。
魏江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中央财经橄榄型社会共同富裕

相关作者

黄端
作品数:23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橄榄型社会 中产阶级 中等收入陷阱 智库建设
李炜
作品数:45被引量:80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调查 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态度 农民工 社会政策
王金玲
作品数:64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研究主题:妇女 社会性别 性别 拐卖 女性社会学
张海东
作品数:74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新社会阶层 社会质量 社会 社会治理 中产阶层
王卡
作品数:33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道教 共同富裕目标 低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 敦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