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217篇“ 油气勘探开发“的相关文章
- 浅谈AIGC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2025年
- 文章首先介绍了AIGC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该技术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地震数据处理分析、地质资料处理、钻井决策支持、油藏模拟、产量预测、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预测性诊断、智能决策等方面;分析了AIGC技术在油气行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质量、算法准确性、行业监管和数据安全问题等;最后,对AIGC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赵贵征张凤喜成艳
-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
- 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取芯钻机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取芯钻机及其方法,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架和进水管,所述调节架表面滑动连接有辅助组件,且所述辅助组件表面活动连接有钻机主体,所述钻机主体底部输出端螺纹连接有钻杆,且所述钻杆内部安装有...
- 蒋恕张晨时贤
- 深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体系自主攻关与应用管理
- 2025年
- 深地油气勘探开发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超深层油气探明储量占我国陆上的75%、全球的19%,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战略接替区。35年来,塔里木油田牢记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崇高使命,征战“死亡之海”,挑战生命禁区,进军深地油气,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深层油气田和新疆最大油气田企业。
- 无
- 关键词:国家能源安全生命禁区塔里木油田油气勘探开发
- 地层压力应力耦合效应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2025年
- 压力和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综述了地层压力和地应力的预测方法、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及压力应力耦合效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地层压力预测包括等效深度法、Bowers法、Eaton法和体积模量法等。等效深度法适用于欠压实泥页岩地层,Bowers法可用于流体膨胀型超压预测,Eaton法和体积模量法适用于多种超压成因地层。超压在源岩中抑制有机质生烃,对储层孔隙度起建设性作用。油气在超压驱动下运移,在超压封闭层下形成油气聚集。地应力预测包括经验关系法、地应力模型法和数值模拟法等。地应力在不考虑裂缝发育时对砂岩储层物性起到的破坏性作用,会驱使油气在弱应力带中聚集。地应力控制裂缝的形成和启闭,影响油气保存。压力应力耦合效应控制着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影响着断层的封堵能力和盖层完整性。基于孔隙弹性理论的压力应力耦合,弥补了传统模型的不足,能解释油气田开发压降中的微地震活动。在水力压裂中,压力应力耦合效应影响压裂裂缝网的轨迹、模式、扩展范围和导流能力,在预测油田开发中的微地震活动中也有应用。
- 杨栋丁康乐徐尚刘秉昌王宇帆郭蕴萱
- 关键词:地层压力地应力油气勘探开发
- 中国深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创造新纪录 “七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 2025年
- 2024年是“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简称“七年行动计划”)执行的第六个年头,中国油气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油气供给保障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来认识和把握,将油气安全放在能源安全最重要、最核心位置去落实,坚定不移地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锚定深地、深水、深层等重点领域,油气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有力执行了“七年行动计划”,增储上产成效显著,油气产量再创新高。
- 常毓文王小林
- 关键词:科技支撑能力油气行业油气安全油气产量深水油气勘探增储上产
- 科技之光照亮油气勘探开发的长征路——记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
- 2025年
- 有这样一支团队,多年来始终牢记“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使命,胸怀报国之志、恪尽兴油之责,以实际行动助力江汉油田资源版图不断扩大、资源潜力不断挖掘、油气当量不断攀升,在“逐梦千万吨”的能源梦想中贡献科技力量。他们就是近日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中国石化集团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
- 陈传武黄慧曹梦茜
-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油气当量江汉油田科技之光油气勘探开发
- 构筑全链管控 推动科技创新 为油气勘探开发甲烷减排贡献西南力量——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甲烷管控实践
- 2025年
- 西南油气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和中国石油集团甲烷管控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坚持顶层统筹、源头控制,创新建立甲烷控排“5+1”管控体系,以科技创新与制度标准建设为保障,立足甲烷监测、核算、控排与管理全业务链条系统攻关,实现快速增产与同步降碳双突破,助力西南油气田上产(天然气产量)500亿m3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无
- 关键词:天然气产量西南油气田油气勘探开发管控实践
- 固井技术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的探讨
- 2025年
- 固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通过发挥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等优势,能够有效创设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促进油气勘探开发高效率、高质量展开。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中固井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固井技术原理和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固井技术,最后总结了固井技术发展进程,加强固井过程管理,强化非一般性固井技术研发力度等一系列实践策略,旨在为相关单位工作展开提供参考。
- 张晓东
-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固井技术天然气井过程管理
- 《石油学报》中国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新领域及新技术论文专辑主编寄语
- 2025年
- 在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转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致密油气作为近年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与重点,成为支撑全球油气革命的重要资源。中国致密油气资源丰富,是提升油气供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现实接替领域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为178.2×10^(8)t,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渤海湾、准噶尔和松辽等盆地,致密气地质资源量为21.9×10^(12)m^(3),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和松辽等盆地。整体上,中国致密油气富集成藏条件复杂,资源整体效益动用难度大。
- 赵宗举
- 关键词:国家能源安全论文专辑能源转型油气勘探开发绿色低碳发展
- 融合三维地理信息的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延长石油的实践与展望
- 2025年
- 延长石油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历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安全风险较高,陕北油气区极其分散的作业环境,使得其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数据孤岛,导致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为应对这些问题,延长石油致力于研究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的融合技术,旨在提高油气藏的经营效率,探索数字化驱动转型的新路径。文章从延长石油地理信息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数智化油气勘探开发与三维地理信息融合的方法与成效。通过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导航,围绕勘探开发研究构建主线,依托高效的数据组织和传递机制,依托油气藏综合分析及专业软件集成,建立覆盖勘探开发全流程的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由此建立了数据标准体系,实现了智能化数据检索,构建了勘探开发全周期业务流程,促进了多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创建了一体化协同研究工作流程,进而实现精准管控与高效决策。文章通过分析融合应用场景模型的建设展望,为延长石油智能化油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 王香增党海龙张亮张建锋王世玉张景涛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油气勘探开发延长石油协同工作平台
相关作者
- 印兴耀

- 作品数:681被引量:3,442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弹性阻抗 反演方法 反演 地震 岩石物理
- 周立宏

- 作品数:318被引量:2,394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页岩油 凹陷 古近系
- 宗兆云

- 作品数:251被引量:8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叠前地震 岩石物理 弹性阻抗 岩石物理模型 流体识别
- 李智宏

- 作品数:1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地震物理模型 地震波场 油气勘探开发 储层模型 地震物理
- 朱海龙

- 作品数:14被引量:10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地震物理模型 地震波场 油气勘探开发 储层模型 地震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