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1篇“ 江南园林“的相关文章
重构阅读体验空间的书籍设计策略研究--以江南园林空间特性为例
2025年
文章以江南园林的空间性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特性、空间层次、空间肌理以及空间体验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探讨四个维度在书籍设计中的创新方法,以达到拓展书籍设计中的视觉空间维度与意境层次。通过阅读体验空间为理论基础,力图将园林设计的布局、层次、营造、体验融入书籍设计中。文章的研究通过强化书籍空间表现方法,实现有序且连贯的设计思路体系,以此为书籍设计方法注入新的灵感与活力。
陆佳怡姜靓
关键词:书籍设计江南园林空间性文化创新
江南园林窗棂艺术探析
2025年
首先,探讨了江南园林窗棂的主要功能,强调了其在通风采光、观景借景等方面的作用,挖掘了窗作为园林防御与空间分隔的重要作用。其次,进一步探讨了江南园林窗棂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窗棂图案形式,揭示了这些图案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审美追求与艺术特征,以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慧王兆丰
关键词:江南园林门窗艺术文化象征艺术特征图案装饰
明清叙事性绘画与江南园林建筑空间
2025年
本文以跨学科视角探讨明清叙事性绘画对江南园林建筑空间发展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些影响至少有三。第一,这类绘画是叙事场景的想象性建构,具有超乎现实建筑使用和建造逻辑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复杂性,故可被视为建筑空间设计的想象图。第二,这类绘画可以引发读者对于浪漫生活环境的憧憬,故可充当社会受众有关建筑空间新趣味的引导者,进而在作为浪漫生活环境的园林建筑中付诸实现。第三,与庭院或庭园布局相似,这类以插图和册页为主要形式的绘画也需要在极为有限的画幅中呈现丰富多变的构图。如同平面设计,它们积累的构图定式就有可能为园林建筑的布局提供参考。总之,从明末到清代中期江南园林设计出现了一个从寄情山水到浪漫家居的变化。这期间叙事性绘画引发的建筑空间趣味和追求或为历史原因之一。
赖德霖
关键词:江南园林建筑空间
江南园林遗产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逐渐应用于方方面面,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及二者的深度融合,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数字文化形式,传统文化形式也开始借助数字技术转型升级。近年来江南园林遗产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数字化相关技术和应用方式,园林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在促进信息采集、档案管理、遗产传播等工作中初见成效。通过对江南园林数字化研究现状的梳理,以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讨论江南园林遗产数字化工作的优势,从遗产数字化内容和遗产数字化管理两个方面出发,探讨数字时代下江南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职慧潘永圣王喆张青萍
关键词:江南私家园林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
丹青始终 浅谈圆明三园对江南园林的写仿工程
2024年
圆明园在营建过程中存在对江南园林景观进行写仿的现象,其中,绘画作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乾隆帝在御园中写仿江南园林时,会涉及和创作大量的绘画作品,而这些作品有着启发和引导仿建工程的功能及用途。可以说这些绘画与圆明园的写仿工程相始终……。
陈丽安
关键词:江南园林园林景观绘画作品乾隆帝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江南园林遗产发展策略体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随着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世界文化遗产持续赋能,园林遗产的可持续工作也正在逐步展开。基于此,首先对传统保护与活化理论进行的背景进行探究,对于现状理念的局限性展开剖析,并进一步梳理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其次,以拙政园为主的苏州园林遗产与伦敦城市遗产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体遗产与城市整体遗产两个互为补充的不同视角展开,深入挖掘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角度遗产可持续发展手段与策略,并进一步在现有可持续理念框架下进行二级划分,总结成为“目标体系—具体策略—支撑体系”的江南园林遗产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系,为园林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活化提供不同切入视角与可行性建议举措。
张青萍唐逸洲王元董芊里
