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2篇“ 氮累积“的相关文章
赣南稀土尾矿山土体硝态累积特征研究
2024年
稀土开采会造成大量浸矿剂(硫酸铵)残留在土壤中,高浓度铵态(NH_(4)^(+)-N)可能在生物化学作用下转化为硝态(NO_(3)^(-)-N)。为探明NO_(3)^(-)-N在稀土尾矿山土体内的含量及影响因素,明确硝酸盐污染程度,本研究选择赣南地区一个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尾矿山,由表土分层采样至基岩面,并分析土壤NO_(3)^(-)-N及相关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山土体NO_(3)^(-)-N含量变异范围非常大(2.80~193.99 mg·kg^(–1)),其平均值为46.30±55.16 mg·kg^(–1),表层土壤NO_(3)^(-)-N含量范围为2.89~6.75 mg·kg^(–1),与自然土壤相近;表层以下土壤NO_(3)^(-)-N含量明显高于自然土壤。尾矿山土体深部含矿层土壤NO_(3)^(-)-N含量明显高于表层,NO_(3)^(-)-N含量随深度的分布规律与自然土壤相反,这是矿体部分残留大量浸矿剂造成的。土壤NH_(4)^(+)-N含量主导了NO_(3)^(-)-N的产生量,但NO_(3)^(-)-N在土体不同深度、山体不同部位的累积量还受降雨淋溶及NO_(3)^(-)-N迁移过程的控制。开采结束4年后,尾矿山内累积的NO_(3)^(-)-N仍不断向环境中释放。长期来看,尾矿山土壤中富集的NH_(4)^(+)-N将不断转化为NO_(3)^(-)-N并随水迁移,持续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本研究可为稀土原地浸矿场地土壤及下游水体污染的评价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支撑。
许哲杨金玲赵越张甘霖
关键词:氮转化硝态氮分布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
耦合对渭北温室春茬番茄生长及土壤硝态累积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陕西渭北地区早春茬设施番茄的适宜施量和灌水量,选用‘金棚10号’番茄,以当地设施番茄全生育期常规用量450 kg·N/hm^(2)+水用量3000 m^(3)/hm^(2)(C_(1)T_(1))为对照,设置不同的肥用量(C_(1)常规、C_(2)减20%、C3减40%)和灌水梯度(T_(1)常规、T_(2)减水30%)共组成6个处理,通过水肥一体化方式在番茄不同生长期施肥,对比分析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硝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减减水处理和常规处理之间番茄总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以施量为主因素时C3水平的平均产量显著低于常规和C_(2);除蛋白质含量外其余番茄品质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隶属函数法显示C_(2)T_(2)处理的番茄品质结果综合排序最优;土壤硝态在地下0~200 cm累积量随施量的减少而减少,随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加,不同处理硝态累积量范围在1028.38~1302.80 kg/hm^(2),100 cm以上土层的累积量占0~200 cm总累积量的59.9%~69.5%。从水肥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平衡来看,C_(1)T_(2)、C_(2)T_(1)与常规处理基本持平,C_(2)T_(2)较常规处理增加效益2050元/hm^(2)。
孟延杨海燕张飞雷晓莹赵银平孙利萍刘滔赵增寿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土壤硝态氮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土壤剖面硝态累积和迁移机理及对地下水影响研究
黄土高原海拔高、土层深厚,光、热条件非常适宜苹果(Malus pumila Mill.)种植,为我国乃至全球苹果优生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大面积粮田逐渐转变为苹果园,该地区已是全球最大的苹果集约化种植区。为...
