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9篇“ 正中神经电刺激“的相关文章
一种正中神经刺激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中神经刺激治疗仪,包括检测壳体;和检测壳体相连接的腕带;内置于检测壳体内的源模块;和源模块相连接的控制器;和控制器相连接的输出控制路;设置在检测壳体上,且和输出控制路相连接的至少一对极针...
郝道剑陈凯朱辉秦华峰
正中神经刺激定位方法、系统、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正中神经刺激定位方法、系统、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刺激信号;通过极向手臂区域的预期正中神经位置施加所述刺激信号,并采集神经反应信号;对所述神经反应信号进行预处理...
纪华雷李永华徐浩杰段世俊徐丹
正中神经刺激对脑损伤患者昏迷唤醒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医学的发展, 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逐渐提升, 更多的生命被成功挽救, 但因此产生的昏迷患者逐渐增多, 持续的医疗照护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对昏迷患者进行促醒的意义重大。正中神经刺激(MNS)作为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促醒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此项技术的效果。本文从昏迷机制、正中神经通路、MNS的促醒机制、MNS的临床应用、刺激的参数设置及神经功能评估等方面, 总结该技术的研究进展。
安乐邵瑞王兴圣唐子人
关键词: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电刺激脑损伤昏迷促醒
不同时长正中神经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刺激(MNS)对促进意识障碍患者苏醒(促醒)的最佳治疗时长。方法选取2019—2020年收治的意识障碍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S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日MNS时长分别为8、2 h,其频率(50 Hz)、脉宽(300μs)均相同,3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昏迷后意识障碍程度;另记录2组治疗后的昏迷时长。结果相较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的GCS和CRS-R评分更高、CRS-R等级更优(P<0.001);且治疗后观察组GCS和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CRS-R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昏迷时长短于对照组[(26.80±8.39)d比(22.10±4.72)d,t=-2.67、P<0.05]。结论MNS治疗时长设置为8 h时促醒效果更为明显。
田玲玲谌秘邵秀芹熊淑琴邹田子
关键词:正中神经电刺激
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方法:共纳入60例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中神经刺激,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氧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苏醒率,评估2组患者修订昏迷恢复量表(CRS-R)、全面无反应评分量表(FOUR)、脑图(EEG)及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8例(26.7%)患者CRS-R达到最小意识状态,观察组患者有13例(43.3%)患者CRS-R达到最小意识状态。2组苏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2,P=0.176)。治疗后,2组患者CRS-R评分、FOUR评分EEG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GO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可以改善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水平及预后。
于利国孙瑞马艳刘金明王博章志超
关键词: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植物状态促醒
正中神经刺激联合艾灸对神外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右正中神经刺激联合艾灸对神外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萍乡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促醒治疗,研究组给予右正中神经刺激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促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OS、GCS评分组内、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14、30 d,两组GOS、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30 d高于治疗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O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30 d,研究组GOS、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正中神经刺激联合艾灸在神外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缩短促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博周汉辉胡玉平刘毅
关键词:艾灸促醒
正中神经刺激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右正中神经刺激联合安宫牛黄丸的治疗方案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8分]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安宫牛黄丸)30例、观察组(应用右正中神经刺激联合安宫牛黄丸)30例。比较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GCS评分、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前,两组GCS与E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周及3个月后,两组GCS与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OS与BI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周及3个月后,两组GOS与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正中神经刺激联合安宫牛黄丸可以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刘剑波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颅脑损伤昏迷神经功能
正中神经刺激通过Orexin-A/RasGRF1通路减轻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正中神经刺激对不同病因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pDOC)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昏迷,是全球的医学难题之一,给家...
杜青
关键词:脑外伤正中神经电刺激脑外伤OREXIN-A昏迷MNS
侯氏黑散加减联合正中神经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加减联合正中神经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正中神经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侯氏黑散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巴氏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神经因子(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卒中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均剔除1例,对照组、观察组各完成研究46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P<0.05)。治疗后,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卒中后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侯氏黑散加减联合正中神经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调节患者神经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卒中后MACE发生率。
金璐吴雨伦余小锋滕启飞
关键词:侯氏黑散正中神经电刺激神经因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不同时机右侧正中神经刺激联合综合康复对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索不同时机右侧正中神经刺激(RMNES)联合综合康复对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Ⅰ组53例仅采用综合康复干预;Ⅱ组54例先接受综合康复后,再进行RMNES治疗;Ⅲ组53例在固定室内同时进行综合康复、RMNES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3组脑图(EEG)分级、脑干听诱发(BAEP)分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血流速度(Vm)]、残疾程度(DR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3组治疗1周后EEG分级Ⅰ级、EEG分级Ⅱ级、BAEP分级Ⅰ级比例、rCBV、rCBF、Vm、GCS高于治疗前,EEG分级Ⅴ级、BAEP分级Ⅲ级比例、DR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3组治疗1周后EEG分级、BAEP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治疗后rCBV、rCBF、Vm、GCS高于Ⅰ组、Ⅱ组,DRS评分低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与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7%vs 7.41%vs 7.55%,χ^(2)=0.830,P=0.660)。结论 在室内同时进行综合康复、RMNES治疗对于老年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效果更显著,可改善脑神经生理活动,提高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意识恢复。
张茜李璇郑新瑞王毓
关键词:电刺激正中神经脑损伤脑电描记术康复

相关作者

冯珍
作品数:205被引量:1,065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促醒 吞咽障碍 昏迷 正中神经电刺激 迷走神经电刺激
邵秀芹
作品数:92被引量:37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脑卒中 脊髓损伤 吞咽障碍患者 促醒
戴伟民
作品数:106被引量:272H指数:10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正中神经 大面积颅骨缺损 外伤性
高国一
作品数:134被引量:73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颅脑创伤 颅脑损伤 颅脑创伤患者 颅内压 创伤性
黄强
作品数:96被引量:736H指数:9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型颅脑损伤 正中神经 颅脑损伤 大面积颅骨缺损 外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