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3篇“ 毛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文章
- 单疗程CCR方案治疗毛细胞白血病4例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单疗程CCR(环磷酰胺+克拉屈滨+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接受单疗程CCR方案治疗的初诊HCL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CR方案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生存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为初治经典型HCL,男性3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6岁(范围:41~66岁)。4例患者中位随访34.5个月(范围:4~92个月)。治疗结束后4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例;3例CR患者均不伴微小残留病。Kaplan-Meier法预估示,4例患者5年均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治疗过程中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无利妥昔单抗相关的输注反应发生;2例发生1级疲乏,1例发生2级肺炎;1例发生4级粒细胞减少,3例发生4级血小板减少,无出血事件发生;所有不良反应可控。结论单疗程CCR方案治疗HCL效果良好,有较好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治疗HCL的新尝试。
- 高玲缪祎施文瑜李建勇朱华渊
- 关键词:白血病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 利妥昔单抗联合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1例
- 2024年
- 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airy cell leukemia variant,HCL-V)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71岁,男女比例6∶1,中位生存期9年,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淋巴肿瘤分类中暂定为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认为和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在生物学上不再有关联,2016年版分类维持原状[1-2]。HCL-V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生物分子标志物,容易误诊,此次报道1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克拉屈滨治疗HCL-V,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
- 鲁慧王椋张琴宋玉臻丁慧芳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利妥昔单抗
- 毛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年版)
- 2023年
-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少见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B-CLPD),具有独特的临床、细胞/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1]。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及新药的应用,HCL的缓解率及生存得到极大改善。为提高我国HCL诊治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及中国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工作组组织专家根据国际相关指南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结合我国诊治现状,制订了本指南,供相关医务工作者参考。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工作组纪春岩李建勇邱录贵叶静静施文瑜易树华朱华渊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淋巴增殖性疾病缓解率诊治现状组织形态学循证医学研究
- 以高热、皮疹、滑膜炎为首发表现的毛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毛细胞白血病的一些少见的临床表现。方法 报道同济医院2021年10月收治的1例以高热、皮疹和滑膜炎为首发表现的毛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为63岁男性,主要表现高热、皮疹、滑膜炎,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骨髓血免疫分型:约7.1%细胞为单克隆异常成熟B淋巴细胞,表达CD103、CD25、CD11c,不表达CD5、CD10、Ki-67。二代测序提示BRAFV600E错义突变。明确诊断为毛细胞白血病,行克拉屈滨单药化疗和利妥昔单抗强化治疗后,疾病控制。(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完全消退,膝关节滑膜炎好转,骨髓细胞学、液体活检转阴)。结论 毛细胞白血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大多为脾大、全血细胞减少,而以高热、皮疹、滑膜炎为首发表现的相对少见。流式免疫分型和遗传学检测对确诊不典型病例有重要价值。
- 肖伟陈斌韩思靖孙伟民周密毛泽楷黄亮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高热皮疹滑膜炎
- CD200在鉴别诊断经典型毛细胞白血病与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中的价值
- 2023年
- 毛细胞白血病(HCL)和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CL-v)均为罕见的成熟小B细胞淋巴瘤[1],两者的细胞形态学非常相似,均可表现为毛细胞样,但两者的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方案完全不同[2,3]。因此,精准诊断HCL和HCL-v对于临床非常重要。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是诊断和鉴别诊断HCL和HCL-v的重要检测方法,目前主要利用CD25和CD123两个标志进行区分,大多数HCL中CD25和CD123为阳性,而大多数HCL-v中CD25和CD123为阴性[4,5]。部分患者免疫表型不典型,难以通过CD123和CD25的表达特点进行鉴别。
- 余静赵四书陈肖乔纯王蓉李建勇吴雨洁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CD123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参数流式细胞术CD25
- 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CL-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廊坊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1例HCL-v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71岁男性,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12.25×10^(9)/L、红细胞计数5.57×10^(12)/L、血红蛋白173 g/L、血小板计数123×10^(9)/L;外周血免疫分型提示异常B淋巴细胞表型,FSC及SSC偏小,符合CD5阴性、CD10阴性B细胞淋巴瘤表型;骨髓活组织检查CD20、PAX5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5%;BRAF V600E、TP53均阴性,IgHV3-53突变阳性;综合诊断为HCL-v,行切脾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疾病稳定。结论HCL-v临床罕见,除观察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外,结合免疫分型、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可行切脾治疗。
- 孙艳舫刘海英王海南王会朋任静杨淑莲
- 关键词:白血病变异型
