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6篇“ 治理方略“的相关文章
-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更新行动的价值意蕴、治理方略与现实意义
- 2025年
-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持续的政策供给优势,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深入挖掘城市更新的价值意蕴,解析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坚持从变革和创新治理思维、治理新路、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更新的治理方略并从中检视其现实意义。
- 杨勇韦曾紫蓓
-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更新价值意蕴治理方略
-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特征、成长逻辑与治理方略——基于创新共同体的视角
- 2025年
-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由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建的创新共同体,具有开放式、建制化、融合型的组织特征。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面向国家和区域竞争,服务产业和市场需求,在知识创新与价值共创中发展壮大,表现出国家、大学和社会各界共同建构的成长逻辑。为避免共同体利益相关各方合作失灵,需要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协同治理机制,实现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
- 张庆辉
- 关键词:成长逻辑治理方略
- ESG评级分歧的生成机理与治理方略
- 2025年
-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级分歧是指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公司的ESG表现有不同的评价结果,这会加剧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的无序性,影响ESG投资市场和可持续金融的整体发展。评级过程缺乏标准化、利益冲突和透明度不足是造成ESG评级分歧的原因。机械地构建标准化评级过程,尽管能够消除评级分歧,但会破坏评级本应具有的“市场化”特征。因此,治理评级分歧应从规范信息披露、利益冲突及透明度入手,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我国应完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对ESG评级机构设置准入限制,建立内控制度以妥善处理利益冲突,确保评级与数据的公开透明,并加强评级机构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合作。
- 邱铌
- 关键词:评级机构
- 新形势下黄河的治理方略被引量:3
- 2024年
- 在阐述近代以来治黄对策和黄河“水少沙多”等问题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黄河下游宽河段治理方略为“三堤共存、槽滩共治”,即以靠溜河道工程为依托,将生产堤改建成坚固的防护堤作为第一道防线,由大堤及其防护工程构成第二道防线,将大堤到控导工程的道路加固成格堤,按“平顺护弯、以弯导流”原则整治河槽,同时在整治工程对岸滩区边沿建护滩工程;对窄河段只需局部扩宽即可大幅提升过洪能力,另需将其中明显碍洪工程进行改造或拆除,解放相关滞洪区并降低宽河段滩区行洪要求。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工程措施与新工艺新材料淤地坝修筑技术,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结合近自然修复良性生态治理技术,主动拦减流域沟坡产沙并永续发挥生态效益。尽早建成古贤与黑山峡水利枢纽,并激发三门峡这一骨干工程的调控作用,共同构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构架,建立全河水沙调控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确保全河水沙关系协调,遏制宁蒙等河段河情恶化势头。为解决黄河下游水少问题,应恢复黄河、汶河洪水进出东平湖条件及南四湖洪水入黄功能,将沿黄已建和拟建平原水库连通,发挥水资源调配作用;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东修建“河南运河”,黄河下游段即成邻近流域排洪入海通道,将其灾害水变成黄河下游冲沙、灌溉及生态用水;实施“川水济黄、藏水补川”工程,实属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 张红武
- 关键词:治理方略河道治理滩区治理水沙调控黄河流域
- 联合国改革的中国治理方略
- 2024年
-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鼎力支持联合国有效发挥全球协调功能,始终将联合国的改革作为全球治理机制转型的依托,提出的全球倡议为联合国改革提出了系统性思路,为联合国持续坚守全球治理阵地开出了一味良药。
- 王志芳张丹焦莉莉
- 关键词:治理方略全球治理联合国
- 脱贫攻坚:一种中国特色的大规模贫困治理方略
- 2024年
- 脱贫攻坚作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所开展的重大专项任务,中国政治领导层在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之中,以更高的政治目标、更大的社会责任来举国动员;按照系统思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来搭建贫困治理架构;以充分发挥先赋优势,积极转换潜在优势,获得前所未有的治理效能。在扶贫攻坚体制上,创新以政党建设为引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强化对口帮扶所形成的结构优势。在扶贫攻坚机制上,构建超常规的责任传导机制,压实脱贫攻坚各级责任;构建全新的技术治理机制,确保精准目标和管理的实现。最后总结了脱贫攻坚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蕴。
