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3篇“ 气泡特性“的相关文章
- 一种低温气体生成装置以及低温气体温度和该气体形成的气泡特性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气体生成装置以及低温气体温度和该气体形成的气泡特性的控制方法,包括供气装置、气体冷却装置、气体保温装置、水槽、测量装置、气体温度控制模块以及气泡控制模块,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器和换热管,气体保温装置包...
- 刘柳 李成林闫红杰 张煦哲 黄逸鑫 张世明
- 针状电极作用下逆流相分离结构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与气泡特性研究
- 在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过程中,工质在通道内吸热汽化,干度随流动逐渐升高,在下游形成体积较大的受限气泡,使液体工质在通道内分布不均匀,对沸腾传热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鉴于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平行逆流微细通道热沉,并在肋片...
- 范一杰
- 关键词:微细通道针状电极气泡特性
- 气液固流化床气泡特性及气含率预测模型被引量:1
- 2023年
- 气含率及气泡直径会直接影响流化床内的反应进程及传质效率,为更好地认识局部流动结构,径向气含率及气泡直径分布成为重点研究内容,特别是径向气含率预测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不同实验体系的应用会表现出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电导探针测量法与流体仿真技术,以直径为100 mm和高度为1.5 m的气液固流化床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在气相表观速度为0.014~0.283 m/s、液相表观速度为0.007~0.028 m/s、液相黏度为1~40 mPa·s、液相表面张力为0.053~0.072 N/m及固相体积分数为0~30%条件下径向气含率及气泡直径分布特征.结合本实验系统及相关研究数据,提出一种适用于气液固系统的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基于此预测模型,进一步考虑气相表观速度及表面张力对径向气含率分布的影响,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气液两相体系的径向气含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两相及三相体系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气液相表观速度、液相物性、固相物性及管径对平均气含率的影响,相比现有经典平均气含率预测模型,拓宽了适用范围并提高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17.14%和18.36%,超出90%数据点的相对误差在±30%之内.径向气含率预测模型对靠近管道中心处的气含率预测更加准确,其MAPE可达到12.26%.以上预测模型的建立对理解管内全局及局部传质问题、流化床反应器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
- 王超钱冬张琳丁红兵
- 气液两相流中气泡特性参数光场PTV测量方法研究
-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工程领域。气泡尺寸与速度是表征气液两相流动的重要参数,对强化过程质量和热量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发展先进的气泡特性参数检测技术有助于深入研究复杂气液两相流动的机理,可为工业...
- 陈龙
-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
- CO2/CH4水合物降压分解伴生纳米气泡特性及其影响试验研究
- 纳米气泡是一种具有特殊物化性质的微小气泡,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研究发现,水合物分解能够产生高浓度纳米气泡,但基于该生成方式下纳米气泡的性质、与微细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水合物储层开采过程的潜在影响尚不明确,亟待开展相关...
- 张怀东
- 磁化油酸钠溶液对气泡特性影响研究
- 2023年
- 为了探究磁化药剂在浮选过程中对气泡特性的影响,在自行设计的底吹气泡水槽中,以底部产生的气泡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速摄影仪获取不同磁化处理条件下产生的气泡图像,经一系列处理后获得二值化图像,通过对气泡分类得到单气泡和粘连气泡,设置圆形度阈值筛选出符合实际的气泡,并提取气泡面积、直径和周长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油酸钠的磁化处理可以改变气泡的尺寸分布、气泡形状及上升速度。在磁感应强度为150 m T时,气泡直径集中分布在0~1 mm区间,并且Sauter直径由0.71 mm降低为0.65 mm。圆形度C和变形系数E接近1,气泡更加接近规则的球型,气泡上升过程中形变量小,气泡更不易变形。对上升气泡的速度分析,磁化后气泡平均速度增大并具有离散性。
- 李凤久王仁贺贾清梅叶杨海孟克难徐彬
- 关键词:图像处理
- 纯水和液氮中金属丝电爆炸与等离子体气泡特性实验研究
- 2023年