关键词:江南私家园林可持续发展
基于戏曲中叙事创作与身体运动的江南园林空间路径范式
2024年
园林与戏曲在叙事创作中以人的身体运动为共同关注点,表现出转换时空的类似叙事效果。对园林实例和戏曲表演的空间路径进行图解对比,得出连续转折、相间错动、闭环聚合和多环相扣4种基础空间路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径”范式应对不同情境需求时的5种异变方式,进而总结出空间范式的功能特征即折叠扩大空间表达面、模糊空间的方向界限、控制视线焦点的聚散,指出“环径”范式可创新应用于当下园林与戏曲的沉浸式空间设计,为研究园林与戏曲互通的空间路径范式及设计创作提供借鉴。
李旭王蕾龙毅湘
关键词:风景园林戏曲身体运动江南园林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清代女性对江南园林空间设计的感知特征
2024年
现有研究多以男性士绅视角解析清代江南园林空间,基于女性视角的探析仍未深入。本研究选取清代江南107位女性所作园林诗词5837篇,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建构园林词汇网络,进行节点中心性、核心—边缘模型、社区检测分析。发现女性对植物景观的认知最多,对亭、楼、阁建筑类型认知最广,多关注建筑构件窗、檐、砌、阑;其认知结果为:园林构景具季候性、时间性特征;主要活动于庭、园、院中空间拓扑结构呈线形或环形的女性空间。
云嘉燕刘慧媛
关键词:风景园林社会网络分析女性视角园林空间
高校助力下的江南园林非遗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路径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江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涉及物质遗产,还必须重视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营建技艺的保护。首先,回顾江南园林非遗营建技艺传承的现状,分析非遗营建技艺面临的发展困境。其次,分析高校在江南园林非遗营建技艺保护中具有教育、科研、资源整合的优势。通过抢救性保护、动态性传承、活态性传播三方面助力江南园林非遗营建技艺传承路径转变,提升学生技艺水平,为江南园林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非遗技艺的传承作出积极贡献。只有全面保护和传承非遗营建技艺,才能确保江南园林遗产的完整性和独特魅力的永久传承。
顾润佶惠雪傅力李岚
关键词:江南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
植物根劈作用对江南园林假山遗产的影响——以南京瞻园为例
2024年
【目的】江南园林假山是园林遗产的重要组分。植物根劈现象广泛存在于各遗产园林之中,严重威胁着假山遗产的长久保存与发展。作为假山安全与保护的影响因素,将植物根劈现象纳入假山预防性保护体系,能够为假山预防性保护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而有效开展园林遗产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瞻园为例,对假山受植物根劈的作用机理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南京瞻园假山现状中的问题树种,提出并验证了5个与植物根劈作用显著相关的植物变量,建立了有关植物根劈的裂缝面积回归预测模型。【结果】通过分析植物根劈现象的现状特征,认为直根系、深根系树种更容易导致假山裂缝问题,南京瞻园的此类树种中,朴树、女贞的根劈作用对假山的影响最为显著,枇杷、龙爪槐、广玉兰、木瓜的根劈作用次之。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裂隙内根长、根径、植物冠幅、树高、基径是根劈作用的5种主要影响因子,与根劈作用产生的裂缝面积显著相关。其中,裂隙内根长、裂隙内根径与产生的裂隙面积呈正相关。通过多元回归性分析,初步构建假山裂缝面积预测模型,并设置相应的假山裂缝变化预警阈值,认为裂隙内根径不变而根长变化值超过11.25 cm时,即应考虑抑制单条根系的发育。【结论】植物根劈作用加剧了假山石体表面裂隙的发育和扩展,甚至有可能导致石体的断裂和山体的崩塌,严重威胁着假山遗产的长久保存与发展。根据量化分析的结果进一步筛选环境变量,划分监测等级并明确预警指标,可以提高假山遗产保护的预知能力和定量判断能力,达到及时预防、削弱植物根劈作用力并完善假山预防性保护体系的目的,为古典园林假山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张青萍陈凤仪
关键词:江南园林园林假山

相关作者

顾凯
作品数:34被引量:24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晚明 江南园林 假山 画意 中国传统园林
张青萍
作品数:187被引量:954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假山 古典园林 城市 遗产
张恒
作品数:76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泉州民居 高钛重矿渣 燃料电池 江南园林
任国亮
作品数:98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装配式 透水砖 景观 步道 BIM
李祎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研究主题:江南园林 画面感 山水精神 昆曲 舞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