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6篇“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相关文章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CVA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CVA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状态[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值]、辅助性T细胞水平[T细胞1(Th1)、T细胞2(Th2)]、细胞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Ig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_(1)、PEF、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Th1、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h2、IL-4、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Th1、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h2、IL-4、IgE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可改善CVA患儿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二者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
- 丁春杰杨菊萍闫颖金元平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盐酸西替利嗪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82例应用分析
- 2024年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是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该药物同时具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效果,在抗炎的同时还能持续性扩张支气管。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的支气管在炎症作用下处于痉挛状态,使患者难以正常呼吸,指导患者服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可以兼顾炎症控制与气管扩张,由此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在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的同时,对其临床症状变化予以观察,在此基础上量化评定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此次研究的进行时段确定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以查阅患者入院档案的方式,对该时段内接受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例数,查阅到符合此次研究要求的患者共计60例。将随机抓阄作为分组方式,写有“对照组”、“实验组”字样的阄各有30个,抓到指定字样的患者将被划入改组。为两组别分别拟定了不同的干预方案,对照组的干预方案为单一接受氟替卡松治疗、实验组的干预方案为接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肺功能、血气、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等一系列临床变化信息,导入患者临床变化信息至统计软件中,结果显示P<0.05代表结果差异突出。结果 实验组各项临床数据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突出(P<0.05),表明实验组经过治疗干预后,其临床症状相比对照组更为理想。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干预下,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展现出高度的临床治疗价值。
- 张晓阳吴存虎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氟替卡松支气管哮喘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本文旨在探讨沙沙美特罗氟替卡松(SFC)与噻托溴铵(TIO)联合使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治疗效果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常称之为COPD,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呼吸系统问题,给患病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负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这是一种含有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的复合药,能够有效缓解气道的痉挛和炎症。而噻托溴铵这种药物,则是一种有效疗效的长期抗胆碱能药品,能通过抑制M3受体去改善气流受限的情况。从侧面获得的数据,接受SFC与TIO联合治疗和仅仅只接受SFC治疗的COPD患者,无论在肺功能的改善程度,病症情况的转好,甚至是病情急性加重的次数,都足以证明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其效果甚显著,优势明显。具体来说,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如FEV1、FVC和FEV1/FVC比值得到明显改善,气促程度、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且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此外,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和接受度良好。因此,本文认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是治疗COPD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刘文鹏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善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评估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疗法对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肺结核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参数。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的免疫指标变化。此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病变吸收率、空洞缩小比例及痰涂片转阴率。最后,记录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EV_(1)、FVC、PaO_(2)均上升,PaCO_(2)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_(1)、FVC、PaO_(2)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aCO_(2)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CD3^(+)、CD4^(+)、CD4^(+)/CD8^(+)比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6个月,两组的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6个月后的病变吸收、空洞缩小和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能有效改善短期症状控制,且不明显影响肺结核的治疗进程。
- 陈康高亮张志新仇亚莉秦科宇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苏黄止咳胶囊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专科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CVA),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干预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比值、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FEV1、FVC水平更高(P<0.05);干预组EOS比值、Eotaxin、IL-6、TNF-α水平更低(P<0.05);干预组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更低(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EOS、Eotaxin、IL-6、TNF-α水平,咳嗽症状控制更理想,临床应用价值高。
- 陈亚宽陈丽茜苏文成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苏黄止咳胶囊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 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总结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高州市南塘镇卫生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方案,对照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气促指数、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改善及安全性差异。结果经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气促指数、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仅为1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可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及肺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 陆少华李润芳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红霉素
- 慢阻肺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在慢阻肺(COPD)临床治疗环节中实施药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联合干预方案,观察分析药物联合干预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取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卫生院内科六年内(样本纳入时间:2017.01至2022.12)治疗的COPD患者(样本纳入例数:300例),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性分为两个小组,均150例,前后两者分别采取药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照分析两个小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相比,观察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1s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生活质量(SF-36)分数均更高;但是干预后肺活量(FVC)、急性症状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口干、头晕、咽部不适)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将药物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联合方案运用于CPOD治疗环节中,能调整与优化其肺功能指数,避免症状反复发作,减少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出现风险,临床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值得推荐。
- 邹军
- 关键词:慢阻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肺功能
- 不同剂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COPD患者症状及气道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不同剂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治疗影响。方法 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采取不同剂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比其作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水平更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对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高剂量(50μg/500μg)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更加有效的改善,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温佳圣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症状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仙居县人民医院接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NIPPV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RF患者52例,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2.3%。所有患者治疗后FVC、MVV、FEV_(1)、FEV_(1)/FVC及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_(2)及血清Cys-C、β_(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RF能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血清Cys-C、β_(2)-MG水平。
- 顾红霞王媚莹张怡婷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无创正压通气胱抑素C
- 肺力咳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肺力咳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氧疗、营养支持、心理干预、肺康复、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肺力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试验(6MWT)、Borg评分以及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均有改善,且观察组FEV1(2.52±0.51)L、FEV1/FVC(76.62±4.20)%相比对照组的(2.07±0.20)L、(74.66±3.20)%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MWT(350.18±9.34)m、Borg评分(2.62±0.80)分优于对照组的(215.35±8.46)m、(3.40±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声音嘶哑1例、关节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发生头痛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症状均未治疗,可自行消失。结论肺力咳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使患者活动耐量增加,且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少,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栗广升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
相关作者
- 王晓晟

- 作品数:25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结核性胸膜炎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深吸气量 胸膜活检
- 周丽荣

- 作品数:36被引量:2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性胸膜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膜活检 COPD患者 COPD
- 陈雄

- 作品数:27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者 单用 噻托溴铵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 施健

- 作品数:21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性胸膜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膜活检 COPD患者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 张静

- 作品数:23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患者 支气管哮喘 单用 噻托溴铵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