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1 篇“ 汉江下游 “的相关文章
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汉江 下游 枯水位变化及长江顶托关系调整 2024年 兴隆水利枢纽蓄水运行后,对坝下游 枯水位、水位顶托关系等影响已初步显现。系统分析1970—2022年汉江 下游 水文站、水位站的流量与水位特征等变化。结果表明,汉江 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坝下游 各站同流量的枯水位均表现为累积性下降态势,越向下游 减幅越小。当汉川—汉口段和仙桃—汉口段水面比降分别低于0.020‰和0.025‰时,长江水位顶托作用显著影响汉川站及仙桃水文站的水位;当水面比降高于0.060‰和0.065‰时,长江水位顶托作用未影响汉川站水位和仙桃水文站。2013—2022年与2003—2012年相比,汉川—汉口段和仙桃—汉口段比降高于0.060‰和0.065‰的时间为增大态势,即2013—2022期间汉江 和长江水情组合有利于汉江 下游 航道水深条件的稳定与发展。 温国楠关键词:兴隆水利枢纽 汉江下游 汉江 下游 “一江三河”平原河网IHA区域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造成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会带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各不相同,在区域生态流量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区域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生态流量管理措施。以汉江 下游 干流-汉北河-天门河-府澴河区域(“一江三河”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汉江 下游 干流皇庄、沙洋、仙桃站,“三河”地区隔蒲潭、天门、应城站共6个水文站的长序列日平均流量,分别分析径流突变情况,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比较区域内不同站点在径流突变前后的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并结合指标的生态学意义对研究区的生态流量调控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汉江 下游 干流于1990年发生径流突变,三河地区于2010年发生径流突变,突变后流量减小,枯水期延长;②研究区6个站点均存在径流变异前后的汛期水文指标变化过大的问题,可能对水生生物,尤其是产漂浮性卵的鱼类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水产资源减少;③汉江 下游 干流的水文指标正向变化远多于三河地区,中高度变化远少于三河地区,三河地区更多指标偏离适宜范围。研究成果对认识生态流量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具有科学意义,可为生态流量的区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吴可怡 张翔 李芊芊 闫少锋 李天生关键词:水文情势 生态流量 汉江 下游 罗汉寺和岳家湾旧石器旷野遗址的年代学研究2024年 近年来,秦岭地区发现了大量旧石器遗址,并开展了年代学研究。但是,秦岭南麓汉江 下游 地区的旧石器遗址研究相对较少。2018年夏天对汉江 下游 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钟祥盆地和江汉平原发现了罗汉寺和岳家湾两处旧石器旷野遗址。两处遗址的剖面出土了较多原地埋藏的石制品,包括石片、石核,以及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手稿、手斧等少量工具。利用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SAR-OSL)和热转移光释光(TT-OSL)技术,测得罗汉寺两个遗址点对应的文化层年代分别为53—30 ka和187 ka,岳家湾遗址旧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172—138 ka。这些年代有效填补了汉江 下游 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空白。 严文轩 陆成秋 郭小奇 秦真渝 曹雅堃 孙雪峰关键词:旧石器 汉江 下游 堤防工程渗控分析及治理措施2024年 根据汉江 下游 堤防隗家洲管涌群的出险情况以及堤防地质条件进行渗控分析,查找险情发生的原因。根据渗流计算结果探讨防渗墙、盖重、填塘等治理方案。根据堤身的地质条件及险情情况,该险段采用堤身防渗墙和堤后盖重治理措施,有效降低堤内出逸坡降;对砖厂取土形成的坑塘进行全面回填,覆盖住透水通道,并在出险较集中的部位设置减压井,降低深层砂基地下水位,有效控制了管涌险情。 李延春 朱琛洁 李婷 刘万浩关键词:管涌 渗流分析 减压井 汉江 下游 流域生态流量区域特征指标的优选2024年 在评价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时,传统水文改变指标法(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IHA)存在的指标间相关性高和数据冗余问题会造成整体评价偏差。对汉江 下游 流域的河流水文情势评价时,考虑到汉江 流域干支流日均流量及取水调水工程等的影响,分别选择汉江 干流上的3个水文站及支流流域的3个水文站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水文站IHA指标进行优选,再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筛选,优选出适用于评价汉江 下游 流域水文情势的13个代表性指标,分别为2月流量、4月流量、7月流量、10月流量、12月流量、基流指数、最低流量出现日期、最高流量出现日期、低流量脉冲次数、高流量持续时间、日均流量增加率、日平均流量减少率和日均流量反转数。