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8篇“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相关文章
中枢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张格杨文江刘宇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多巴胺系统多巴胺受体转运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观察组(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非淋巴结转移),每组40 例。两组术前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结果,分析PET-CT、MRI、PET-CT联合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ET-CT的SUVmax、SUVmin及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MRI的ADCstandard、ADCslow、ADCfast均低于对照组,PET-CT联合MRI检查的长径、短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MRI、PET-CT 联合MRI 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82.50%、77.50%及97.50%。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T-CT联合MRI检查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金爱芳陈炜华骆柘璜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李晓璐霍立群顾军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原理分析与故障维修
2023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通过分子影像技术显示人体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PET/CT日常维护经验,对设备机架内滑环打火和机架水冷系统高温报警2例故障案例进行原理分析及维修,提出针对性维护方案,以保障设备良好的运行。
冯业兴马军
关键词:水冷
处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图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包含飞行时间(TOF)信息的第一PET数据;获得不包含TOF信息的第二PET数据;基于所述第一PET数据和所述第二PET数...
冯涛王骥喆朱闻韬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发现肺部实性占位,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60例,肺鳞癌患者39例,获得其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测量病灶SUVmax值,分析SUVmax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肺鳞癌组男性比例高于肺腺癌组,女性比例低于肺腺癌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腺癌组SUVmax为9.5±5.3,肺鳞癌组SUVmax为15.2±5.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得出,SUV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截断值为10.65,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0.0%,阳性预测值为52.0%,阴性预测值为73.5%。结论 肺鳞癌的SUVmax高于肺腺癌,SUVmax对肺腺癌、肺鳞癌鉴别诊断具有中等的预测效能。
张龙敏佟梓滨
关键词:肺腺癌肺鳞癌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前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证实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8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81例患者中, 上呼吸消化道受累80例, 上呼吸消化道外受累7例, 受累部位包括腮腺(1例)、乳腺(1例)、脾脏(1例)、胰腺(1例)、皮肤及皮下软组织(1例)、肌肉(1例)、肺(2例)、骨骼(3例), 淋巴结受累33例。所有病灶均伴放射性摄取增高, 全组患者中位SUVmax为8.6。15例患者因PET-CT改变临床分期, 其中12例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21例患者因PET-CT改变了放疗靶区。全组患者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8.7%和80.3%, 1、2年生存率分别为97.2%和94.4%。有局部淋巴结侵犯患者的中位SUVmax(11.1)与无局部淋巴结侵犯患者(6.9)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SUVmax与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Ki-67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6、0.308和0.270,P值分别为0.001、0.005和0.017), SUVmax与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4和-0.225, P值分别为0.003和0.043)。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上呼吸消化道为主的结外器官, 具有明显嗜FDG性。与传统影像学检查比较, ^(18)F-FDG PET-CT可敏感而全面检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受累部位, 协助临床准确分期、治疗方案制定。治疗前SUVmax与部分预后因子存在相关性, 具有潜在预后评估价值。
彭攀吴宁陶秀丽刘瑛吕律程欣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代谢参数与肺腺癌实性型和微乳头型组织学亚型的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原发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与肺腺癌实性型和微乳头型组织学亚型的关系及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手术切除前行18F-FDG PET-CT检查肺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及影像资料。实性型和微乳头型亚型组与其他亚型组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ET-CT各参数对实性型和微乳头型亚型成分的预测效能,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145例患者中, 实性型和微乳头型亚型肺腺癌22例, 其他亚型123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亚型组患者的中位SUVmax和中位TLG分别为15.07和34.98, 高于其他亚型组(分别为6.03和10.16, 均P<0.05)。ROC曲线显示, SUVmax和TLG对预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亚型效能较好[AUC分别为0.811(95%CI:0.715~0.907)和0.725(95%CI:0.610~0.840), 均P<0.05]。含有实性或微乳头型成分组患者的中位SUVmax和中位TLG分别为11.58和22.81, 高于不含实性和微乳头型成分组患者(分别为4.27和6.33, 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SUVmax和TLG对预测肺腺癌病灶存在实性型或微乳头型成分效能较好[AUC分别为0.757(95%CI:0.679~0.834)和0.681(95%CI:0.595~0.768), 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Ⅲ~Ⅳ期)、SUVmax≥10.27、TLG≥7.12是肺腺癌微乳头型或实性型成分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腺癌原发灶的SUVmax和TLG对微乳头型和实性型组织学成分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尤其是在预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为主型肺腺癌方面, 并且SUVmax和TLG是预测微乳头型或实性型成分存在的独立影响因素。
郭悦姚稚明陈敏陈聪霞
关键词:组织学亚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脱氧葡萄糖
^(18)F-氟代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对患儿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18)F-FDG PET/CT)对患儿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5例患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所有患儿均行^(18)F-FDG PET/CT、^(99)锝代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骨转移诊断准确性,并分析^(18)F-FDG PET/CT检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参数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65例患儿临床诊断为骨转移的患儿39例,^(18)F-FDG PET/CT检出38例(58.46%),准确度为89.23%,灵敏度为89.74%,特异度为88.46%,阳性预测值为92.11%,^(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出41例(63.08%),准确度为87.69%,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0.77%,阳性预测值为87.80%;39例患儿骨转移部位分别为四肢长骨干骺端15例、骨盆8例、脊柱8例、颅骨4例、肋骨2例、肩胛骨1例及胸骨1例,溶骨性骨转移61.54%明显高于成骨性、混合型、无变化,溶骨性及混合型骨转移SUVmax值明显高于成骨性、无变化骨转移(P<0.05);骨转移组患儿的SUVmax、TLG及MTV明显高于未骨转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TLG及MTV诊断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46、0.893及0.9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5%,100%)、(82.1%,88.5%)及(87.2%,92.3%)。结论^(18)F-FDG PET/CT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发生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通过SUVmax、TLG及MTV参数对患儿骨转移进行诊断。
汪军峰许远帆
关键词:骨转移
小肠腺癌伴卵巢转移^(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二例
2021年
例1患者女,53岁,因腹胀、腹痛伴腹泻1个月,于2018年3月1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稍胀、腹痛、食欲减退等不适,对症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具体用药不详)并出现腹泻。既往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妇科检查示,盆腔可及巨大肿块,活动度尚可。盆腔MRI示,盆腔内两枚巨大肿块影,大者约11.7 cm×7.1 cm,考虑卵巢恶性肿瘤(图1);血常规、凝血、生化等无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为248.70 U/ml,糖类抗原125、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正常。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见异常。2018年3月23日行剖腹探查+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大网膜切除+减瘤术,术中见盆腔左右两侧卵巢被2枚巨大囊实性肿瘤包裹,大小分别约11 cm×8 cm×6 cm和14 cm×11 cm×9 cm。
罗娜娜胡晓燕李蕾彭辽河邱大胜
关键词:小肠腺癌卵巢转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相关作者

漆松涛
作品数:930被引量:3,852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颅咽管瘤 手术治疗 神经内镜 松果体区肿瘤 手术
邱炳辉
作品数:185被引量:1,23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松果体区肿瘤 颅脑损伤 松果体 癫痫 顽固性癫痫
欧阳辉
作品数:37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癫痫 顽固性癫痫 PET 手术治疗
朱虹
作品数:168被引量:778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PET/CT显像 脱氧葡萄糖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于金明
作品数:761被引量:5,406H指数:25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 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