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篇“ 正统观念“的相关文章
历史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中古正统观念
2024年
中古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这一时期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不断加强有着密切的关系。秦汉正统观念的形成,表现为高度重视治统认同的历史建构与思想阐发,大力构建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谱系以深化炎黄始祖认同意识,强化以礼义文化而非种族血缘辨别夷夏的礼义文化认同意识,重视以中央政权为中心的正史记述以彰显华夏正统的地理认同意识。魏晋南北朝正统观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正统之争上,少数民族政权分别从血缘认同、治统认同、中原地理认同和夷夏之辨诸方面与汉族政权争正统,正统观念打上了鲜明的民族交融的时代印记。隋唐正统观念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人们不再斤斤于过往民族政权对峙时期以夷夏辨别正统的做法,转而以开明、包容、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分裂时期各政权、尤其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问题。同时在儒释道“三教”并重背景下,为排斥佛、道,复兴儒学,韩愈提出道统论,旨在确立大一统政权下儒学的正统地位。
汪高鑫
关键词:中古时期历史文化认同正统观念
论《洛阳伽蓝记》中的国家意识与正统观念
2023年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非仅以记佛为主,其目的是通过佛寺这一媒介,记录时代的变迁,国家的沦丧,社会的动荡,以及士人的思想。《洛阳伽蓝记》以对洛阳佛寺的追忆为契机,抒发了对北魏的国家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政治兴亡感,将北魏汉族士大夫在民族融合和南北交往进程中所形成的国家意识与正统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涌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正统观念
正统观念与明代散曲风貌之形成
2021年
元明嬗代兼具阶级斗争和民族革命两种性质,明之立国以"恢复中华"为帜,因此明人有着强烈的正统观念。明代的散曲创作和曲学建设也始终受此影响,在不同阶段,这种影响又有不同表现。洪武至正统时期,受文化正统观念影响,明人强化了散曲的礼乐教化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散曲的文体地位,但也使创作失去个性。成化至正德时期,受文学正统观念影响,明人发扬了散曲"兴观群怨"之精神,转而创作表达个人愤懑、反映社会风貌的作品,促进了散曲复盛。嘉靖至万历时期,受文明正统观念影响,明人进行了激烈的南北曲之争,最终使明代散曲形成南盛北衰之格局。因此,正统观念是明代散曲风貌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才峻
关键词:正统观念曲学
宗派正统观念对日本黄檗宗的影响
2022年
宗派正统观念兴起于晚明禅林,临济宗密云圆悟一系通过编撰灯录、制作嗣法证明、建立传法丛林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一个具有“正统性”意义的传法系统,将原本零散的地方寺院联结为寺院网络。隐元隆琦受法于密云法嗣费隐通容,后东渡日本建立黄檗宗,并将宗派正统观念与传法丛林制度带到日本,对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谢奇烨
关键词:黄檗宗东渡日本正统观念正统性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被引量:20
2021年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从未中断。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有一个强大的内生动力存在,这个内生动力,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政治家都把追求国家的大一统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不断实践。大一统思想中包含着正统观念,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所具有的合法性。在多民族中国处于多个政权同时并立的历史时期,正统观念的实践是十分丰富的。正统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凝聚力之一,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
王文光文卫霞
关键词:正统观念
大禹传说作为中华正统观念中原叙事的意义——以登封大禹、启母与少姨的传说与信仰为中心被引量:1
2021年
大禹是登封具有标志性和正统象征的文化符号。包括启母与少姨在内的登封大禹传说与信仰经历了自先秦、两汉以至于今的长时段历史演变过程。大禹传说与信仰所彰显的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境遇下呈现强化与弱化交替的过程。与宋明以来华南地区许多神灵符号主要呈现正统化过程不同的是,地处中原地带的登封大禹传说的一再建构,所体现的是中原地区文化精英群体正统观念的"自觉意识模型",即传承中华正统观念的中原叙事模式。
朱鹏
关键词:大禹传说正统观念
从《读通鉴论》看王夫之对正统观念的扬弃被引量:1
2022年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的叙论中直接表达了“论不及正统”的学术旨趣,在他看来“正统”是一些史家为篡逆之事辩护的理论基础。他指出正统论中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并提出自己关于“正统”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王夫之反对以“正统”论史,但他还是深受其影响,在臧否人物、评论政权时依然采取了一些正统观念的价值取向作为评判标准,在制定《读通鉴论》体例时依然采用中国古代正统史观中的一些做法。因此王夫之并未全盘否定正统观念,而是对其进行批判继承。
王志立
关键词:王夫之《读通鉴论》
内共生学说:挑战正统观念——马古利斯与《生物共生的行星》被引量:3
2014年
说起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人们多半首先会想到居里夫人。接下来或许可以有:珍·古道尔、蕾切尔·卡逊、吴健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多萝西·霍奇金……那么,此次"出场"的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呢?关于这位女科学家,科学网在她撒手人寰两天后发了一条短讯:美国知名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于2011年11月22日在麻省逝世,享年73岁。马古利斯生于1938年,她14岁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60年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遗传学与动物学硕士学位,1965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她最为学界所知的是对"内共生学说"的贡献。1983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马古利斯固然非常出色,但她的另一个身份——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1934-1996)的前妻,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她的知名度。
尹传红
关键词:生物学家正统观念学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女科学家行星
正本清源,建构书统——浅析《书法雅言》正统观念的形成
2013年
《书法雅言》以《书统》开篇,明确提出了"道统即书统"的观点,推崇"中和""规矩""正奇平衡"的审美主张,认定"惟右军为书之正鹄"。项穆将王羲之视为书之正统的思想不仅在《书统》《古今》《规矩》中多次出现,并且这一观点始终贯穿全书。在《书法雅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一直站在卫道的立场上,把"正本清源,建构‘书统’"放在首位,以至于为了极力推崇王羲之的正统地位而在一些观点上出现了牵强附会、自相矛盾的说法。那么,在明代好奇、狂肆、放纵、崇尚自我的大背景下,项穆究竟为何要如此不遗余力地标榜以王羲之为核心的书法正统观念呢?原因可以从家庭背景的影响、明代尚奇风气的刺激、儒家思想熏陶及理学禁锢等多方面来探究。
王子微
关键词:明代书法正统家庭背景尚奇
《苏美尔王表》中的正统观念
本文尝试从史学史的角度来重读《苏美尔王表》(以下简称《王表》),也就是将《王表》当作一部传统史学文献,一种早期两河流域史学的成型文本来对待。具体而言,本文讨论《王表》内容体现出的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苏美尔和阿卡德同时只能...
王献华
关键词:正统观念史学史

相关作者

汪高鑫
作品数:134被引量:31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史学 史学思想 司马迁 传统史学 汉代
马小能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 正统观念 考据学 金石学
金溪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礼乐 音乐研究 编纂 北魏 正统性
韩冰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奥康纳小说 恩泽 怪人 主题探究 正统观念
周惠泉
作品数:50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金代文学 金代 元好问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方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