朱学强
关键词:氮素去向土壤硝态氮累积
有机肥等替代化肥对玉米水利用及土壤硝态累积与淋失的影响
姬丽
负荷增强对闽江口短叶茳芏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累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选择闽江河口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负荷增强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负荷水平下(NNT对照处理,0 g N m^(-2)a^(-1);LNT低处理,12.5 g N m^(-2)a^(-1);MNT中处理,25.0 g N m^(-2)a^(-1);HNT高处理,75.0 g N m^(-2)a^(-1))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累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负荷处理下湿地土壤(TN)、NH+4-N和NO-3-N含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相较于NNT,LNT和MNT的TN、NH+4-N和NO-3-N含量均明显增加,增幅分别为9.44%、3.57%、11.99%(LNT)和6.71%、9.37%、46.50%(MNT)。与之不同,HNT的TN含量相比NNT增幅不大,而其NH+4-N、NO-3-N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9.26%和40.77%。不同负荷处理下土壤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亦发生了明显变化。除HNT外,LNT和MNT的TN、NH+4-N和NO-3-N含量均以表层土壤最高。不同负荷处理下的TN和NH+4-N含量分布主要受SOM的影响,而NO-3-N含量分布主要受植物吸收和垂直淋失的影响。负荷增强条件下植物不同器官的TN含量整体表现为叶>茎>根。不同负荷处理下植物-土壤系统的储量整体以LNT和MNT较高,而HNT最低。研究发现,短叶茳芏在中低负荷条件下可能将更多的优先分配给根系,进而以拓展地下空间和提高地下生物量的方式来适应环境;而在高负荷条件下,其可能通过增强“自疏效应”,并通过拓展地上空间的方式来适应环境。
姚钦予孙志高胡星云胡星云宋振阳贺攀霏夏星辰武慧慧方冠荣
关键词:氮负荷氮分配
休耕对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累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减少外源投入能有效降低农田土壤累积和地下水污染,休耕是减少外源投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讨农田休耕对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累积的影响,以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休耕前(2017年12月)和休耕后(2020年8月和2021年4月)农田0~100 cm土壤剖面累积和浅层地下水中浓度的变化及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休耕显著降低了土壤剖面含量和储量,休耕后0~30、3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TN、ON、DTN、NO_(3)^(-)-N和NH_(4)^(+)-N含量分别降低18.4%~36.5%、16.1%~26.8%、54.0%~130.2%、59.5%~90.8%和60.1%~110.6%.休耕前0~100 cm土壤TN、ON、DTN、NO_(3)^(-)-N和NH_(4)^(+)-N储量分别为(17.20±0.97)t·hm^(-2)、(15.50±1.23)t·hm^(-2)、(0.68±0.06)t·hm^(-2)、(266.8±31.17)kg·hm^(-2)和(18.7±3.04)kg·hm^(-2),休耕后各形态储量分别下降了25.5%、23.3%、44.7%、80.1%和59.9%.休耕也改变了浅层地下水中浓度和形态构成,休耕后地下水中TN、ON、NO_(3)^(-)-N和NH_(4)^(+)-N浓度分别下降了88.4%、82.7%、92.1%、65.8%,ON/TN和NH_(4)^(+)-N/TN从休耕前的26%和6%升高至休耕后的39%和17%,而NO_(3)^(-)-N/TN从休耕前的61%降至休耕后的41%.地下水浓度和形态变化与休耕前后土壤中DTN、NH_(4)^(+)-N、NO_(3)^(-)-N和地下水中p H、ORP、DO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见,休耕有效降低了农田土壤剖面累积,缓解了浅层地下水污染,有利于防止高原湖泊的水质恶化.
叶远行陈安强李林闵金恒王炽闫辉张丹
关键词:休耕浅层地下水土壤剖面
高原湖区农田土壤累积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书聚焦云南水环境敏感的高原湖泊流域,以高原湖区农田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了高原湖区浅层地下水位波动特征、农田土壤剖面累积现状、地下水位波动对土壤素流失的影响、浅层地下水的素污染与来源等研究进展和研...