- 金属丝电爆炸能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冲击波和等离子体气泡),在化石能源开发等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为明确不同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等离子体气泡行为,搭建可变环境金属丝电爆炸实验平台与诊断系统,通过改变电容充电电压,获得不同储能下kA量级和μs时间尺度的脉冲电流,驱动直径为50μm的铜丝电爆炸。通过测量负载电压、回路电流以及拍摄高速阴影图像,对放电瞬态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系统储能或负载规格下,液体中金属丝电爆炸存在非周期型放电、周期型放电以及电流暂停放电3种模式;与纯水(蒸馏水)介质相比,液氮中电爆炸具有更高的电压峰值(平均高约6%)、功率峰值(平均高约14%)。纯水中等离子体气泡脉动过程受系统储能和负载规格影响,系统储能从2 J增大至10 J时,气泡最大径向半径从约9.4 mm增大至约18.6 mm,第一脉动周期从约1.6 ms增长至约2.6 ms,气泡能量从约0.4 J增大至约2.3 J,气泡能量效率相对稳定,为18%~25%;相同储能下增加金属丝长度,最大径向半径逐渐缩短。储能2.5 J下,液氮气泡第一脉动周期比纯水中长约0.6 ms,最大径向半径约为纯水中气泡的1.17倍,在气泡收缩阶段,液氮气泡收缩速度慢,最小收缩半径约为纯水中气泡的1.53倍。
- 冯娟白洁袁伟王芝韩若愚
- 关键词:冲击波脉冲放电
- 电场和声场作用下微细通道流动沸腾气泡特性与传热性能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究电场与声场对微细通道流动沸腾气泡特性以及传热性能的影响,以R141b纯制冷剂为工质,进行电场、声场、电场与声场协同作用下的传热实验。对气液两相流高速摄影图像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利用一维贝蒂数β_(1)与气泡数的关系、零维贝蒂数β0与受限气泡数的关系,对电场、声场作用下气泡传热特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400、600、800 V电场作用下β_(1)分别提高了23.3%、36.3%、43.1%,β0分别降低了13.6%、19.6%、23.2%,表明电场可使流动沸腾气泡数增多,受限气泡数减少,传热强化效果在800 V电场下最优,沿程传热强化系数达到1.56;在不同频率(23、40 kHz)、不同功率(12.5、50 W)声场作用下,β_(1)提高了22.7%~55.6%,β0降低了12.8%~25.8%,表明声场可使流动沸腾气泡数增多,受限气泡数减少,传热强化效果在23 kHz、50 W声场下最优,沿程传热强化系数达到1.79;电场、声场同时作用对气泡特性与传热效果的影响大于单独作用,同时作用下β_(1)提高76.2%,β0降低35.7%,沿程传热强化系数达到2.06。
- 罗小平范一杰周建阳张超勇
- 关键词:微细通道沸腾传热电场超声场
- 航行体水中运动尾部流场及燃气射流气泡特性研究
- 航行体水下发射及出水过程是涉及多相流、湍流、空化、强扰动的复杂非定常过程。航行体尾部的燃气射流气泡的发展演化过程、射流对航行体的冲击、航行体出水时液面的飞溅、尾空泡溃灭及尾涌现象都有很强的非定常性。在运动过程中,尾空泡的...
- 刘鹏
- 关键词:水下发射流场特性
- 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在环境水体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2年
- 微纳米气泡(MNBs)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水中停留时间长、Zeta电位高、氧化性强、传质效率高、生物活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性,相比传统的宏观气泡,具有更高效的修复环境水体的性能。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就气泡分类和产生方式的研究进行介绍;详细探讨了MNBs的优良特性及不同因素对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MNBs在水体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和受控因素,重点阐明了MNBs修复环境水体的作用机理;系统评述了MNBs在环境水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臭氧MNBs的应用前景,并对MNBs在环境水体修复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代朝猛张峻博段艳平赖小莹李继香
- 关键词:运移规律环境水体臭氧
相关作者
- 吴晅

- 作品数:130被引量:3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地埋管 气液两相流 地源热泵 气泡
- 袁竹林

- 作品数:267被引量:98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循环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 流化床 数值模拟研究
- 徐峰

-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洗涤冷却室 气泡特性 高浓度水煤浆 流变性 流变特性
- 彭晓峰

- 作品数:383被引量:1,394H指数:1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传热 核化 核态沸腾 多孔介质 汽泡
- 朱丽鹏

-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等温层 曝气器 异重流 氧传质 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