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2篇“ 民族关系史“的相关文章
插图在民族关系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中外历纲要》(上)为例
教科书中的插图,既是教科书内容的一个有机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科书中的插图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它,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核心素养,...
阿小琼
关键词:民族关系史插图共同体意识
深耕藏汉民族关系史的学理思考——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川专访
2024年
笔者:从您的论文及著作中可以发现,您一直深耕于西藏及康藏地区的经济社会,为何会选择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呢?王川:我起初在属于康藏地区的昌都地区、四川甘孜地区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对于藏族历文化,尤其是藏汉民族关系史的了解,便在研究中逐渐加深。
姜凌志袁昌旭王川(图)
关键词:深耕田野调查
统编版高中历教科书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教学研究
中华民族是一个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形成的联合共同体,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共同续写了祖国辉煌的历,共同创造了中华灿烂的文明。2017版普通高中历课程标准要求历教师,应该在树立正确历观的基础上,铸牢学生的...
周易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民族关系史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10世纪前汉藏民族关系史研究
2023年
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藏族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共同缔造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大量考古证明,在前时代的青藏高原上就已经有藏族先民生存,不少遗物与中原文明有着密切联系。从汉藏籍所载内容来看,青藏高原的民族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说时代、部落联盟时代和王朝时代。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各部族及其所建政权不约而同与中原政权建立互动关系。吐蕃政权的建立,对于青藏高原和中原内地而言都是重要性标志,也是汉藏民族关系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梳理并分析历时期汉藏民族关系,为进一步夯实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以及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安北江
关键词:民族隋唐
投身藏汉民族关系史研究二十余载的学者——访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王川教授
2023年
王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先后应邀到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中国澳门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西来大学等参加学术研讨会、讲学或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西藏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含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先后在《民族研究》《哲学研究》发表论文80篇,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3篇;出版《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等专著9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合著)、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合著)、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独著)等8项。文章围绕王川教授的学术经历,结合他在藏汉民族关系史领域二十余载的研究,对其进行了专访。
姜凌志袁昌旭
关键词:西藏历史社会史
《第巴法王传》所载明末蒙藏民族关系史事考述
2023年
明末清初西藏地方的历错综复杂,尤其是崛起于后藏的藏巴汗政权与哲蚌寺为首的格鲁派之间纷争不断,但相关历事件的记载或语焉不详,或有所阙失,使人不明就里。而《第巴法王传》所涉明末西藏内部政治纷争等方面的记载,为此段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可补书记载之不足。通过解读《第巴法王传》中关于藏巴汗与甘丹巴家族、蒙古土默特部、格鲁派寺院集团三方联合势力之间斗争的记述,可知甘丹巴家族、蒙古土默特部在其间发挥的作用。传记显示,第巴法王丹增洛桑嘉措虽流落青海,但受到火落赤部的尊崇,其在密切和巩固甘丹巴家族和土默特火落赤部间的联盟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落赤家族与格鲁派之间有多层面的关系,火落赤通过大力支持格鲁派来维护其区域霸主的地位。该传有关火落赤部内讧、却图汗家族之宗教信仰及灭青海土默特部、固始汗率和硕特部攻入青海灭却图汗等事件之记载,亦极具料价值,可与《西宁卫志》等书所记互补互证。
才让
李文实西北民族关系史论稿
本书包括“华夏”臆说、汉以前之匈奴:两汉经略匈奴纪之一、楚汉纷争与匈奴之兴盛:两汉经略匈奴纪之二、匈奴之骄横与汉廷之对策:两汉经略匈奴纪之三、南凉兴亡及其故都遗址的发现、霍尔与土族、吐谷浑族与吐谷浑国-吐谷浑历考察之一...
李文实
“手稿”余温不减 华章嘉惠学林——《李文实手稿》《李文实西北民族关系史论稿》评介
2023年
李文实(1914—2004),名得贤,字文实,青海化隆县甘都镇人,西北地区著名文学家,早年师从中国现代著名历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西北地、中国古代文学、民俗、明清等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颇得地领域专家学者推崇与敬仰。李文实先生晚年,曾将其所有手稿捐赠于青海民族大学。时隔二十多年,手稿中的部分内容虽被陆续整理出版,但就手稿全貌的呈现,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心和企盼。时至2023年11月,由青海民族大学马成俊、姚鹏共同整理的《李文实手稿》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陈锦萍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民俗学家西北史地明清史
知识分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以李文实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为中心被引量:3
2022年
全面抗战爆发后,广大知识分子有关中华民族的话语表述和历书写随着国家危亡局势的加重而不断深入。20世纪40年代初,李文实考入齐鲁大学,跟随顾颉刚在内地求学,深刻感受到“青海、西北、国家”互动中地方关系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西北民族地理及民俗语言的考证研究,撰写了汉朝与匈奴、唐朝与吐蕃民族互动交融的相关文章,亦对吐谷浑的历源流进行了考证。20世纪80年代,在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影响下,李文实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回族等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在《藏族源流与汉藏关系》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认为支撑此思想的两个前提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从而提升了西北民族研究的理论创新高度。李文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不仅对处理当今西北社会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亦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姚鹏马成俊
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读《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2022年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洋洋洒洒72万字,以历发展的进程为纲,呈现了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体现的内涵。全国政协将该书列为委员读书活动必读书目之一。经过学习,本文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横切面人手,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对该书的学习体会。中国历来就是个多民族国家,从历时性看,不同时期不同族群在历的此消彼长中从地域迁徒。
马东平
关键词:必读书目读书活动全国政协多民族国家

相关作者

彭武麟
作品数:25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史 辛亥革命 土司 科举制
王宇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关系史 满族 满汉关系 近现代 亲王
何天明
作品数:73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辽代 《辽史》 契丹族 北方草原 辽朝
陆庆夫
作品数:30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唐朝 敦煌文书 突厥 甘州回鹘 十六国时期
刘显忠
作品数:42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研究主题:民族问题 中俄关系 民族 列宁 中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