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40篇“ 油藏工程“的相关文章
油藏工程
林平一编
关键词:油田开发
油藏工程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处编
关键词:油田开发
一种复杂井网的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油藏工程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井网的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油藏工程设计方法,根据超稠油油藏开采特点,提出在复杂的吞吐井网基础上铺设蒸汽驱井网的方法,根据超稠油的油藏特点,提出复杂井网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层系划分层段...
李杰沈尘王奇聂桂民刘仙晴刘晓潇
水井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要点
2025年
中国地大物博,丰厚的油气资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坚实支柱,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油藏开发是石油工业的关键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的成效,还对石油生产的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提升油藏开发的效率,对于增强国家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油气资源日益紧缺,以及开采难度逐渐加大的现实,如何科学合理地勘探油气资源,尽可能提高开采的效率,已成为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将讨论水井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要点。
陈思雨
关键词:油藏工程
数据分析融合油藏工程方法的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2025年
注水开发油田的某个特定阶段研究表明,各类水驱特征指标和曲线都难以描述油田开发的全过程,都只适用于油田含水的某一特定阶段,本文研究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对水驱油藏开发效果进行准确识别。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根据水驱油田的关键特征,筛选出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采收率等5项评价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加权,综合判别不同油田/区块的开发效果。
何斌田巍张爱倩马飞飞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
CO_(2)驱油藏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5年
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能够实现增油和减排,是国内外油藏工程师关注的热点。围绕CO_(2)驱油藏工程方法,首先系统剖析了CO_(2)混相驱、非混相驱、近混相驱等驱油机理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热力学与动力学耦合的非完全混相驱理论,认识到CO_(2)驱注采井间混相是随着时空变化的动态过程。分析了CO_(2)驱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物理模拟技术从传统的基础参数测试,向着揭示物理化学本质和模拟油藏原位条件发展;数值模拟技术考虑更多的油藏特殊作用机理,向着渗流场-应力场-地球化学场多场耦合方向发展;微观数值模拟对于揭示致密页岩油气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分析了CO_(2)驱层系井网、注采方式等开发技术策略,指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全过程防窜封存和数值模拟跟踪是实现CO_(2)驱有效开发的保障。未来,CO_(2)驱技术将进一步围绕提高驱油效率、扩大波及系数两大方向进行攻关,强化在页岩油气、天然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等领域的应用以提高能源采收率。CO_(2)驱技术将在驱油的同时兼顾埋存,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改善CO_(2)驱油封存效果,为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计秉玉王锐何应付刘昀枫周元龙王鹏杨书
关键词:物理模拟分子模拟
CO_(2)驱油藏工程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2
2024年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可实现碳减排和石油增产双赢,是化石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2020年9月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后,石油石化行业加快推动CCUS技术规模化应用。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吉林油田等矿场实践中,逐渐暴露出CO_(2)驱存在波及程度低、见效时间短、气油比上升过快等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强油藏工程优化设计。在系统分析中外砂岩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矿场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研究成果,针对油藏工程优化设计中的油藏压力保持水平与混相压力的匹配、井网方向与地应力方向的匹配、井距与储层渗透率的匹配以及气水交替驱替方式优化等重点问题,总结CO_(2)驱油藏压力保持水平、井网、井距、气水交替驱等油藏工程研究最新进展,重点对高压混相驱的提压方式、井网、井距以及气水交替驱优化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并指出CO_(2)驱油藏工程设计的攻关方向应围绕高压条件下多孔介质中原油、CO_(2)、水的相态规律及渗流规律、CO_(2)驱油与封存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复杂储层条件下CO_(2)驱气窜机制等方向开展相关研究,为中国大规模CO_(2)驱提供技术支撑。
张传宝李宗阳张东王传飞郭祥韩文成
关键词:油藏工程优化设计
化学驱油藏工程方法
本书基于室内物理实验、数值模拟技术、统计理论及最优化方法等,创新和发展了化学驱油藏工程方法,系统介绍了化学驱相对渗透率数值计算、受效剩余油分析、生产动态定量表征与预测、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化学剂窜流预警、油藏注采优化和提...
侯健
一种砂岩油藏工程井网结构
本发明属于砂岩油藏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砂岩油藏工程井网结构,针对现有技术方案难以对过滤结构进行自清洗以及不能实现对出水管道进行收纳的缺点,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箱,过滤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
刘涛李天太谭成仟黄兴李响陈鑫
同井注采技术与油藏工程一体化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4年
正当常规油气资源有限之时,同井注采技术却在各方面有所发光发热,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是一种产生能效的技术方法。试想将注入和抽取过程交替进行,在同一的油井里,结果竟是低渗透存储层得到改善,油藏能量增加,可移动性提升。但需知道,实际应用的效能多取决于原油工程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性。此文就阐述了同井注采技术与原油工程整合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侧重关于如何在实践应用中整合关键技术、分析生产数据和评估效果的方法,去充实同井注采技术在遇复杂原油缓存条件时的运用指南。
刘伟
关键词:油藏工程

相关作者

姚军
作品数:793被引量:2,922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油藏 数值模拟 页岩 数字岩心 孔隙网络模型
李传亮
作品数:192被引量:1,888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岩石 油藏 渗透率 应力敏感 油气藏
程林松
作品数:435被引量:3,931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水平井 稠油油藏 数值模拟 底水油藏 低渗透油藏
吕爱民
作品数:66被引量:43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剩余油 水平井 底水油藏 油藏工程 缝洞
薛永超
作品数:135被引量:91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泥岩盖层 油气藏 渗透率 盖层 新立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