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篇“ 气候变化预估“的相关文章
- 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来源及其降低途径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准确预估未来时期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最新发布的CMIP6(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6)中的15个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s,GCMs),在未来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和典型浓度路径组合情景下,量化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和降水预估的不确定性.然后使用DT(daily translation)方法,对CMIP6模式输出数据进行偏差校正.通过对比DT方法前后不确定性的大小,讨论偏差校正方法在降低气温和降水预估不确定性方面的潜力.结果显示:DT方法校正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对于气候预估不确定性,从长期来看模式不确定性占据主导地位,而情景不确定性和内部变异性的贡献相对较低;DT方法对于降低降水预估不确定性的效果较好,其中模式不确定性降低最多,对情景不确定性的大小影响不大,但影响了不确定性的相对贡献大小.综合来看,利用DT方法进行偏差校正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预估不确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气候变化对高寒区水循环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郭悦张文青刘浏周雪婷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偏差校正不确定性青藏高原
- 长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
- 2024年
-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长江流域未来气候将发生显著改变,亟需综合全面地评估长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特征。基于观测资料和全球气候模式预估结果,并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和陆面水分平衡收支方法,分析长江流域未来气温、降雨和径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上升,长江流域2025—2100年期间的年均气温增幅为0.23℃/10a(SSP2-4.5)和0.32℃/10a(SSP5-8.5),温度的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南部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使得未来长江流域的降雨为增加趋势且随着辐射水平的上升增加幅度越大。降雨的增加通过了Mann-Kendall趋势检验95%显著性水平,每10 a增幅达1.32 mm/月(SSP2-4.5)和2.52 mm/月(SSP5-8.5)。长江流域降雨的显著增加使得未来流域内的年径流量在温室气体浓度路径下也为增加趋势,每10 a变化幅度分别为1 371 m^(3)/s(宜昌站)、827 m^(3)/s(汉口站)和332 m^(3)/s(大通站),对流域内防洪、抗旱、航运、灌溉和生态需水等带来了研究的挑战。
- 王超李浩叶秀辉荣钦彪
- 关键词:降雨温度气候变化长江
- 基于CMIP6多模式的东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 2024年
- 本研究基于13个CMIP6计划气候模型以及4种共享路径的社会情景对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评估。首先,评估了参考期(1961~2014年)多模型集合的模拟性能,发现相对于实测值,模型集合在气温方面平均偏低0.484℃,降水方面模拟结果平均每月偏大7.56 mm。其次,通过对单个气候模型的偏差进行分析,选择表现较好的4个模型参与未来气温和降水的预测。研究表明,未来气温将普遍上升,高排放情景(SSP5-8.5)升温幅度最大,2100年气温预计升高4.34℃左右;而低排放情景(SSP1-2.6)升温幅度相对较小,气温将升高2.48℃左右,且未来升温主要集中在冬季。降水方面,年际变化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每月降水将增加10mm左右,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加。最后,比较了选定的4个模型的集合平均与13个模型的集合平均,发现它们在预测未来气温与降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 王旻忆李治军
- 关键词:气候模型
- 基于CMIP6集合优化数据集的全球陆地极端气候变化预估被引量:1
- 2023年
- 预估极端气候事件趋势能够降低其引起的灾害风险.该文基于CMIP6集合优化数据集EPTGODD-WHU,选取5个极端气候指数,即最高气温极大值(TXx)、最高气温极小值(TXn)、最低气温极大值(TNx)、最低气温极小值(TNn)和最大月降水量(PXx),并结合GIS分析手段,对2021—2100年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及降水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相较于CMIP单一模式,EPT GODD-WHU数据集模拟性能显著提升,气温及降水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和0.81.2)SSP5-8.5情景下,年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上升明显,且这种上升趋势年内波动不大,地球陆地极寒地区将面临升温的风险,而赤道等极热地区将处于年内长时间酷热状态.3)六大洲在SSP5-8.5情景下的极端降水整体上升趋势最剧烈,但北美洲密西西比平原和滨海平原的地区在SSP5-8.5情景下在未来面临较高的旱灾风险.4)中国西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在三个情景下均呈稳定的增幅,且增幅高达60%,预示面临较高的洪灾风险.
- 张飘尹陆建忠陈晓玲
- 关键词:CMIP极端气候
- 基于CMIP6多模式的和田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被引量:6
- 2023年
- 气候系统模式是对历史和未来气候模拟最广泛有效的工具,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使其无法直接用以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本文采用基于分位数映射的日偏差校正(DBC)、多模式集合(MME)平均和基于皮尔逊r相关系数的加权集合(r-MME)平均方法,以1971—2000年为基准期,评估6种气候模式在和田河流域的适用性;运用r-MME方法对未来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各模式的偏差校正结果进行集合,分析未来近期(2021—2050年)、远期(2061—2090年)日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于DBC的r-MME融合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模式的优势,可大幅提高气候模式模拟的精度,年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与实测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8、0.821和0.878;3种情景下的气温和降水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低强迫SSP1-2.6情景下的增幅最小,远期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增量分别为2.830、2.523℃和46.412 mm,高强迫SSP5-8.5情景下的增幅最大,远期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增量为5.697、6.452℃和93.206 mm;同时,未来温差的逐渐减少使得流域“暖湿化”现象更加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和田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水资源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何朝飞骆成彦陈伏龙龙爱华龙爱华
