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4篇“ 气候变率“的相关文章
- 过去东亚季风年代际气候变率:特征与机制
- 2025年
- 亚洲季风年代际变率和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关乎国家中长期发展决策的需求和亚洲季风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国际气候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综合现代观测、代用资料重建和气候模式模拟资料,本文回顾了过去不同时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率的演变特征,并综述了内部变率和外强迫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率的影响机制.过去千年东亚夏季风变化呈现与过去百年器测记录相一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20~30年和60~80年准周期为主导.其中,历史文献、树轮和湖泊沉积记录呈现的周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而整个东亚季风区石笋记录的周期呈现显著的空间一致性,分别反映了东亚季风降水的空间差异性和东亚季风环流的空间一致性.这一周期特征与北大西洋年代际变率(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AMV)和太平洋年代际变率(Pacific decadal variability,PDV)的主导周期一致,表明AMV和PDV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率的影响.现代气象分析资料表明,AMV和PDV会通过调制大气遥相关、海气耦合过程以及ENSO变率等方式影响东亚夏季风环流及降水.火山活动、温室气体等外强迫也直接或者通过调制气候系统内部变率间接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然而,目前对“内部变率和外强迫驱动何者占主导?年代际尺度上未来东亚夏季风及降水格局如何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仍不清楚,不同气候背景下的东亚季风年代际变率重建及其与数值模拟的结合有望为深入认知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 王可欣赵景耀王菁菁李瀚瑛聂军胜刘建宝石正国黎有为芦佳玉程海
- 关键词:东亚季风年代际变率古气候
- 跨洋盆气候变率和天气尺度波动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年(代)际调制作用
- 过去几十年内,热带气旋(TC)路径预报以及相关物理机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步,但由于TC生成的复杂性,TC生成相关物理机制仍不清楚。TC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前人研究都侧重单个洋盆海温异常对TC生成的作用,较少有研究...
- 陈少华
- 关键词:热带气旋生成
- 新疆参考作物蒸散发趋势转折与大尺度气候变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参考作物蒸散发(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_(0))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蒸散发能力,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大多数研究通常将ET_(0)与局地气象因子的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忽略了大尺度气候变率对ET_(0)的遥相关影响。该研究基于新疆地区8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和气候变率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Cramer’s突变检验等方法,探究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等大尺度气候变率与新疆地区ET_(0)趋势转折的关系。结果表明:1960—2020年ET_(0)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递减率为0.75 mm/a;1998年为ET_(0)的突变点,ET_(0)在1960—1997年呈明显减小趋势,平均递减率为2.50 mm/a,在1998—2020年转为明显上升趋势,平均递增速率为3.18 mm/a。PDO是影响ET_(0)趋势转折的主要气候变率,两者回归系数为−0.34,PDO在1998年由正位相转为负位相,导致风速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同时AMO由负位相转为正位相增强了风速的趋势转折,进而导致了新疆地区ET_(0)在1998年的趋势转变(ENSO和IOD对风速的影响相对较弱)。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ET_(0)的空间回归结果表现为PDO负位相,进一步验证了PDO对新疆地区ET_(0)趋势转折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大尺度气候变率在年代际尺度ET_(0)变化特征和趋势转折中的主导作用,可为蒸散发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
- 郭竞阳王雅琦张宝忠魏征韩松俊刘文辉李果
- 关键词:蒸散发气候变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 路径和环境场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气候变率的影响
- 热带气旋是地球上最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之一,常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测的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热带气旋强度预测方面几乎没有进展,预测热带气旋快速增强的能力仍然存在问题,热带气旋的快速...
- 朱宇翔
- 关键词:热带气旋
- 多百年际气候变率:观测、理论与模拟研究
- 2023年
