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篇“ 民族寓言“的相关文章
- 《马桥词典》:反现代性书写中的民族寓言
- 2024年
- 韩少功于1996年在《上海杂志》发表的《马桥词典》是一部独特的词典体小说。作家在以词典编纂人“我”为叙事者,营构湖南村马桥这个多元性的虚拟边缘空间时,采取了反现代性的叙事立场,着意打乱现代性统摄下的线性时间进程,在重新审视马桥的神秘主义信仰和封闭的乡村文化的过程中破除了“先进/落后”“新/旧”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于其间探寻非官方的隐形历史,展现了另类生命之间的差异性和无限的活力。这股不容忽视的反现代力量在作者的理性审视中又反哺了正在寻求发展的现代文明,最终指向为一种朦胧的民族寓言。
- 许馨元
- 关键词:马桥词典边缘空间反现代性民族寓言
- 家国互构、在家女性与民族寓言——抗战电影中“家庭叙事”的流变
- 2024年
- 电影中的家庭叙事是以家庭为主要故事空间和情感枢纽,讲述家庭成员的成长经历与命运遭遇,进而折射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叙事类型。在早期抗战电影的家庭叙事中,家国同构向家国互构转变,强调了家庭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从“十七年”时期抗战电影的家庭叙事中发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家女性”成为无产阶级抗战的新主体。新世纪抗战电影的家庭叙事表现了抗战时期逃难路上家庭流散与重组的生存境况,并以“民族寓言”的方式拓展了战事、灾荒背景下家庭叙事的广度与深度。抗战电影的“家庭叙事”显现出整体性流变的迹象,这既符合东方伦理式的家庭文化观念,也带有独特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 张莹
- 关键词:抗战电影家庭叙事民族寓言
- 新乡土叙事:回归生命本体的民族寓言——罗伟章“尘世三部曲”综论
- 2024年
- 新时代以来,传统乡村观念面临变革与新生,罗伟章的创作感应时代变化,在山村记忆复写中融入个体精神分析与形而上哲学思辨,提供了新乡土叙事的典型样本。由《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合成的“尘世三部曲”关注新时代新乡村经验,引入超乡土元素与先锋表达,超越了“乡土文学”二元对立的启蒙主义模式,打破了既往“底层文学”的标签。一方面,作者将书写重心放在乡村日常生活经验,以“植物特性”的虚构联通个体经历、民族传统与人类集体经验,由写实性的村庄叙事拓展到民族寓言式的书写;另一方面,作者在乡村书写中秉持情景交融的情物论与万物有灵的泛神论,坚持生命平等观,建构了生命感丰盈的叙事系统。由此,他在乡村地域想象与民族寓言之间开辟了新的心灵路径。
- 晏杰雄丁思存
- 关键词:民族寓言
- 民族记忆与文化表征——论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的“民族寓言”品质
- 2023年
- “刘三姐”是广西壮族民族形象与民族身份的文化表征。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在充分挖掘“刘三姐”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塑造出了内涵丰富的新时代“新刘三姐”形象。彩调剧《新刘三姐》具有“民族寓言”的文化品质,反映出现代壮族社会的“民歌情结”和壮族人民“大爱大美”的审美追求,彰显当今社会主义中国“乡村振兴”的时代隐喻。“刘三姐”形象的发展与演变,凸显了中国民族艺术内在蕴含的审美“韵味”与“余韵”的艺术魅力。
- 唐骋帆雷文彪
- 关键词:民族寓言隐喻
- 台湾地区百年话剧中的民族寓言
- 2023年
- 民族寓言是民族叙事的一种独特形式,台湾地区百年话剧的民族寓言包括原型叙事、历史叙事和乌托邦叙事等。原型叙事作为文化记忆与集体潜意识的民族寓言,体现在《琴韵千秋》《楚汉风云》《和氏璧》等剧目中,知音、君子、英雄等“原型”意象隐藏着文化特质和人格,以新型话剧形式,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文化精魂。历史叙事作为历史记忆与现代转型的民族寓言,体现在《国姓爷》《阉鸡》《胜利进行曲》《光复进行曲》《牛犁分家》等剧目中,以个人和家庭的故事展现台湾地区人民在荷占和日据时期集体的反抗斗争和后殖民论述,也展现台湾地区人民和祖国血脉相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乌托邦叙事作为社会理想与现实指涉的民族寓言,体现在《猪八戒做和尚》《武陵人》《暗恋桃花源》等剧目中,“桃花源”作为中国人理想世界的象征,在台湾地区剧场重生,创造乌托邦叙事的民族寓言。民族寓言使台湾地区话剧激活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蕴含集体无意识能量,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理想色彩和艺术光芒。
- 梁燕丽
- 关键词:民族寓言历史叙事乌托邦叙事
- 平民史诗·民族寓言·人民文艺:“国家叙事”视域下的《人世间》被引量:1
- 2023年
