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96篇“ 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文章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契合互动--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考察
- 2025年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发展渊源与价值理念方面存在契合,二者因其内在契合性构成了双向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其“全”的特殊优势有效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动态调适,最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保障当地各民族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推动了当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 全艳君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
- 2024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就把解决旧中国时期少数民族受压迫、受剥削、不平等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加以解决。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做了先行示范。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全面总结了1947一1982年3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内蒙古自治区的面貌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馆藏档案《民族团结红旗飘》记述了蒙汉人民平等相处、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感人事迹。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馆藏档案团结友爱力量之源民族平等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经验启示探析
- 2024年
- 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羁縻之制”、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民族自决”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时期我国民族政策的演变历程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提出新时代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验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依法治国”,构建法治保障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史晓雪纳春英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演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探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经验(1949-1956)
- 2024年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推行和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治理实现一体化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应遵循的“慎重缓进”“稳步前进”原则方针,青海省以《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立法为遵照,以“探索推进”“全面实施”“完善发展”三大阶段为划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建政实际情况,以及旧制度和政权组织影响程度、各少数民族参政议政情况、游牧地区藏族同胞成分占比情况、各民族分布聚居情况等,审慎对待新旧政权过渡转接问题,有序稳步推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 王旭臻姚三刚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伟大创举——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0周年
- 2024年
-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坚守的重大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遵循。党和国家对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战略部署,赋予了内蒙古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新使命。2024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0周年,“与时俱进做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 郝时远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法
- 概念为本的高中思政课教学三路径——以必修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例
- 2024年
- 传统教学侧重事实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遵循单一性思维,忽视从概念性视角引导学生像专家那样思考,未能使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概念^([1])。概念为本的教学超越对知识技能的浅层记忆,从概念性理解出发,以发散性思维模式拟定目标、设计过程、实施评价,使学生理解可迁移的概念和过程,为其提供更多条件将理解的内容应用到现实情境中,为学生构建概念、走向理解、学会迁移、形成关键能力筑牢根基。
- 曾润芝
-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事实性知识现实情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散性思维
- 从“初高中衔接”角度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例
- 2024年
-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共有的教学内容。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容的编排在初中教材中为2个课时,高中5个课时,初中和高中教材各自强调的重点内容是有区别的,在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实现思政一体化教学就需要对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框《基本政治制度》第二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例,比较了初、高中课程标准及教材中对这一知识的阐述,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衔接的方法。
- 白晶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课教学为例
- 2024年
- 在高中思想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五育融合视角入手,探索“五育并举”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创设故事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开展问题导学,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入媒体素材,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布美学创意任务,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等,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 罗晓瑜
-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
- 2023年
- (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解放以后在民族问题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政策。这是我国宪法上规定了的。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实行民族自治共和国那样的制度呢?自治的形式在我国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还有民族乡,在苏联叫自治共和国、自治省、民族州。这不单是名称的不同,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不同.
- 周恩来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民族乡自治州
-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引量:3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 虎有泽
-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平等少数民族时代化
相关作者
- 王允武

- 作品数:90被引量:4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 法治 法治化 民族地区
- 朱玉福

- 作品数:120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 研究主题:人口较少民族 珞巴族 门巴族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乡
- 郝时远

- 作品数:164被引量:1,50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民族问题 中华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工作 民族学
- 金炳镐

- 作品数:231被引量:1,30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民族理论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 民族问题 民族
- 程守艳

- 作品数:58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 民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