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86篇“ 民族文化心理“的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心理场观照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被引量:1
2024年
民族文化心理场是各民族成员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自觉生成的特殊心理场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民族文化心理场指向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生活空间,隐含中华民族共认价值尺度,渗透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场的化育功能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包括在情感方式化育层面以场量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归属感,在价值观念化育层面以共享文化模式促成“民族—国家”认同,在文化精神化育层面以主体间交往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通过民族文化心理场形塑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路向在于,融通自然与人文生态,构建和谐共生环境系统;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促动多民族主体互动,框定共同文化心理结构。
孙杰远姚文伟
关键词:文化精神文化心理结构
撒拉族民族文化心理的当代诗歌呈示——以马丁的诗集《家园的颂辞与挽歌》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撒拉族作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作家文学随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先后已有3位诗人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而“撒拉族诗群的崛起”更是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历史上“撒拉尔”苦难而悲壮的迁移经历赋予了这个少数民族凝重、柔韧、深邃的民族品性,撒拉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情感结构也在民族血脉中积淀出特殊的诗性心理气质。撒拉族诗人们接续用诗性的语言从不同视角书写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历程和民族心史,以强烈的人文情怀重估并思考着撒拉族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命运,“在撒拉族这个有着史诗性的历史,却在文字性表述空白的地方,撒拉族的几代诗人正以集体性的书写,建构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诗歌文献”①。
俞丽娟
关键词:当代少数民族当代诗歌作家文学民族文化心理
影响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因素分析
2023年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以藏民族历史文化为基础,在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藏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在民族心理层面上的有关藏民族的思维模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特征的总和。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意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认识到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各因素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各因素在藏文化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来指引藏民族社会的发展。在文化全球化的不可逆的浪潮之下,促进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调适和更新意义重大,这对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藏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
杨莉
关键词: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调适
人衣关系视阈下的民族文化心理探索——以广西瑶族妇女服饰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服装既是物质的客体,也是文化的符号。自人衣关系伊始,服饰从一开始衣不蔽体的袒露、衣以适人的过渡到如今衣以彰人的装束特性,服饰功用性质的嬗变,不独显见在浅层衣着打扮上,更深层次地融入社会形态和认知中的服饰文化心理变化中。广西瑶族妇女服饰是瑶族人民辛勤、智慧及其对生活真挚情感表达的结晶,亦蕴含瑶族人民朴实的传统民族文化意蕴。这种民族文化是其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其内容囊括了宗教、伦理、历史、民俗、审美文化等范畴。人衣关系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关系的影响,而体现在瑶族女性服饰上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集中反映在服饰文化文化变迁、神话世界和服装的款式形制、色彩面料、配饰等方面,为本来只作为御寒保暖、遮羞护体的服装赋予丰富的文化底蕴。
周玉莹何仟
关键词:广西瑶族妇女服饰文化心理
俄罗斯新网络用语的民族文化心理探究
2022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网络用语也成了人们交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俄罗斯国民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体现社会状况、人们日常生活的新网络用语。本文将对俄罗斯网络用语构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列举这些在网络中出现的新词、新句或者旧词的新用法并进行阐释,从而感知俄罗斯社会的变化,进一步探究俄罗斯民族性格。
耿雯王毛艳
关键词:网络用语民族性格
基于广告语言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探究
2021年
广告语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探索空间。作为广告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广告语言会积极迎合受众的情感诉求和价值取向,顺应其民族文化心理。现有文献中基于俄语广告语言对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探究的领域尚属空白,因此通过分析俄语广告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意识、俄罗斯民族感情和俄罗斯民族习惯的基础上,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究其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以期能够深入挖掘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
赵秀玲齐薇
关键词: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习惯
浙江省布依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研究——基于民族文化心理的视角被引量:5
2021年
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状态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及民族自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是布依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布依族流动人口的研究发现,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让身在异乡的布依族找到了群体归属感和心理安全感,增加了族内群体团结,但民族文化心理也给其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破解布依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困境,需要布依族自身自主行动,也需要流入地政府采取措施多方位、宽领域地关心和关爱布依族流动人口的发展,更需要社会组织发挥专业特长,在扶贫济困、心理关怀、权利救济、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施以援手。
刘有安姜红
关键词:民族文化心理内卷化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和民族文化心理探析
2020年
对于民族文化心理而言,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态度、情感表达方式、道德品质、审美方法等,是帮助人们正确体会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在实际的翻译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当对相应的文化心理进行深度的剖析,了解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向世界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成果[1]。本文主要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以及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深入的研讨,希望可以为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李婧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民族文化心理
我国龙图腾与民族文化心理被引量:2
2020年
华夏文明一直以龙文化为骄傲,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龙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龙的概念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传统标志之一。藉于此,文章探讨了我国龙图腾的概念、历史性、象征意义及其对国人的心理影响,以期人们对龙图腾有更清晰的认知,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龙文化
颜刚威
关键词:龙文化文化标志民族心理
翻译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传承与超越路径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信息的交流。翻译不仅应当注重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传承与延续,同时应该实现对民族文化心理的超越和发展。认真分析民族文化心理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主张以民族文化心理价值呈现为基础深入了解原语本意和文化语境,关注民族文化心理发展差异并不断优化翻译用语和思维模式,关注民族文化发展理念并注重翻译方式的科学转换,实现对民族文化心理的传承与超越。
康秦齐陈才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心理翻译

相关作者

张妙霞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文化心理 模因论 语言模因 翻译过程 感情色彩
杨元刚
作品数:24被引量:17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联想意义 语境 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心理 英汉对比语言学
许苏民
作品数:145被引量:37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中国哲学 明清之际 王夫之 中西哲学比较
杨柳
作品数:26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嫦娥 藏族作家 民族文化心理 藏族 当代文学
凌伟荣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文化心理 文学创作 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