- 作为国家叙事的典型文本,《人世间》贯穿“家国同构”的叙述框架,将平民日常生活嵌入当代中国历史的宏阔背景上,彰显出鲜明的“平民史观”。作品注重民族精神、底层伦理和世态人情的刻画,在社会主义政治、现代社会秩序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进行对接,深刻描绘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图谱和情感结构。《人世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达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实现了跨文化和跨圈层传播,为新时代人民文艺创作和当代中国“叙事共同体”建构提供了有益启示。
- 王强
- 关键词:国家叙事史诗人民文艺
- 《森林奇旅》:巴西民族寓言与当代世界危机的解法
- 2023年
- 巴西动画长片《森林奇旅》通过一对伙伴寻找传说中拥有无限力量的初之精灵,试图从巨人手中拯救森林的故事,将童年想象与巫术森林的神秘体验相结合,以一种生成-动物的视角,带出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作为一则第三世界民族寓言,《森林奇旅》还联系着巴西社会的具体危机,在奇幻故事的背景中,悄然揭示了筑坝蓄水对亚马逊雨林生态造成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栖居其间的原住民流离失所的境况。面对巴西和当代世界的普遍危机,影片以动画人的视角提出了天真的解决和疗愈之法——颠覆主流的成长逻辑,让孩子在成人的身体中生生不息。
- 王昕
- 关键词:亚马逊雨林
- 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
- 2022年
- 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给沉潜中的东北文学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是对日伪统治者极力宣扬的旨在消灭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侵略主义的一个反击,它在把当时的文艺引向反抗侵略道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考察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有利于我们感知异族统治下的精神脉动,理解复杂语境中文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对我们思考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也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金钢
-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反抗意识民族寓言
- 《半轮黄日》:后独立时期的文化政治与民族寓言
-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NgoziAdichie,1977-)是尼日利亚的文坛新秀。作为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半轮黄日》自出版以来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并且获得了众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在这部作品...
- 刘婷
- 关键词:文化政治民族寓言
- 从类型到原型:作为民族寓言的“上海滩黑帮片”探义
- 2022年
- 上海滩黑帮片是华语黑帮电影中的重要亚类型,它受好莱坞黑帮类型电影影响,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香港,其类型规制从最初的枭雄争斗动作片逐渐引入民族矛盾大背景,聚焦于盖有杜月笙印记的“枭雄传记片”。而这一类型合法性的获得,除了张扬“义大于利、民族大节不亏”外,核心是它蕴含了一个“中国传统民间社会现代性转型失败”的寓言。
- 刘海波张广达
- 关键词:杜月笙民间社会民族寓言
相关作者
- 韩琛

- 作品数:84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后现代主义 重写文学史 第六代电影 民族寓言
- 吴艳红

-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人树》 民族寓言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形象 思维导图
- 马春花

- 作品数:58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性别 性别政治 王安忆小说 女性电影 现代性想象
- 温潘亚

- 作品数:53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州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史 文学史观 形态论 艾略特 文学史实践
- 张颐武

- 作品数:651被引量:1,04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中国梦 大众文化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