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的代表性指标间相关性均大幅降低,13个代表性指标间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的占比约70%;经变化范围评价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验证,IHA指标与优选出的代表性指标对汉江 下游 流域整体水文改变度评价结果的差值均小于7.5个百分点,表明其能够对汉江 下游 流域提供较为全面合理的水文情势变化评价。 李芊芊 张翔 吴可怡 陶士勇 闫少锋 邓梁堃关键词:生态流量 基于四大家鱼栖息地模拟的汉江 下游 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梯级水库运行显著改变了河流自然水文情势,对河流水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选择四大家鱼作为汉江 下游 的指示物种,考虑四大家鱼对栖息地流速和水深的喜好性,构建了产卵期和生长期适宜度指数曲线,采用River 2D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不同流量下四大家鱼适宜栖息地状况的变化,提出维持四大家鱼产卵期与生长期需求的生态流量及高流量脉冲。结果表明:汉江 下游 四大家鱼产卵期最小和适宜生态流量分别为1310,3520 m^(3)/s,每年提供至少2次持续时间不低于3 d、流量不低于1310 m^(3)/s的高流量脉冲,以刺激四大家鱼自然产卵,增加产卵规模;生长期最小和适宜生态流量分别为441,1520 m^(3)/s。与Tennant法和实际生态监测对比,River 2D水动力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可靠。但与历史实测流量过程比较,产卵期生态流量满足率不高,需择机实施汉江 中下游 梯级水利枢纽联合生态调度,提高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费启航 彭涛 彭涛 刘伯娟 石小涛关键词:生态流量 四大家鱼 汉江下游 汉江 下游 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2023年 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是实现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汉江 下游 堤防加固工程的特点,项目法人科学设立建管机构,通过严谨、高效的建设管理,强化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确保实现堤防工程建设目标。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相关规定,适应新形势,创新堤防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提升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何卫军 鲁爱军 高振宁关键词:堤防 建设管理 汉江 下游 水华暴发驱动因素及水华防治措施研究 水华是浮游藻类在短时间内过度繁殖、生长的结果,易发生在水流较为平缓的水域。汉江 是我国河网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点,中下游 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拦河水利工程逐渐增加,河流水文... 郭立权关键词:汉江下游 水华暴发 水华防治 汉江 下游 硅藻水华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 2015年春季,汉江 下游 潜江至武汉段发生硅藻水华现象。监测结果表明,本次水华为轻度硅藻水华,优势种为小环藻,共持续10 d。其间,汉江 流量明显高于历史水华年份,因此水文条件不是本次水华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异常高的气温条件是水华的重要诱发因素。水利工程的兴建可以降低水华发生率,但汉江 中游亦存在暴发水华的可能,仍需要加强研究和监测。 陈建华 谢占领 熊晶关键词:影响因素 水文条件 气温条件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典型年份汉江 下游 连续弯道河床演变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 下游 流量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汉江 中下游 径流量大幅减小,洪峰减小,枯水流量略有增加,径流年内分配更趋均化。对于汉江 下游 连续弯道来说,过渡段表现为大水年淤积,小水年冲刷的特征。对于汉江 柴林湾弯道本身的冲淤,则与弯道的弯曲程度有关,缓弯段大水年淤滩冲槽,小水年冲滩淤槽,急弯段大水年表现为冲滩淤槽,而小水年则表现为滩槽同淤。在遭遇中小水年等典型水文年,不利于急弯滩段航道条件的维持。 涂琳关键词:山区河流
相关作者
窦明 作品数:196 被引量:1,614 H指数:2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华 淮河流域 水资源 河段 郭生练 作品数:603 被引量:4,914 H指数:3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梯级水库 COPULA函数 设计洪水 水库 三峡水库 张政科 作品数:53 被引量:127 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研究主题:采样器 采样 采样技术 拼装式 磁性纳米颗粒 夏瑞 作品数:84 被引量:315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黄河流域 河道 环境效应 EFDC 足迹 彭虹 作品数:138 被引量:385 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研究主题:流域 水质 网格 富营养化 水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