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篇“ 死刑缓期执行“的相关文章
死缓人格构造之提出——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标准新探
2022年
长久以来,死刑缓期执行之适用标准不明仍未解决;即便学界已提出诸多方案,但均未从量刑角度予以考量。建立以人格为基础的死缓标准不仅有助于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的动态平衡,而且是撇清刑法术语暧昧态度的必然之路;同时亦是法治国下明确性与谦抑性的必然选择。死缓人格构造由人格恶性阈值、被害人谅解以及被害人过错三方因素组成。首先,人格恶性可以分为相对恶性与绝对恶性,前者应当适用死缓,后者一般应当不适用死缓;其次,被害人谅解是死缓适用的一项重要条件,但不谅解不得作为立即执行的因子;最后,“犯罪——违法——违背道德——轻微过错”之四元过错体系,分别对应着死缓适用的不同情况。三个结构各司其职的同时又相互交织、相辅相成。
邹子铭
关键词: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过错
故意杀人罪适用死刑缓期执行的裁量情节研究
综合目前中国的国情背景和世界法治的发展趋势考虑来看,研究死刑制度意义深远,与中国法治制度的现代化和社会文明发展息息相关,是我国当今刑法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死刑制度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完善,有利于寻找出目前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应...
吴方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死刑缓期执行法律适用
文献传递
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刑法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实施后,重刑犯监狱开始关押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这类罪犯在监狱服刑一般不少于二十七年,普通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监狱的服刑时间也延长许多,一般服刑不少于十七年,罪犯服刑时间长,减刑空间减少,监狱的监管压力骤增。文章根据现行法规,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政策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其减刑的具体做法提出参考性建议。
方银汇
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结局的解读被引量:4
2017年
死缓变更执行死刑的条件是"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此处的"情节恶劣"是指故意犯罪本身犯罪情节恶劣,以及抗拒改造情节恶劣,二者缺一不可;死缓考验期间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条件为"故意犯罪,情节不恶劣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应属于死缓考验期间未执行死刑的"故意犯罪"之列;死缓考验期间的故意犯罪需查证属实;死缓犯在考验期内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除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以外,不分先后,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应在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故意犯罪尚不属于情节恶劣的宜在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必须发生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除死缓犯在考验期内实施了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外,其他情形均应待2年的考验期期满后再决定死缓犯的结局。
高丽丽
关键词:死缓故意犯罪
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条件
2016年
为了实行慎用死刑的思想,我国首创了死缓制度,这一制度使得死刑适用有了缓冲之地。死缓适用的条件包括罪当处死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这两个条件。是否达到罪该处死的条件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立场,从罪质、罪量和责量等因素进行判断。在判断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时候应该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及主观恶性两个方面进行。
吴泽新谢天莲张泽凯
关键词:死缓主客观相统一人身危险性
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缓期执行之界限被引量:8
2015年
我国刑事司法中,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缓期执行是一条生死界限。然而,该界限的刑法标准即刑法解释却模糊不清,通说在理论上有瑕疵,实践中难操作。包括死刑在内的基本量刑根据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死刑适用的标准是犯罪事实本身—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死刑缓期执行的标准是犯罪人因素—人身危险性。
夏勇
关键词:死刑缓期执行犯罪事实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是指人民法院根据行为人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对被依法判处死缓的累犯、因七种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作出判决的同时,对该犯罪分子在其缓刑执行...
干靖改
关键词:司法解释
试论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2014年
一、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理论基础 死刑缓期执行,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些人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有些人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便会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还有些人死性不改又故意进行犯罪,如果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郑筱慧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犯罪分子故意犯罪无期徒刑立功表现有期徒刑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
在严格限制死刑、逐步废除死刑已经成为中国死刑改革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基于我国在短期内不能彻底废除死刑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创设了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这一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对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
鲁毅东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的司法适用被引量:20
2011年
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50条中增加了一款作为第2款,即"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方文军
关键词:限制减刑被告人死刑缓期执行性犯罪司法适用

相关作者

黄京平
作品数:101被引量:1,59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刑事和解 刑事政策 刑法学研究 刑法学
陈兴良
作品数:463被引量:12,092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夏勇
作品数:83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犯罪构成 罪名 刑事司法 刑法学
许成磊
作品数:22被引量:29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研究主题:共同犯罪 刑法 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 犯罪构成
方文军
作品数:21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毒品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 毒品犯罪案件 被告人 刑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