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篇“ 沟渠湿地“的相关文章
旱区沟渠湿地CO2排放过程对排水水位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排水沟湿地因其丰富的植被分布而具有较大的碳汇价值,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沟渠湿地受农田排水和降雨的影响,水位变化频繁,极有可能激发沟渠湿地CO2排放,导致其从碳汇变成碳源。本文以陕西富平卤泊滩沟渠湿地...
张磊
关键词:CO2排放土壤含水率土壤团聚体
旱区沟渠湿地植被演替对排水水盐的响应研究与模拟
植被作为旱区沟渠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旱区灌区生态平衡、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净化农田排水水质、削减面源污染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旱区农田排水在输出多余水分的同时,往往也输出了大量的盐分,对沟渠湿地植被的...
王倩
关键词:农田排水土壤水盐植被演替
基于CSTR水质模型的洱海沟渠湿地水质分析
2022年
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等水质参数可充分反映出水体水质变化情况。文章通过建设生态净化区对低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在生态净化区进口及出口设置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质、水位及流量变化情况,将水质监测数据处理后用于CSTR水质模型对比分析,通过化学需要量实测数据与CSTR模型预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生态净化区的净化功能。
延红艳王帅刘晓彬
关键词:水质分析
旱区农田-沟渠湿地系统水盐动态研究与调控模拟
沟渠湿地作为农田与下游水体的过渡,具有排水和生态湿地双重功能,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保护下游水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对于干旱半干旱区承担农田排水控盐任务的沟渠湿地而言,农田盐分输出成为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问题。...
仵苗
关键词:水盐动态
新型生态沟渠湿地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环保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生态沟渠湿地。包含两个外壁构成一个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内部包含滤料,滤料上方包含土壤层,土壤层上方包含放置部分,所述放置部分包含上层壁和下层壁,上层壁和下层壁均为防水材料,上层壁和下...
秦宏郭强
文献传递
农田沟渠湿地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2016年
农田沟渠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有很好的净化作用。沟渠湿地方案设计中,湿地面积计算是影响湿地规模和净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学习人工湿地面积计算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沟渠湿地具体特性对降雨径流、农田灌溉、湿地植物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得出适合沟渠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徐球
关键词:沟渠湿地非点源污染农田灌溉
宁夏平原沟渠湿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样方、样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宁夏平原沟渠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群落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平原沟渠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较均匀,植物生物多样性高、植物生物量大、数量繁多、植物类型齐全及生态序列完整等特征。而宁夏平原沟渠湿地群落整体的数量特征主要由Shannon-Wiener、Simpson两指标表征,且这两指标与群落的生态优势度成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为宁夏平原沟渠湿地的恢复与重建、为绿洲区植物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张娟红何彤慧程志张玉峰
关键词:沟渠湿地宁夏平原
沟渠湿地技术对农业径流中氮去除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沟渠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灌功能是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沟渠湿地技术已成为有效去除氮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和防治水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沟渠湿地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无机氮,其迁移转化过程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复杂过程;脱氮的机理包括植物的吸收、基质的吸附以及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等。通过分析沟渠湿地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指出沟渠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项新的最佳管理体系措施,用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特色的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手段,可作为削减农业径流中氮流失的有效方法,应加强沟渠湿地技术控制水体污染物运移的研究和管理。
尹黎明张树楠李宝珍段炼中刘锋
关键词:沟渠湿地
宁夏平原沟渠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从植物群落的基础样方调查出发,研究了宁夏平原沟渠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平原沟渠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到水分、有机质、盐分和土壤pH的影响。其中,水分是其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其次是有机质,盐分和pH。盐分和有机质分别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平均高度两个群落数量指标有着显著的影响,分别用Y=0.08×17.731x(R2=0.219*)和Y=0.679x-0.068(R2=0.207**)两种曲线方程拟合,进而将环境因子和群落数量指标量化。
张娟红何彤慧程志张玉峰
关键词:宁夏平原沟渠湿地群落分布环境因子
水库集雨区沟渠湿地耐寒植物五节芒耐淹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选取浙江省长潭水库集雨区上游农田沟渠湿地中生长的耐寒牧草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测定其在涝渍逆境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并与生长于堤岸上的五节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涝渍逆境虽然造成沟渠湿地生长的五节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减少、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降低,但与在堤岸中生长的五节芒相比,下降幅度较小。说明生长于沟渠湿地上的五节芒具有较强的涝渍逆境适应性。因此,在浙南山区水库集雨区农田沟渠湿地耐寒植物五节芒能强化沟渠湿地生态效应,降低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陈海生靳晓翠
关键词:五节芒沟渠湿地涝渍胁迫耐受性

相关作者

张玉峰
作品数:13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银川平原 沟渠湿地 湿地 植物群落 植物多样性
何彤慧
作品数:170被引量:754H指数:1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银川平原 芦苇 湿地 毛乌素沙地 历史时期
姜翠玲
作品数:94被引量:1,428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研究主题:底泥 水库 污水灌溉 土壤 水质咸化
范晓秋
作品数:26被引量:842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湿喷桩 沟渠湿地 水资源
章亦兵
作品数:9被引量:26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沟渠湿地 挺水植物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