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4篇“ 欧亚种“的相关文章
用于鉴定欧亚及其间杂交葡萄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用于鉴定欧亚及其间杂交葡萄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生物育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识别出一个显著的InDel位点IH1,其位于葡萄13号染色体7,224,357bp处。该位点在欧...
梁振昌丁康仪王毅范培格匡阳甫段伟任冲李洋
圆叶葡萄和欧亚葡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2024年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免疫的圆叶葡萄品Noble及感病的欧亚葡萄品赤霞珠的幼叶和成龄叶乙醇提取物(叶片经干燥、粉碎后,以9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检测其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对霜霉病的室内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两抗性葡萄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1 mg/mL叶片提取物处理下孢子囊萌发率即显著低于对照(无菌水和5%乙醇),而且叶片提取物浓度从10 mg/mL增加到50 mg/mL时孢子囊萌发率显著下降。在10 mg/mL叶片提取物处理下游动孢子萌发率即显著低于对照。两抗性葡萄幼叶和成龄叶提取物浓度为10、25和50 mg/mL时,仅10 mg/mL“赤霞珠”成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95.0%,其余处理均为100.0%。“Noble”和“赤霞珠”叶提取物具有抑制霜霉病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作用,其室内防治效果显著。
郭泽西韦淑梅李旭东刘露露潘凤英孙大运尹玲黄羽曲俊杰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欧亚种葡萄
不同基质对两个欧亚葡萄硬枝扦插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该试验以‘粉红亚都蜜’‘红光无核’为试材,研究4基质(河沙、草炭、珍珠岩、田园土)对其硬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的平均成苗率‘粉红亚都蜜’显著高于‘红光无核’;在不同基质中,‘粉红亚都蜜’以珍珠岩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河沙次之;‘红光无核’以河沙为基质的成苗率最高,草炭次之。
覃杨董畅曾千鲁会玲王明洁
关键词:基质硬枝扦插
欧亚葡萄中的白粉菌抗性提供基因
本发明涉及白粉菌抗性赋予基因,包含该抗性赋予基因的植物、植物部分和子以及其在选择抗白粉菌植物上的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白粉菌抗性赋予基因,其中由所述抗性赋予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由SEQ ID No.1所代表的一级氨...
迈克尔·马尔诺斯特凡诺·佩希纳里卡尔多·韦拉斯科米歇尔·佩拉佐里路易莎·伦齐
砧木对欧亚葡萄‘小味多’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欧亚酿酒葡萄‘小味多’为接穗,分别嫁接‘101-14’、‘5BB’、‘SO4’、‘Beta’和‘1103P’5砧木,并以‘小味多’自根苗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连续2 a(2016—2017年)分析不同砧穗组合‘小味多’采收期葡萄果实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年份间气候差异是影响‘小味多’葡萄果实香气化合物含量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其也受到砧木品的显著影响。与自根苗‘小味多’相比,5砧木均显著增加了葡萄果实中C_(6)/C_(9)类物质的含量。砧木‘5BB’显著增加了C_(13)-降异戊二烯类、萜烯类物质的含量;砧木‘1103P’显著增加了结合态羰基化合物类物质的含量;砧木‘101-14’显著增加了游离态羰基化合物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了结合态C_(13)-降异戊二烯类物质的含量;砧木‘Beta’显著增加了结合态C_(13)-降异戊二烯类、萜烯类物质的含量;砧木‘SO4’显著增加了C_(13)-降异戊二烯类、结合态羰基化合物类、游离态萜烯类物质的含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E)-2-己烯醛、(Z)-2-己烯醛、己醛等C_(6)/C_(9)化合物是区分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共同差异挥发性化合物。总体而言,在北京地区使用砧木‘5BB’嫁接有利于‘小味多’葡萄采收期果实萜烯类和C_(13)-降异戊二烯类物质的积累。
周晓航王雯染李惠清王军何非
关键词:葡萄砧木挥发性物质
葡萄欧亚与杂交的营养品质差异研究
2023年
葡萄(grape)是葡萄科葡萄属的藤本类植物,主要包括四大群:欧亚、美洲、东亚以及三大群杂交选育出来的杂交。目前国内主要植的葡萄类型为欧亚和杂交。葡萄因其果肉的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研究葡萄中的营养物质的分布与积累,本研究收集了来自葡萄欧亚群(V.vinifera)和杂交群的20份葡萄品,运用代谢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多类物质注释方式,建立了1个包含768个已知代谢物的葡萄代谢数据库,涵盖了类黄酮、脂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萜类、多酚、酚胺以及其他共9类代谢物大类。通过代谢分析手段,发现葡萄代谢物在欧亚和杂交之间的积累差异,葡萄杂交中总氨基酸、维生素B3、总脂肪酸以及4花青素的含量高于葡萄欧亚,而维生素B6和黄烷醇等代谢物的含量在葡萄欧亚中相对更高。
陈琪玉李宇飞徐航刘贤青罗杰
关键词:葡萄代谢组学数据库
不同砧木对欧亚葡萄‘丹娜’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类黄酮物质是酿酒葡萄的重要代谢产物,对葡萄果实及其葡萄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砧木对‘丹娜’(Vitis vinifera L.cv.Tannat)葡萄基本理化指标和类黄酮物质的影响,为砧木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丹娜’葡萄新梢为接穗,绿枝嫁接‘1103P’‘101-14’‘SO4’和‘贝达’(‘Beta’)等4不同砧木,在分析不同嫁接苗商业采收期(2016、2017和2019年)葡萄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百粒重)的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丹娜’葡萄不同砧穗组合和自根苗的类黄酮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砧木对‘丹娜’葡萄果实百粒重影响较小,自根苗和‘101-14’嫁接的‘丹娜’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较高;Tannat/1103P、Tannat/101-14和Tannat/Beta组合果汁可滴定酸浓度高于自根苗;Tannat/SO4组合的花色苷和黄酮醇含量最低,Tannat/101-14组合与自根苗花色苷和黄酮醇含量较高;Tannat/101-14组合果皮中的黄烷醇含量较高,Tannat/1103P组合果皮中花色苷、黄酮醇含量较低,但黄烷醇含量较高。