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篇“ 残存钉螺“的相关文章
1994~2009年安徽歙县残存钉螺复现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安徽歙县于1993年通过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进入巩固监测阶段,主要任务是制订方案、开展螺情调查、灭螺、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1994年始连续14年复现残存钉螺
胡新三肖汉民方卫星许家勤
关键词:残存钉螺传播阻断标准健康教育工作病情监测
太湖平原城市化背景下残存钉螺复燃因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城市化背景下残存钉螺复燃因素及对策。[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集太湖平原及无锡市血吸虫病相关资料及观察有关现场进行分析。[结果]1981年调查无锡市锡澄运河东侧12个乡(镇)血吸虫病流行村血吸虫病患病率,Ⅰ线为7.09%,Ⅱ线为3.93%,Ⅲ线为17.39%,Ⅳ线为36.46%,提示血吸虫病患病率,下游>上游,低洼处>高亢处。2010年调查无锡市东郊3个乡、12个村中,距离市中心6.5km的4个村,历史有螺环境彻底改变,已不具备钉螺孳生条件(Ⅰ类环境);距离市中心12.5 km的4个村,历史有螺环境中Ⅰ类环境占43.97%,未进行改造或改造后又恢复为原始状态(Ⅳ类环境)占36.71%;距离市中心17.05 km的4个村,历史有螺环境中,钉螺孳生条件未能消除,有可能残留钉螺(Ⅲ类环境)占78.83%。实验观察结果,水样中溶氧量内滩池高于闾江河,总硬度、硫酸盐、氨氮和氯化物内滩池低于闾江河(P<0.01或<0.05);土样的有机质与镁离子含量,均为闾江河低于内滩池(P<0.05或<0.01);钉螺100 d存活率为67.00%,其中A箱、B箱、C箱、D箱分别为59.67%、62.00%、68.33%、78.00%(P<0.01)。[结论]太湖平原城市化背景下残存钉螺复燃与水系的变化及水质有一定关系。
卫文学陈丽萍张敬平周明朱剑融笪学荣
关键词:城市化钉螺
四川省米易县氯硝柳胺杀灭残存钉螺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杀灭残存钉螺,巩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成果。方法采用氯硝柳胺喷洒法、浸杀法、药物加土埋法杀灭残存钉螺。结果采用氯硝柳胺浸杀法、氯硝柳胺加土埋法灭螺7d后可使钉螺死亡率达到100%,采用氯硝柳胺喷洒法,于150d,第6次灭螺后在灭螺区域查到2只死螺。结论氯硝柳胺浸杀法、氯硝柳胺加土埋法在短时间内即可杀灭全部钉螺;氯硝柳胺喷洒法经过反复多次才能达到消灭钉螺的效果。
刘坤寿黄君安董家君熊道勇刘杰
关键词:氯硝柳胺残存钉螺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存钉螺复现特点被引量:4
2010年
1998-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残存钉螺15处,共计有螺面积14.9hm2。残存钉螺面积逐年增加,复现间隔年限长,螺点环境复杂。
阮廷清张鸿满黎学铭谭裕光林睿黄福明江河欧阳颐张陆娟
关键词:钉螺
黄山市环境改造消灭残存钉螺效果观察
2009年
  黄山市自1994年血吸虫病防治进人监测巩固阶段以来,每年都查出残存钉螺.为及时控制和消灭残存钉螺,1997年后,在加强药物灭螺的同时,针对不同环境,实施了环境改造方法消灭残存钉螺.为了解和评价环境改造(简称环改,下同)消灭钉螺的效果,我们对全市环改灭螺工程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方益民凌志利肖汉民王荣宝程羽凤汤以农
关键词:灭螺效果残存钉螺钉螺分布环境改造
2005~2007年无锡市惠山区某密集散村蔬菜地残存钉螺控制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城市郊区密集散村间残存钉螺复燃的特点,评价钉螺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2005~2007年,采用环境清理,氯硝柳胺药杀,局部硬化等方法在马巷蔬菜地有螺地块进行灭螺,分别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进行灭前和灭后钉螺密度调查。[结果]马巷蔬菜地有螺地块钉螺最高密度在地块中央,处于密集散村中间。第1次灭前有螺面积4.8万m^2、活螺密度为1.20只/0.11m^2;经过连续3次灭螺后,调查43框,未发现活螺,有螺面积下降率和活螺密度下降率均为100.00%。33次灭螺合计投入38.5万元。[结论]马巷蔬菜地残存钉螺的控制效果明显,但灭螺成本较高。
卫文学吴国强周明汪霆
关键词:钉螺
残存钉螺观察及控制措施
2008年