- 经典型与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子特征及预后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典型毛细胞白血病(cHCL)和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CL-v)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生存,并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0例H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生存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30例患者包括21例cHCL和9例HCL-v。诊断时年龄30~86岁,中位年龄为55.5岁;男女比例为2.75∶1。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乏力11例(36.7%)、腹胀7例(23.3%)和感染4例,8例无临床症状。诊断时脾大者24例(80.0%),其中巨脾7例(23.3%)。HCL-v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外周血毛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cHCL患者,而cHCL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低、单核细胞减低的比例显著高于HCL-v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CL患者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CL-v患者(11/14比0/9,P<0.001)。免疫表型方面,cHCL患者CD25、CD103、CD123和CD200的表达率(20/20、20/20、4/7、7/17)均高于HCL-v患者(3/9、7/9、0/4、2/8)。30例患者中22例接受治疗,13例(12例cHCL、1例HCL-v)采用克拉屈滨方案,9例(4例cHCL、5例HCL-v)采用干扰素治疗。克拉曲滨与干扰素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及总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范围1~125个月)。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总体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5个月,HCL-v患者相比cHCL患者5年总生存率呈现劣势(50.0%比9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结论:HCL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主要包括乏力、脾大和反复感染。HCL-v临床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反应及预后均与cHCL有差异,BRAF-V600E基因突变是区分二者的重要依据。cHCL患者应用克拉曲滨治疗反应率高,预后满意,而HCL-v的疗效及预后仍有待改善。
- 魏冲金相红蔡昊汪玄庄俊玲周道斌
-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表型分型基因预后
- 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新进展
- 2022年
-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肿瘤性疾病,主要是由BRAF V600E突变引起。常规的治疗药物是克拉屈滨、喷司他汀及干扰素,疗效显著,但50%的HCL患者仍会复发,急需新的药物来联合治疗。近年来,关于HCL的临床试验层出不穷,给HCL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因此,本文就HCL最新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李转丽王莹李小燕白海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
- 20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HCL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及相关诊治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以男性居多,占到65%;中位年龄51.6岁,其中18例经典型HCL,占比90.0%,2例变异型HCL,占比10%;首发症状主要是腹胀、面色苍白、乏力,其次是出血,个别患者伴B症状;临床病理表现主要是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其次是肝肿大、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再次是变异型白细胞计数增高。病理活检表明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毛细胞表达CDl9、CD20、CD22、CD25、CDl03、CDllc;经典型HCL部分病例出现BRAFV600E突变;大部分患者携带乙肝病毒;核苷类似物是HCL治疗有效药物,对变异型HCL联合用药治疗有确切效果,本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80%。结论 HCL以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以脾肿大、血小板减少为主,免疫表型特异性表达多样,核苷类似物为主要有效治疗药物,对变异型HCL联合治疗有良好效果。
- 徐淑娟杨百华李鑫张淑遐翁萍王怡婷耿海丽陈萍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核苷类似物
- 多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H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CL的临床特征、诊治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HCL患者中男7例、女4例,确诊时中位年龄为57(30~81)岁,从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5.0(0.5~26.0)个月。诊断时伴淋巴瘤B症状(即发热、盗汗、体重减低)者有6例,伴有感染者7例(均为肺部感染),淋巴结肿大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脾肿大(轻度脾大3例,中度脾大2例,巨脾6例)。11例患者均行一代或二代基因测序检测,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V600E突变型(BRAF^(V600E))突变阳性率为81.82%(9/11);外周血常规示两系减少4例(36.36%),三系减少7例(63.64%),单核细胞减少9例(81.82%)。11例患者中,除1例采用FC方案(氟达拉滨50 mg第1~3天;环磷酰胺0.3 g第1~3天)及1例第1个疗程采用R-CVP方案(利妥昔单抗500 mg第1天;环磷酰胺1.1 g第2天;长春地辛4 mg第2天;地塞米松15 mg第1~5天)后改为克拉屈滨以外,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克拉屈滨单药治疗。1例采用FC方案治疗的患者1个疗程后即获得完全缓解,余10例中克拉屈滨单疗程治疗者有7例、2个疗程治疗者有3例,4例在克拉屈滨治疗后1~3个月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6例4~12个月治疗疗效评估达完全缓解,对克拉屈滨治疗总体反应率为100.00%(10/10)。10例采用克拉屈滨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2~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其中7例(63.64%,7/11)发生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6例(54.55%,6/11)患者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4例(36.36%,4/11)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3例(27.27%,3/11)发生肺部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伴随感染症状患者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好转。除血液学不良反应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11例HC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3~6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均未达到。随访�
- 刘彦权殷悦曾敏娟杨慧陈玉婷唐焕文
- 关键词:多毛细胞白血病化学治疗预后
相关作者
- 李建勇

- 作品数:1,453被引量:3,001H指数:2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 郭睿鹏

-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 髓样 干扰素
- 吴秀山

- 作品数:290被引量:407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心脏发育 果蝇 斑马鱼 多克隆抗体 心脏
- 邱录贵

- 作品数:322被引量:1,40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体外扩增
- 范磊

- 作品数:343被引量:4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患者 预后 慢性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