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水热活动“的相关文章
- 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 2024年
- 滇西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部分隧道工程在穿越水热活动带时会面临高温挑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为揭示水热活动带下的隧道热害特征,以腾越隧道为例,采用地质构造勘察法和温泉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内的水热活动循环模式进行了研究;基于大地热流值对区域地温带进行了划分,利用SiO_(2)地热温标对隧道热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受地质构造影响,该区域水热活动的热源来自火山岩浆,褶皱与断裂是热水循环增温的主要通道,水源补给则来自大气降雨,热水循环、增温、径流期间的水岩反应导致水体Ca^(2+)上升;腾越隧道沿线以中、低温地热系统为主,该区域内的热量传递以热传导为主,隧道全线的热害占比高达87.3%。
- 刘星辰黄锋陈树汪王安民杨冬
-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构造
- 川西藏东典型水热活动区水热控制机制及隧道工程热害特征研究
-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碰撞下,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藏东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在板块碰撞挤压过程中,地壳内伴随着一系列热量产生及汇聚的过程,如幔源岩浆的上升侵位及伴随的壳内物质发生局部熔融、构造变形生热、地壳内放射...
- 易磊
- 关键词:隧道工程
- 一种用于水热活动地层隧道通风湿热传递机制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热活动地层隧道通风湿热传递机制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无构造地层模型箱、水热活动带地层模型箱、隔水板、换热风管、注水部件、传感器组件,无构造地层模型箱内预制有隧道模型,隧道模型内部设有换热风管,...
- 刘新荣王䶮周小涵张馨元许彬
- 穿越小江断裂的登楼山隧址区水热活动特征分析及隧道热害评估
- 2023年
- 云南登楼山隧道横穿水热活动强烈的小江断裂带,为利用地质分析手段评价隧址区水热活动规律,进而探讨线性工程热害评价方法,在已获得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小江断裂带区域发育规律,然后对隧址区小江断裂系地质构造整体展布规律以及地质构造的优势方位与热水地表出露分布特征的空间关系进行梳理。利用地表热显示的氢氧同位素高程效应和二氧化硅温标,对隧址区热水的补给高程、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进行分析,确定隧址区热水的整体运移特点。此外,综合分析隧址区的测温钻孔数据和水化学数据,确定隧道进出口附近象鼻温泉和龙潭营温泉2处热水运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距离登楼山隧道进出口较近的象鼻温泉和龙潭营温泉的运移路径与隧道轴线不仅在空间上无交集,且热水运移的地层与隧道穿越地层也不同,故判断出2处热水导致隧道遭遇热害风险的可能性较低;但测温钻孔中的地温梯度显示,隧道穿越山体部分虽无地表热显示,但在深度大于450 m的埋深部位仍然存在轻微热害的风险。
- 刘文连利满霖许模漆继红许汉华易磊李潇眭素刚
- 关键词:隧道热害小江断裂水化学分析
- 基于长期地温观测的水热活动区大地热流计算方法:以滇西北为例
- 高地温是隧道等地下工程规划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已有多处地下工程因受到高温热害而对工程进度或工程参与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大地热流是表征地下热状态和热过程的物理参数,也是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钻井实测地温,...
- 王文超
- 关键词:大地热流水热活动热对流滇西北
-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断裂活动性及区域水文地质与水热活动研究
- 本书为“川藏铁路拉林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之分册。
- 张广泽
- 红河断裂带水热活动与构造活动分析
- 红河断裂带作为扬子地块与印支地块的边界在学界已取得普遍共识,在形成机制上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为深入分析红河断裂带上的水热活动强度和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利用硅-焓模型估算了断裂带上近40个地热温泉的热储温度。...
- 王云李其林赵慈平
- 关键词:地震活动水热活动发震断层红河断裂带
- 红河断裂带水热活动与构造活动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红河断裂带作为扬子地块与印支地块的边界在学界已取得普遍共识,在形成机制上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其西北端起始于洱源北部,向东南延伸,经河口后进入北越莺歌海盆地,全长超过1000km。研究表明,新生代早期以左旋走滑为主,中期(17—5Ma)完成了由左旋走滑向右旋走滑的转化,第四纪以来表现出明显的右旋走滑特征,平均滑动速率约为2—5mm/a。
- 王云李其林赵慈平
-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水热活动扬子地块左旋走滑右旋走滑莺歌海盆地
- 川西高原水热活动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 川西高原甘孜-理塘-巴塘地区发现的200余处温泉,其中11处泉口温度超过当地沸点。温泉大多出露于断裂附近或河谷地区,呈条带状分布。对区内构造特征、岩体热物性、断裂活动性质、重力和磁异常以及地震资料解释、水文地球化学等资料...
- 唐显春张健庞忠和
- 关键词:温泉学地质成因川西高原
- 文献传递
- 藏北水热活动的地质背景研究
-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是水热活动分布集中的区域。研究区的水热活动南强北弱,与整个西藏高原的趋势一致。活动构造系控制着水热活动的分布,同时活动构造与地震和湖泊的分布也有着密切的相关...
- 张红亮
- 关键词:水热活动地质背景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赵慈平

- 作品数:85被引量:3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腾冲火山区 地震 温泉 腾冲火山 氦同位素
- 余俊清

- 作品数:46被引量:4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环境变化 大柴旦 湖泊沉积 柴达木盆地 湖泊
- 高春亮

- 作品数:30被引量:17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柴达木盆地 环境变化 沉积物 硼矿床 大柴旦
- 王贵玲

- 作品数:314被引量:2,849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干热岩 地热资源 新区 地下水 大地热流
- 蔺文静

- 作品数:127被引量:1,83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干热岩 地热资源 地下水 大地热流 浅层地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