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 篇“ 水系演化 “的相关文章
哈尔滨荒山岩芯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早更新世以来松花江水系 演化 的指示 水系 演化 是区域构造—气候—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松花江水系 演化 研究目前还相对薄弱,尤其是第四纪松花江中上游是否发生流向反转存在争议。河流沉积物是水系 发育最直观的产物,为大河水系 的形成演化 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自动定量矿物... 徐园园关键词:地球化学 水系演化 动力地形控制下的大河水系 演化 被引量:1 2022年 大河既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大陆地貌乃至地球表层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河水系 形成与演化 的决定性因素是大陆构造演化 引起地形的改变。传统观念认为,大河水系 的演化 主要受板块构造的影响即“构造地形”,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地形并非单纯由板块水平运动塑造,还包括由地幔对流造成的“动力地形”的影响。从深部地幔对流控制下的动力地形与地貌演化 模型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其概念,模拟计算以及模型验证。并以北美、澳大利亚、南美以及非洲的大河水系 演化 为例,阐明了大河水系 的演化 与长波长动力地形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相对于构造作用的局部影响,长波长动力地形能影响甚至改变大陆尺度上的水系 演化 模式。最后简要综述了亚洲的构造背景及动力地形研究进展,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从侏罗世开始就受到了多阶段板块汇聚与俯冲的影响,动力地形情况复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东亚地区的水系 演化 与动力地形之间存在相应联系,这对亚洲地区的构造—沉积演化 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陈磊 王平 张怀关键词:水系演化 地幔对流 南秦岭大巴山北缘山间盆地水系 演化 被引量:3 2022年 河流袭夺对地貌发育以及人类迁徙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秦巴山地区域,一直以来存在嘉陵江袭夺汉江的观点,但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地貌指数和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相结合,探讨了秦巴山间盆地水系 格局的演化 过程,认为伴随着古长江的演化 ,汉江自东向西逐步袭夺南北向嘉陵江流域.在地貌证据上,石泉-安康盆地内发育不适称宽阔谷地和一系列风口;河谷形态和河谷宽高比(Vf)显示可能存在两次快速下切过程.流域高程积分(HI)反映地貌自西向东逐渐由老年期转向幼年期阶段.χ值显示分水岭向月河一侧迁移,月河在逐渐萎缩.沉积记录上,锆石U-Pb年龄谱显示了物源的变化,盆地内高海拔河流阶地沉积物显示了3个锆石年龄峰值(200~250、400~505、700~900Ma),并以印支期峰值(200~250Ma)为主,而近代水系 沉积物锆石年龄仅显示晋宁期(700~900Ma)的单峰值.综合研究表明,区域内水系 发生了两次主要的河流袭夺:(1)古汉江切穿区域挤压脊自东向西袭夺汉中盆地水系 (古嘉陵江水系 );(2)随着石泉-安康盆地内分水岭隆起,南侧支流袭夺干流,形成现代汉江上游水系 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区域性走滑断裂及其伴生的挤压抬升起着控制作用,上游次级流域的演化 滞后于主河道对构造和袭夺的响应.结合秦岭地区古人类研究,河流袭夺造成宽阔谷地的沟通,可能为古人类沿河谷深入秦巴山地提供了便利的地貌条件. 谢婉婷 王先彦 张瀚之 刘全玉 王社江 鹿化煜关键词:河流袭夺 山间盆地 南秦岭 松花江早更新世水系 演化 :来自TIMA矿物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4 2022年 水系 演化 研究是揭示流域地貌—构造—气候演化 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松花江水系 演化 研究目前还相对薄弱,尤其是第四纪松花江中上游是否发生流向反转存在争议。