- 长时间序列的代用资料表明,地球气候系统存在着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这种变率产生的原因及机制一直是困扰气候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重大科学问题.从全新世中期直至工业革命之前,地球所受的外强迫变化较小,研究这一时期气候系统的长期自然振荡非常重要.本文从观测、理论和模拟研究3个方面对多百年际气候变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我们期望能够通过创新性的理论和模式试验方法,勾画多百年际气候变率的空间模态,解密其时间尺度来源,揭示其内在运行机理,取得原创性成果,回答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
- 杨海军杨海军李洋周湘莹Qiong Zhang
- ENSO调控热带海盆间年际气候变率的相互作用
- 热带洋盆孕育了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海气耦合变率,其中最显著的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现象,其发生不仅能改变赤道太平洋地区局地的气候状况,还能通过大气和海洋...
- 姜枫
- 关键词:ENSO年际关系可预报性
- 多种气候变率对印度尼西亚油棕产量的影响
-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油脂的需求和消费量在逐年增加。由于国内供需不足,而棕榈油产量大、成本低廉以及能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有着很好的替代性,所以我国成为了棕榈油进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是中国进口植物油(棕榈...
- 崔淼
- 关键词:气候变率油棕热带海温
- 近60年中国冷空气过程的气候变率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使用1960—2019年中国2400个气象站逐日观测气温,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各类冷空气过程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寒潮和冷空气过程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频数和强度有明显的月际和季节差异,区域型寒潮在秋季发生频数最多,全国型寒潮、区域型冷空气和全国型冷空气在冬季发生频数最多;区域型冷空气总体过程(寒潮与冷空气过程之和)平均强度在2月最大,全国型冷空气总体过程平均强度在11月最大。近60年中国冬季气温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冷期(1960—1986年)和暖期(1987—2019年)。冷期,冬季全国型寒潮频数呈显著减少趋势[-0.57次·(10 a)^(-1)],区域型冷空气、全部型(全国型与区域型之和)冷空气过程频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为1.37次·(10 a)^(-1)、1.28次·(10 a)^(-1)];暖期,1月全国型寒潮频数呈显著下降趋势[-0.17次·(10 a)^(-1)],而区域型冷空气频数呈显著上升趋势[0.53次·(10 a)^(-1)]。
- 朱万林李清泉王遵娅沈新勇
- 关键词:冷空气寒潮频数
- 4个代表站点的珊瑚δ^(18)O数据对热带印度洋气候变率的反演能力分析
- 2022年
- 珊瑚中的δ^(18)O含量可以高精度地记录热带海洋中的气候变率及气候变化信息,从而弥补器测观测时间长度有限的缺陷,为反演过去长期的气候状况提供了可能。热带印度洋的气候模态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周边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1880—1999年间热带印度洋4个站点(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明打威)的珊瑚δ^(18)O数据,研究了其对热带印度洋气候的反演情况。结果显示,珊瑚δ^(18)O对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演良好,珊瑚δ^(18)O与局地SST在季节循环中保持一致,且在低温季节对SST的变化更为敏感。此外,4个站点的珊瑚δ^(18)O对印度洋海盆模态(Indian Ocean Basin Mode,IOBM)和印度洋偶极子模态(Indian Ocean Dipple Mode,IODM)有一定的表征能力,并且δ^(18)O记录的热带印度洋年际变率受年代际变率调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珊瑚δ^(18)O数据对于了解古气候时期热带印度洋气候变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站点的信息来完整地反映印度洋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情况。
- 陈云帆陈天然龙上敏陈泽生杜岩
- 关键词:热带印度洋
- 气候变率对全球和南大洋变化的调制作用
-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ST)呈现出阶梯状的演变过程,其中包括加速变暖期或变暖减缓期。与20世纪后期的升温加速相比,GST的增暖趋势在2003-2012年有所放缓,这段时间被称为全球变暖减缓或者停滞。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单一的...
- 王丽娜
- 关键词:气候变化
相关作者
- 王绍武

- 作品数:276被引量:7,446H指数:4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气候 全球变暖 气候变暖 降水
- 周天军

- 作品数:239被引量:2,584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年际变率 气候系统模式 降水 FGOALS 气候变化
- 施能

- 作品数:134被引量:2,641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降水 大气环流 北半球 年代际变化
- 张学洪

- 作品数:71被引量:795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海洋环流模式 海气耦合模式 温盐环流 环流
- 赵宗慈

- 作品数:222被引量:4,997H指数:3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模式 IPCC 区域气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