陈安强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土壤养分盈余和硝态累积状况及地下水硝态效应
秦济民
海南典型稻菜轮作区和香蕉园磷盈余及土壤硝态累积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海南省是我国稻菜轮作和香蕉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农户投入的(N)和磷(P)肥远超过了作物的养分需求,对海南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研究海南典型作物体系磷输入、输出、盈余及土壤硝态累积,为评价其养分损失及环境影响、提高养分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选取海南稻菜轮作和香蕉种植典型区域澄迈县为研究区,确定20个稻菜轮作田块和15个香蕉园。采用跟踪记录的方法获取所有地块的化肥施用量、有机肥施用量和秸秆还田方式及还田量等信息。采用跟踪采样的方法测定作物生物量及其养分含量。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域土壤-作物体系养分沉降和生物固等其他来源数据。选取5个旱地香蕉园,采用土钻法采集土壤并测定0—400 cm土壤剖面硝态累积量。【结果】海南典型稻菜轮作区肥和磷肥投入量分别为1308 kg N·hm^(-2)(化肥和有机肥分别为975和333 kg N·hm^(-2))和515 kg P·hm^(-2)(化肥和有机肥分别为385和130 kg P·hm^(-2)),作物地上部吸量和吸磷量分别为248 kg N·hm^(-2)和48 kg P·hm^(-2),稻菜轮作区素和磷素盈余分别为1196 kg N·hm^(-2)和484 kg P·hm^(-2)。香蕉园肥和磷肥投入量分别为1340 kg N·hm^(-2)(化肥和有机肥分别为1293和47 kg N·hm^(-2))和447 kg P·hm^(-2)(化肥和有机肥分别为442和5 kg P·hm^(-2)),香蕉地上部吸量和吸磷量分别为242 kg N·hm^(-2)和23 kg P·hm^(-2),素和磷素盈余分别为1271 kg N·hm^(-2)和435 kg P·hm^(-2)。香蕉园0—400 cm土壤剖面硝态累积量为1131 kg N·hm^(-2)。【结论】过量施用肥和磷肥,导致海南典型区土壤-作物体系存在大量的养分盈余,旱地土壤也累积了大量的硝态。海南以较大的养分损失和环境代价生产热带高值水果和蔬菜,未来必须优化农田养分管理措施以保障其生态环境安全。
赵永鉴张博飞张翀巨晓棠
关键词:香蕉园硝态氮累积
和秸秆反应堆对设施番茄素利用及土壤硝态累积的影响
2023年
在设施番茄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CK)、常规施(FP)、肥减量28.6%(OPT)和肥减量28.6%+秸秆反应堆(OPTS)4个处理,研究减和秸秆反应堆对设施番茄产量、素利用、果实品质及土壤硝态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施肥处理相比,减条件下OPT和OPTS处理番茄产量分别提高10.7%和15.6%,其中OPTS处理显著提高。与FP处理相比,OPT处理番茄吸收总量和肥利用率分别提高0.40%和4.48%,OPTS处理分别提高5.57%和7.64%;与FP处理相比,OPT和OPTS处理果实硝酸盐分别显著降低35.2%和39.7%,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1%和29.0%。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0-100 cm土壤NO^(-)_(3)-N总累积量652.8 kg·hm^(-2),OPT和OPTS处理土壤剖面NO^(-)_(3)-N总累积量分别显著减少26.3%和46.5%。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常规施肥基础上减28.6%结合秸秆反应堆效果最佳。
张鑫陈玥叶鑫隋世江高云王娜
关键词:秸秆反应堆番茄氮素利用硝态氮累积

相关作者

王朝辉
作品数:283被引量:5,119H指数:4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冬小麦 旱地 硝态氮 小麦 冬小麦产量
李生秀
作品数:531被引量:10,033H指数:59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硝态氮 旱地 土壤 旱地土壤
田霄鸿
作品数:162被引量:2,962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锌 冬小麦 秸秆还田 石灰性土壤 硝态氮
郝明德
作品数:388被引量:5,673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长期施肥 黄土高原沟壑区 旱地 黄土高原旱地
胡春胜
作品数:291被引量:3,047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冬小麦 太行山前平原 小麦 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