- 关键词:和田河流域偏差校正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预估及对中国红水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对 21 世纪红水河流域水文和水资源管理的综合影响。红水河流域的水文特征较为复杂,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断增长的人口对该地区...
- Muhammad Touseef
-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
- 全球升温1.5~3℃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 近年来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热切关注的重要议题,全球变暖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不仅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鄱阳湖流域内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由此引发的水资源问题及湖区生态问题...
- 张萌
- 关键词:全球变暖统计降尺度鄱阳湖流域
- CMIP6多模式在青藏高原的适应性评估及未来气候变化预估被引量:34
- 2022年
- 随着CMIP6(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计划进行,新一代大气环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输出结果陆续发布,及时探究在新模式新情景下青藏高原未来降水及气温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在对CMIP6多模式进行适应性评估的基础上,运用DM(direct method)统计降尺度方法,以1979-2014年为基准期,预估青藏高原未来近期(2031-2050年)、远期(2061-2080年)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与典型浓度路径组合情景(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SSP)包括低强迫情景(SSP126)、中等强迫情景(SSP245)、中等至高强迫情景(SSP370)、高强迫情景(SSP585)下的降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期,不同GCM对青藏高原未来降水的预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近期降水较基准期变幅为-3%~16%,远期变幅为-1%~21%.未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呈现一致的增温趋势,且增幅较为一致.相较于基准期,近期气温变化范围为0.9~2.3℃,远期气温变化范围为1.01~4.6℃.随着排放强度的增加,三者升温趋势愈加显著,即升温趋势由强至弱排序为SSP585、SSP370、SSP245、SSP126.此外,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在海拔高度上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整体表现为青藏高原北部高海拔地区增温高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低海拔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气候变化对高寒区水循环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张佳怡伦玉蕊刘浏刘宇轩李鑫徐宗学
- 关键词: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降水气温青藏高原
- RegCM4对华北区域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完成的RegCM4区域气候模式在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路径下的气候变化动力降尺度试验结果,在检验模式对基准期(1986—2005年)气温和降水模拟能力基础上,进行华北区域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分析。结果表明:RegCM4对华北区域基准期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较好。未来21世纪,两种情景下华北区域气温、降水、持续干期(consecutive dry days, CDD)和强降水量(R95p)变化逐渐增大,但变化幅度在高排放的RCP8.5情景下更为显著,其中近期(2021—2035年)、中期(2046—2065年)、远期(2080—2098年)RCP8.5情景下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1.77、3.44、5.82℃,年平均降水分别增加8.1%、14%、19.3%,CDD分别减少3、3、12 d, R95p分别增加30.8%、41.9%、69.8%。空间上,未来21世纪华北区域内年、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将一致升高,夏季升温幅度最大;年、冬季、夏季平均降水整体以增加为主,冬季降水增加幅度最大;CDD以减少为主,但近期和中期在山西和京津冀有所增加,而R95p以增加为主,表明21世纪华北区域干旱事件逐渐减少、极端降水事件不断增加。
- 陈颖张冬峰王林刘月丽王大勇
- 关键词:气温降水
- 基于高分辨率模拟数据RCP4.5情景下的华中区域气候变化预估被引量:4
- 2021年
- 基于RegCM4.4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数据和华中区域1986—2005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在对模式模拟性能检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华中区域未来不同时期、1.5℃和2℃温升阈值下气候变化进行预估。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准确反映出区域气温、降水年内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与观测值相比,气温模拟值偏低、降水模拟值偏大;与1986—2005年相比,未来RCP4.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20—2098年中国华中区域气温增幅为2.1℃,且以0.3℃/10 a的趋势增加,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远期(2080—2098年)气温将上升2.88℃,降水将增加7.58%,均高于近期(2020—2035年)和中期(2046—2065年);1.5℃温升情景下华中区域气温上升1.22℃,降水增加1.93%;2℃温升情景下,华中区域气温上升1.36℃,降水增加3.57%。
- 王苗刘敏任永建
相关作者
- 徐影

- 作品数:126被引量:2,302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模式 降水 气候模式 全球气候模式
- 赵宗慈

- 作品数:221被引量:4,957H指数:3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模式 IPCC 区域气候模式
- 张娇艳

- 作品数:51被引量:297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省气候中心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情景 气候变化预估 降水 全球变暖
- 姜彤

- 作品数:234被引量:3,114H指数:3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长江流域 降水 洪水 经济路径
- 韩振宇

- 作品数:37被引量:3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主题:区域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 高分辨率 降尺度 气候变化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