自动定量矿物分析系统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在源区识别和古地理重建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此,本文利用TIMA技术对位于松花江T2阶地的哈尔滨荒山岩心沉积物进行重矿物及全岩矿物地球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以深度62.3 m为界,岩心上、下地层沉积物的重矿物(例如,锆石、磷灰石、金红石、榍石、石榴石、钛铁矿、铁磁矿物和硅铁矿)及全岩矿物地球化学组成均存在明显差异。62.3 m以上地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是闪石类+帘石类+榍石+铁磁矿物,硅铁锂钠石在上段地层中出现,全岩矿物地球化学元素较为稳定,波动幅度较小;62.3 m以下地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是闪石类+帘石类+钛铁矿+榍石,方解石、铬铁矿、蛇纹石、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仅在下段地层中出现,全岩矿物地球化学元素波动幅度较大。TIMA重矿物和全岩矿物地球化学组成反映了岩心沉积物的物源发生明显变化,进而指示了松花江的水系 演化 。结合在依兰发现的河湖相地层,我们提出了松花江水系 演化 的新模式。早更新世时期,佳依(佳木斯—依兰)分水岭将松嫩水系 和三江平原水系 分隔开,作为松花江上游的牡丹江向东流经依兰—通河—哈尔滨,最终注入松嫩古湖。在0.94 Ma B. P.之后,松辽分水岭局部隆升,古松花江发生反转,从西向东流至通河—依兰地区形成古大湖。湖泊水位不断升高致使湖水溢流切穿佳依分水岭,形成现代松花江水系 的基本格局。这挑战了以前的向源侵蚀导致佳依分水岭被切穿的水系 演化 模式。 徐园园 谢远云 康春国 迟云平 吴鹏 孙磊 魏振宇关键词:地球化学 水系演化 晚第四纪长江源区水系 演化 对断裂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2022年 河流沉积/侵蚀过程和水系 演化 对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侵蚀基准面的响应过程与机制是流域地貌的重要科学问题。长江源地区河流受高寒气候和走滑断层引起的局部多种构造活动样式的影响,是河流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响应的典型案例。文章通过野外考察、地貌指数(陡峭指数(k_(sn))、Chi(χ)、Gilbert指数、河谷宽高比(Vf))的计算、沉积学和地形分析,探讨了长江源水系 演化 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通天河和澜沧江支流从上游相对年老的谷地(北西-南东向低k_(sn)值、高Vf值的宽谷)转变为下游相对年轻的谷地(南西-北东向高k_(sn)值、低Vf值的陡峭峡谷),表明南西-北东向河流对北西-南东向河流的袭夺。通天河和澜沧江支流上游地区显示的高χ值、低起伏地形向下游方向快速转变为低χ值、高起伏地形,也指示澜沧江和通天河向上游溯源侵蚀、袭夺分水岭地区原有老年期水系 。局部分布的北西-南东向河谷(风口)、一系列间隔分布低洼地内河流沉积物和初步光释光年测年结果(13.3ka和>115ka)表明该地区在晚第四纪(可能在暖期)发育一条南东流向的古河流。随后断层走滑运动导致的局部构造抬升将河流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内流湖。后期通天河和澜沧江干流(局部侵蚀基准面)侵蚀下降导致南西-北东向支流溯源侵蚀,袭夺内流湖;水系 由树枝状演化 为倒勾状。区域构造活动和局部侵蚀基准面变化是控制该地区水系 演化 的主要因素。晚第四纪气候变化引起河流堆积/侵蚀过程的改变也对水系 的连通/中断有一定的影响,后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于洋 王先彦 李正晨 李一泉 鹿化煜关键词:水系演化 晚第四纪 祁连山党河盆地二道泉剖面新近纪沉积物磁性矿物与古水流及其对盆地水系 演化 的启示 被引量:2 2022年 二道泉剖面(39°01'34″N,95°52'49″E)位于党河盆地腹地,呈北南向展布,长790m,党河盆地位于祁连山腹地,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沉积与地貌演变的理想地区。本研究在野外地层观测、古流水重建及砾石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党河盆地中西部二道泉剖面新近系白杨河组顶部-玉门砾岩底部河湖相沉积物进行磁化率测量与等温剩磁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剖面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有磁铁矿和赤铁矿,其中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通过对比发现剖面中黄色调粗粒沉积物中的赤铁矿含量显著高于红色调细粒沉积物。砾石成分和向南的古流向结果显示,白杨河组晚期至玉门砾岩早期地层沉积物主要源自于二道泉剖面北部的野马南山地区。