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2篇“ 水质保护“的相关文章
- 升钟水库水质保护工作成效研究
- 2025年
- 升钟水库的水质安全关乎灌区数百万人民的饮水安全、粮食安全。文章分析了2008-2023年升钟水库水质变化情况,梳理了网箱养鱼、污水直排、农药过度使用等水质威胁,并对影响升钟水库水质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灌区管理单位长期以来进行的水质保护工作进行综合研究,对升钟水库水质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
- 代长辉雍波陈黎
- 关键词:升钟水库水资源水质安全
- 一级水源保护区超深竖井施工水质保护措施探讨
- 2024年
- 结合雁田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雁田通风排水井临建、地下连续墙、竖井开挖等不同阶段施工,分析影响水源保护区水质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水质保护方案并予以验证,确保了竖井各阶段施工过程中无水质污染事件事故发生,总结水质保护的成果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水质污染事件发生。
- 龚超严川农秉军董春磊
- 关键词:超深竖井地下连续墙水质污染
- 一种二次供水水质保护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水质保护系统,涉及二次供水技术领域,解决了外部主管网出现问题水体时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的技术问题;包括安装在供水管道上的电动阀和安装在水泵房设备柜内的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
- 曹泽禹杨坚仇多兵曾昭巍夏晓军张圣安
- 一种水质保护用取样分检装置及其分检方法
- 本发明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质保护用取样分检装置及其分检方法,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和侧面分别开设有检测腔和安装腔。本发明通过实现外部密封组件外表面出气口的连通打开,同时实现供气组件与内部密封组件的连...
- 淦勇吕传迅胡坚张觅亮
- 广东省鹤地调蓄水库水质保护措施研究
- 随着国家水网建设的推进,调蓄水库作为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调蓄水库有些是新建的,有些是利用原有的水库。调蓄功能是调蓄水库与一般水库的主要区别,利用原有水库,水库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相当于进行了技术改造,从环境影...
- 范利平董磊华傅致远
- 关键词:水质保护调蓄水库调水工程
- 南湖水质保护“新解法”
- 2024年
- 七月的嘉兴南湖,水光潋滟、清风拂面,红船静卧、穿越百年。这片水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故事,是开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起点。保护南湖,提升嘉兴城市形象的情结,始终扎根于嘉兴人民的心中。法律法规是社会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全社会一体遵行的规则。
- 杨柳
-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水质保护城市形象社会认同
- 武城县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措施分析
- 2024年
- 介绍了武城县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水源水质保护措施以及目前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 董大鹏陈晨
-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 一种用于水质保护的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质保护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桩体和监测仪,监测仪设置在监测桩体外部的一侧,监测桩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U形架,U形架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丝杆的一端部套设有推送块,推送块的一侧设...
- 赵锦冰张云忠方键周祥官翁林铖宋伟胜
- 一种水质保护用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保护用漂浮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斗与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
- 苗勇
- 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质保护标准分析
- 2024年
- 水污染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对水质保护标准的应用,对当前水污染状况应用具体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利用水质保护标准内容,对案例中水体污染情况进行探讨,同时给出针对性的技术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确保对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 王海峰
-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技术水质保护
相关作者
- 赵煜灵

- 作品数:20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倒流防止器 配水管网 水质保护 生活饮用水 井室
- 何冠钦

-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研究主题:倒流防止器 高层建筑 配水管网 水质保护 生活饮用水
- 刘家寿

- 作品数:196被引量:1,197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三峡水库 鱼类群落 鱼类 环境因子
- 罗琳

- 作品数:76被引量:3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研究主题:水利 水资源 PPP PPP模式 SCS模型
- 周灵辉

- 作品数:29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市环境保护局
- 研究主题:长江南京段 水质状况 水质保护 干湿球法 外秦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