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篇“ 歌剧《伤逝》“的相关文章
歌剧伤逝》涓生人物塑造探析
杜艳豪
歌剧伤逝》“秋”幕中子君形象分析
杨璇
歌剧伤逝》选段《不幸的人生》演唱探析
2024年
学习声乐与歌剧,应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式与娴熟的演唱技巧,并具备分析作品、演绎人物的能力。本文所选曲目《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伤逝》中重要的选段之一,也是中国歌剧咏叹调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全曲情感色彩丰富,演唱技巧多样,对于声乐艺术的学习者能够起到很好地锻炼效果。本文将从歌曲的曲式、歌词、伴奏织体等音乐内容层面和咬字、气息、情感等演唱技术层面,从表演学科的角度探析应如何分析、演绎好这首作品。
陈含露
关键词:咏叹调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主要唱段研究
金丽雯
歌剧伤逝》中的音乐分析与主题表现
2024年
歌剧伤逝》改编自鲁迅先生仅有的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同名小说,是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所作。该歌剧由韩伟、王泉编剧,施光南作曲,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演出时间为1981年。施光南先生在为这部歌剧作曲时,借鉴了西方音乐的作曲和技法,并在其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宣叙调与咏叹调。例如,为了突出民族特色,他在原本单调的西洋宣叙调中注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形式——戏曲。
陈新宇
关键词:施光南宣叙调中国传统音乐歌剧《伤逝》西方音乐主题表现
歌剧伤逝》子君唱段《风萧瑟》演唱分析
2024年
歌剧唱段《风萧瑟》是作品《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演唱的一首咏叹调,曲式结构自由开放,音乐旋律真挚动人,唱词富含诗意,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激烈的情感变化。分析探讨该唱段艺术特色,把握演唱的技巧,对声乐演唱者和研究者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歌剧唱段《风萧瑟》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曲式结构、音乐旋律、唱词内容等不同方面,分析该唱段的风格特色,最后有针对性地探索演唱该唱段时采用的技巧,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合理的参考。
贾睿佳王佳乐
关键词:歌剧表演《伤逝》
施光南声乐作品创作分析——以歌剧伤逝》为例
2024年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的代表性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演唱风格突出,文章具体从歌剧伤逝》为切入,对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其创作背景,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以及演唱技巧,分析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表现力,以求成为代表作品成因。
陶艺丹
关键词:施光南声乐作品《伤逝》
施光南歌剧伤逝》创作的人文情怀与艺术追求
2024年
歌剧伤逝》系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首演于1981年秋季。四十多年来,歌剧伤逝》业已成为全国各地音乐歌剧表演团体及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等长期搬演于国内歌剧舞台、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歌剧伤逝》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曲与编剧密切配合的相得益彰,艺术家们依循歌剧“戏剧性的音乐、音乐化的戏剧”艺术规律,别出心裁地创设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四季”分场歌剧结构形式,以及“奏鸣曲原则”的音乐戏剧展开方式和表现手法,真正做到了歌剧艺术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舞台呈现和审美实践,为世界歌剧发展贡献了中国艺术家的智慧和方案。
郭克俭
关键词:施光南歌剧《伤逝》音乐创作艺术追求
歌剧伤逝》经典唱段分析兼议悲剧美学研究
歌剧伤逝》是中国歌剧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取材于鲁迅先生小说集《彷徨》中的同名爱情小说《伤逝》,于1981年公演。它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本部歌剧采用了中西结合的表现形式,不仅包含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元...
焦心柯
关键词:歌剧《伤逝》悲剧美学唱段分析
歌剧伤逝》中“子君”的形象塑造及演唱分析
伤逝》是中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所创作,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歌剧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展开,描述了子君不顾封建礼教,敢于争...
赖蒙
关键词:歌剧音乐《伤逝》演唱分析

相关作者

于宪淼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歌剧《伤逝》 《伤逝》 歌剧 演唱分析 悲剧人物
毕亚楠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歌剧《伤逝》 音乐 表演 审美 《伤逝》
赵娜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歌剧《伤逝》 歌剧 唱段 同名小说 歌剧创作
郑国栋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
研究主题:民歌 选段 歌剧《伤逝》 伤逝 原生态民歌
张艳
作品数:22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声乐 歌剧《伤逝》 教学改革 高师声乐 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