通过OPLS-DA模型,发现与自根苗相比,Tannat/101-14组合差异化合物主要是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Tannat/Beta组合主要差异化合物为二甲花翠素类、花翠素类和乙酰化类花色苷、槲皮素类黄酮醇以及总黄烷醇;而Tannat/SO4组合与自根苗差异化合物二甲花翠素类、花翠素类、花青素类和乙酰化类花色苷及槲皮素类黄酮醇;Tannat/1103P组合的差异化合物则主要为乙酰化类和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槲皮素类黄酮醇。【结论】在北京地区,4砧木嫁接都有降低‘丹娜’葡萄果实中甲基花青素类、甲基花翠素类、花青素类、非酰化类、乙酰化类、香豆酰化类花色苷以及梅酮类和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类黄酮醇物质的趋势。‘101-14’嫁接的‘丹娜’葡萄果皮中花�
韩晓杨航宇陈为凯王军何非
关键词:酿酒葡萄砧木类黄酮
欧亚‘丹娜’葡萄不同砧穗组合果实香气物质的差异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连续两年(2016和2017年)研究了‘1103P’、‘140R’、‘101-14’、‘3309C’、‘SO4’和‘贝达’6砧木嫁接对‘丹娜’(Vitis vinifera L.cv.‘Tannat’)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不同砧木对果实香气影响更加显著,其中‘1103P’可以显著提高‘丹娜’葡萄果实C_(6)/C_(9)类物质的总含量,游离态的己醇、(Z)-3-己烯醇、(E)-2-己烯醛和正己醛是其特征性的C_(6)/C_(9)化合物;‘140R’有利于‘丹娜’葡萄果实酯类物质的合成;而‘3309C’则降低了‘丹娜’葡萄果实酯类、C_(6)/C_(9)类和挥发性酚类香气物质的含量。‘贝达’和‘SO4’在两个年份中均提高了‘丹娜’葡萄果实萜烯类物质的含量;‘SO4’还可以显著提高‘丹娜’葡萄果实C13-降异戊二烯类物质的含量,其特征性C13-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为游离态(E)-β-大马士酮和(Z)-β-大马士酮。本研究可以为实际生产中‘丹娜’葡萄嫁接砧木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韩晓杨航宇陈为凯王宇王军何非
关键词:酿酒葡萄砧木香气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五个欧亚酿酒葡萄果实类黄酮及香气物质差异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以‘马贝克’等5个欧亚酿酒葡萄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供试品果实的类黄酮和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供试各品类黄酮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马贝克’葡萄花色苷的甲基化和酰基化程度较高,果皮中的黄烷-3-醇和游离态酯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是3764.49、1017.08 mg/kg FW;‘马瑟兰’葡萄总花色苷和总黄酮醇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379.98、132.32 mg/kg FW,果皮中的黄烷-3-醇和游离态香气物质含量明显较低;‘美乐’葡萄总花色苷和总黄酮醇含量最低,分别是330.35、45.69 mg/kg FW,黄酮醇的甲基化程度较高,游离态醇类香气积累量较低;‘小味儿多’葡萄丁香亭和杨梅酮类黄酮醇含量较少,果皮黄烷-3-醇的平均聚合度最高,游离态降异戊二烯类和结合态C_(6)/C_(9)类香气较为丰富;‘西拉’葡萄含有丰富的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游离态萜烯、游离态和结合态醇类香气物质。OPLS-DA模型能够将5个供试品区分。通过分析供试欧亚酿酒葡萄果实类黄酮和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为葡萄品的鉴定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赵一凡彭文婷李惠清郭玉婷王军
关键词:黄酮醇
中国欧亚酿酒葡萄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与气候适宜性被引量:13
2021年
开展酿酒葡萄气候适宜性研究对于优化酿酒葡萄布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欧亚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 L.)分布数据和影响其分布的气候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研究影响欧亚酿酒葡萄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其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我国欧亚酿酒葡萄的潜在分布,模拟效果达到"非常好"(AUC平均值0.936)的水平。基于气候因子对欧亚酿酒葡萄地理分布影响的贡献确定了主导气候因子,即无霜期、干燥度、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生长季日照时数、≥10℃活动积温。当前,我国欧亚酿酒葡萄植分布的气候高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分别占次适宜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的2.9%、20.4%和76.7%。欧亚酿酒葡萄气候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北、新疆、甘肃等省,只考虑气候因子,陕西、山西、内蒙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王静周广胜
关键词:酿酒葡萄气候适宜性最大熵模型

相关作者

单洪友
作品数:271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莱州市葡萄研究所
研究主题:葡萄 葡萄品种 葡萄园 膨大期 欧亚种
杨治元
作品数:135被引量:33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葡萄 大棚葡萄 栽培技术 藤稔葡萄 红地球葡萄
李华
作品数:653被引量:5,004H指数:3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葡萄酒 葡萄 酿酒葡萄 香气成分 酿造过程
徐卫东
作品数:119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葡萄 栽培技术 葡萄新品种 夏黑 极早熟三倍体无核葡萄
王军
作品数:260被引量:2,23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山葡萄 葡萄 花色苷 赤霞珠 酿酒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