磁化率及沉积相揭示出源区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赤铁矿是从源区直接搬运沉积的,而非自生形成;这一过程未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赤铁矿多为碎屑,岩石颜色发黄。综合分析认为,二道泉剖面疏勒河组到玉门砾岩组早期沉积时党河盆地发育一条规模逐渐变大、水动力逐渐变强的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现今流向为北西向的党河水系 可能最早在新近纪玉门砾岩沉积中期以后才形成。 李彦杰 戴霜 马晓军 王荣华 樊鑫 王子璇 王艺霖 李家胜 洪一峰 覃凌峰关键词:磁性矿物 古水流 水系演化 珠江水系 演化 与东亚地形倒转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6 2022年 新生代以来,全球地质演化 中最大的地质事件不外乎青藏高原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其中东亚地区的黄土堆积及大型水系 的形成最为瞩目.珠江作为串联华南大陆与南海北部“源-汇”系统的纽带,是南海沉积学研究的焦点,揭示其形成过程对探讨云贵高原以及青藏东南侧的地形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元素地球化学与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源汇综合示踪技术,结合珠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的研究成果,详细探讨珠江的诞生与演化 历史.珠江河流体系初始形成于早渐新世,流域范围仅限于华南沿海地区;晚渐新世珠江发生向西拓展事件,流域面积显著扩大,达到云贵高原东侧边缘;到中新世珠江流域发生明显改变,河流进一步向西、向北溯源侵蚀,流域面积急剧扩大,深入云贵高原腹地. 23 Ma珠江流域面积的快速扩展与同时期长江三峡贯通、北方黄土发育均是该时期青藏高原大范围隆升的直接产物,是东亚地区基本形成西高东低地貌特征的具体反映. 张向涛 向绪洪 赵梦 崔宇驰 张浩关键词:海洋地质学 滇东巧家盆地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对盆地和水系 演化 的指示 巧家盆地地处云贵高原、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地带,位于小江断裂带北端和金沙江下游,对于巧家盆地形成过程和金沙江巧家段水系 变迁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本区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和安全都... 台梓含关键词:第四纪 物源分析 盆地演化 水系演化 陕北地区滑坡发育规律及其与水系 演化 关系研究 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人类聚居地多位于宽阔的河谷中。地质环境条件脆弱,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研究区域内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滑坡多发育在沟谷谷坡之上,而... 辛海涛关键词:滑坡灾害 发育规律 水系演化 秦岭地区汉江流域水系 演化 过程 水系 演化 对地貌发育以及人类与动物迁徙等均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南北过渡带-秦巴山地,长江支流汉江在此形成了与西侧嘉陵江截然不同的水系 格局,且一直以来存在嘉陵江袭夺汉江的观点,但尚无定论。由于水系 格局的变化通常是缓慢而持续... 谢婉婷关键词:河流袭夺 山间盆地 南秦岭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康春国 作品数:75 被引量:330 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学院理学院地理系 研究主题:重矿物 黄土 化学风化 沉积物 沉积环境 谢远云 作品数:90 被引量:491 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 重矿物 地球化学 化学风化 江汉平原 迟云平 作品数:59 被引量:146 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 重矿物 地球化学 化学风化 荒山 潘保田 作品数:210 被引量:3,190 H指数:3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祁连山东段 气候变化 黄河 河流阶地 史正涛 作品数:262 被引量:1,916 H指数:23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水源地 水源地 磁化率 金沙江 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