目的了解变电所墙外残存钉螺复燃情况,探索长期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法调查螺点钉螺,确定活螺密度和有螺面积,灭螺方法分别为五氯酚钠药物浸杀、氯硝柳胺药物浸杀以及氯硝柳胺药物喷洒和沟渠硬化工程灭螺。结果第1次复燃距1974年为26年,第2次复燃距2000年为1年,第3次复燃距2001年为6年,今后是否复燃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结论不同的灭螺措施对钉螺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大规模的筑圩药浸灭螺可快速有效压缩钉螺面积;但对特殊环境下的残存钉螺还需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常规的方法。
卫文学周明汪霆
关键词:残存钉螺复燃
2003~2005年霞浦县残存钉螺消长情况
2007年
方永恩吴爱芬陈永棋许耀文
关键词:残存钉螺传播阻断标准血吸虫病重疫区
湖州市残存钉螺复现原因及防制对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索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地区残存钉螺复现原因及防制对策。方法:对湖州市自1996—2005年累计发现的66.8万m2有螺面积进行分布环境、复现原因分析。结果:残存钉螺大多发现于历史有螺区,个别螺点面积大、钉螺密度高。钉螺分布环境,沟、渠占总数的86%。结论:该市螺情监测的重点是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特别是3年内有螺地段及延伸环境,环境改造是消灭残存钉螺的主要措施,在无阳性钉螺发现的情况下,仍应加强病情监测,重点是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员。
陆锦明
关键词:血吸虫病残存钉螺
皖南山区残存钉螺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残存钉螺分布、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和消除残存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2005年黄山市螺情监测数据和气温、降雨量等气象资料,分析残存钉螺分布特点、相互关系;选择有残存钉螺环境现场观察螺口消长和钉螺繁殖状况;选择2001~2005年施行药物灭螺的20个螺点,现场观察土表、土内钉螺分布情况和药物灭螺对残存钉螺的作用。结果1994~2005年螺情资料显示,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历史疫情较重的区(县)和复杂环境,查出的有螺环境数和有螺面积与历史有螺面积分布密切相关(r点=0.984、r面积=0.962,P均〈0.01);年降雨量和3~5月降雨量对逐年查出的有螺环境数呈负相关(r年降雨=-0.618,r3~5月降雨=-0.590,P均〈0.05);残存钉螺交配率最高达13.18%;药物灭螺对土表、土内残存钉螺杀灭效果显著。结论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回升与历史螺情及环境有关;残存钉螺繁殖能力较强;加强历史有螺区药物灭螺可有效控制钉螺回升。
方益民程羽凤汤以农汪业彬吴平方荣乐方卫星肖汉民胡灶源王荣宝王韵烈
关键词:残存钉螺繁殖血吸虫病

相关作者

方益民
作品数:42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黄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地区 山丘型血吸虫病 残存钉螺 螺情
肖汉民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山市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残存钉螺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标准 繁殖 影响因素
郑金春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残存钉螺 螺情分析 钉螺面积 血吸虫病 流动人口
詹福初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常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山丘地区 残存钉螺 螺情分析 钉螺面积 传播阻断地区
林陈鑫
作品数:85被引量:382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率 并殖吸虫 寄生虫 疫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