- 林闽钢
- 关键词:脱贫攻坚举国体制
- 我国人才评价导向偏误的根源与治理方略
- 2024年
- 分析了人才评价与研究产出价值评价之间的关系,结合众多专家的真知灼见,梳理现行人才评价导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人才评价导向偏误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以论文、项目、奖励等显性指标论英雄,而不是评价其研究产出的“真价值”,导致十分严重的国际“Top”期刊论文崇拜,进而致使研究工作脱“实”向“虚”。提出研究产出价值评价“标志物”和映射量的概念,明确“标志物”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并对几类人才研究产出价值评价的“标志物”和映射量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通过对国家级人才、项目、奖励等推荐书、申报书或提名书中代表性成果填报事项、内容和呈现格式进行全面改革,釜底抽薪,打破“破四唯”越“破”越“唯”的困局,彻底扭转人才评价导向,使人才评价走上“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正确轨道的治理方略。
- 刘思峰唐伟唐伟
- 关键词:标志物偏误治理方略
- 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及治理方略被引量:1
- 2024年
- 文化新质生产力是内生于文化生产活动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其生成根植于技术赋能、文化铸魂。技术赋能具有渐进性,“云、网、算、智”对文化的深度赋能,使文化要素加速价值化、文化生产深度智能化、文化产业趋于集成化,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文化铸魂是克服技术负面价值与实现文化内在价值的必然要求,是文化新质生产力实现“质优”的价值保证。组合跃升是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治理方略,其基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治理、市场化改革与双面型统筹,有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 李康化姜姗
-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治理
- 知识产权政策的公平竞争意蕴与治理方略
- 2024年
- 知识产权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功能以及政策效果层面均蕴含着公平竞争的理念与要求。结合知识产权政策实证分析发现,以强行政干预、强选择偏好为特点的知识产权政策潜藏着公平竞争风险,影响创新要素流通、增加创新成本、降低创新活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规范政府干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将知识产权政策纳入公平竞争审查,有助于推动政策治理法治化。应根据知识产权政策特点,调整知识产权政策公平竞争审查的价值导向与审查标准,构建“黑、白、灰”审查清单制度,完善豁免制度,形成专门的审查指引。在实施机制层面,提升知识产权政策公平竞争审查主体的动力,优化审查合作与协同机制,健全审查参与和监督机制。
- 郭玉新
- 关键词:知识产权政策
- “双减”背景下教师减负的现实境遇与治理方略
- 2024年
- 建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中小学教师减负是建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也是基础教育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治理议题。“双减”政策出台,为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政策动力,赋予中小学教师新的期待和挑战。中小学教师在积极主动落实“双减”新挑战的同时,不可避免面临“有限”与“无限”的时间矛盾、“主业”与“非教学事务”的两难抉择、“接纳”与“排斥”的心理冲突等现实境遇,加重了教师工作负担,亟待治理。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的治理,要以主体、制度、认知三重维度为实践指引,着重从融合共治时间、完善制度建设、深化心理疏导三方面纾困解难。
- 朱华周鲁予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减负
相关作者
- 张红武

- 作品数:279被引量:1,645H指数:2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黄河下游 黄河 数学模型 泥沙 数值模拟
- 冉大川

- 作品数:106被引量:7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水沙变化 淤地坝 河龙区间 黄河中游
- 吴永红

- 作品数:27被引量:349H指数:8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河龙区间 遥感 水土流失
- 杨国录

- 作品数:119被引量:861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淤泥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非均匀沙 细颗粒泥沙
- 胡春宏

- 作品数:249被引量:2,500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黄河下游 黄河 黄河口 泥沙 水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