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3篇“ 氮污染物“的相关文章
水闸运行对河流中污染物迁移转化与降解机制的影响
2024年
近年来,素超标严重影响了河流水环境质量,造成水质恶化与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我国河流的主要水污染问题。水闸升降引起的河流水动力条件变化会对河流中不同形态素的迁移转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不同形态素的降解系数。以山西省丹河为研究对象,探究水闸运行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降解机制。研究成果表明,NH_(4)^(+)-N降解系数与河流流速相关性显著,线性回归方程为:K(NH_(4)^(+)-N)=5.894 v-1.753(R=0.867,p<0.001);NO_(3)^(-)-N、NO_(2)^(-)-N和TN的降解系数均与河流流速的相关性不显著。顺直河段开闸放水期间,NH_(4)^(+)-N、NO_(3)^(-)-N、NO_(2)^(-)-N和TN的降解系数比闸门关闭期间高出0.37 d^(-1)、0.43 d^(-1)、0.24 d^(-1)、0.72 d^(-1);弯曲河段开闸放水期间,NH_(4)^(+)-N的降解系数比闸门关闭期间减少0.4 d^(-1),NO_(3)^(-)-N、NO_(2)^(-)-N、TN的降解系数比闸门关闭期间高出0.67 d^(-1)、0.42 d^(-1)、0.87 d^(-1)。开闸放水和闸门关闭时,NH_(4)^(+)-N浓度在河流行进过程中表现为在顺直河段减小,弯曲河段增大;NO_(3)^(-)-N浓度和总无机浓度则在顺直和弯曲河段都不断减少;开闸放水较水闸关闭状态,河流在行进过程中总无机浓度下降更快,有利于无机的去除。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水闸运行下河流的脱机理,可以通过优化水闸运行,提高河流污染物降解系数。
程启亮刘娜栗泽超任焕莲王洪浩晋华
关键词:降解系数弯曲河段
同步实现生活污水有机质资源回收及碳污染物高效去除的装置与方法
同步实现生活污水有机质资源回收及碳污染物高效去除的装置与方法,属于生活污水资源回收及生处理领域。该装置设有进水水箱、序批式厌氧生反应器、碱度调节池、嗜酸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水箱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
张方斋杜子屹任朝阳高瑞恩郝剑锋
MABR强化典型痕量抗生素和碳污染物同步去除的运行机理研究
张吉盛
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过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
2023年
本次研究选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以下简称凤山县)穿龙岩周边作为研究地点,在此基础上对非饱和土壤下污染源的迁移规律进行析。方法:穿龙岩周边多为非饱和土壤,因此采用监测点布设的方法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监测,通过设置草地径流小区、坡面径流小区、农地小区形成控制断面。随后在明确水流模型与迁移模型的基础上,使用FEFLOW从空间与时间角度出发分别开展迁移模拟,其中模拟1为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与空间变化,预测地下水质变化与空间梯度落差成反比;模拟2为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与时间变化,预测地下水质变化与时间推移成正比,并使用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Smartchem140,中国)对水样中氨、硝污染物进行测定。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空间梯度落差的增大,相应的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越小;伴随时间的推移增加,相应的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越大分别验证了模拟1、模拟2预测的准确性。结论: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过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与时间、空间因素均相关,且与时间因素成正比、与空间因素成反比。
陈天欢
关键词:氮污染物迁移地下水水质
西安市湿沉降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论文选取为期1年西安市14场降水事件(13场降雨事件和1场降雪事件),以多相态的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掌握了基于降雨历时(降雨初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湿沉降和屋面径流负荷污染状况,深入分析了场次降雨过程和屋面径流过程中污...
李洁
关键词:屋面径流湿沉降初期冲刷氮污染
屋面雨水干-湿沉降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被引量:2
2023年
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为期1a的15场降雨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非线性拟合等方法,探明了屋面雨水干、湿沉降过程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形态污染物在湿沉降与径流过程中的负荷削减规律显著相关,与降雨强度和COD变化相关性不强,尤其在降雨初期;针对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分析发现,除总有机(TON)外均出现弱初期冲刷现象,冲刷强度从大到小在湿沉降中依次为:NO_(3)^(-)-N>NH_(4)^(+)-N>NO_(2)^(-)-N>TON;径流:NO_(3)^(-)-N>NO_(2)^(-)-N>NH_(4)^(+)-N>TON;同时发现干、湿沉降对屋面径流的平均TN贡献率分别为23.7%和76.3%,其中NH_(4)^(+)-N综合占比最高,达50%以上.掌握屋面雨水污染物干、湿沉降迁变特征,可为城市屋面径流污染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
李洁高赞王语翡郑文昊张琼华
关键词:屋面径流干沉降湿沉降初期冲刷氮污染
黄河流域郑州段污染物来源及转化研究
黄河流域郑州段是黄河流域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水体面临着较大的污染负荷。根据近五年的统计,污染是黄河郑州段水体面临的首要污染问题,因此掌握黄河郑州段入黄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转化规律,就可以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
张荣开
一种高效耦合去除碳污染物的生处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耦合去除碳污染物的生处理系统,包括一体设置的厌氧区一、缺氧区、微氧区一、厌氧区二、微氧区二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区一、缺氧区、微氧区一、厌氧区二、微氧区二和沉淀区分别通过中间隔墙隔开。本发明中采用厌氧...
甘树应孙志国秦曾雄
长春市典型流域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物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
长春市内存在多个流域,其中的地表河流是水环境污染物的主要受纳水体,并通过补给方式污染地下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春市地下水面临着资源紧缺及污染严重等问题,其持续恶化的水质不仅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制约了经济的可...
刘曦遥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溶质运移
碳氧调控生滞留池对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023年
针对生滞留池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率差、不稳定的问题,以无调控生滞留池为对照,构建碳源投加、曝气-碳源投加、淹没区-碳源投加以及曝气-淹没区-碳源投加4种改良生滞留池,探讨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脱效果。结果表明,单一曝气或者设置淹没区仅能保证稳定的厌氧或好氧环境,而同时曝气和设置淹没区可以稳定调控生滞留池上层好氧和下层厌氧环境,曝气-淹没区-碳源投加组装置的上层和下层DO浓度分别为6.52~7.58、0.51~2.67 mg/L;增大HRT能够显著提高各生滞留池对COD和NH_(3)-N的去除效果,而曝气-碳源投加组和曝气-淹没区-碳源投加组装置对NO3--N和TN的去除效果先升高后降低,长时间曝气会导致脱效果下降;相较于无调控生滞留池,4种调控生滞留池对COD、NH_(3)-N、NO3--N和TN的去除效果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尤其在HRT为4 h的条件下,曝气-淹没区-碳源投加组的脱效果最高,达到了86.85%。因此,通过碳氧调控改良生滞留池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有显著促进作用。
张瑞斌刘清泉徐强强王乐阳
关键词:地表径流脱氮

相关作者

於俊琦
作品数:72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南美白对虾 凡纳滨对虾 大弹涂鱼 天然饵料 养殖
郭琼
作品数:47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同步脱氮
陈开宁
作品数:223被引量:2,02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蓝藻 沉水植物 湖泊 太湖 沉积物
徐嘉丽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反应器 氮污染物 隔板 接种污泥 流体力学特性
王新明
作品数:249被引量:1,90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挥发性有机物 VOCS PM 气中 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