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篇“ 法律认知“的相关文章
- 幼儿家长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024年
- “校闹”行为既严重扰乱教育教学秩序,也是对教育法治的挑衅。本文采用问卷法对近万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探讨家长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的关系,考察家园信任度的中介作用和舆论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法律认知度负向预测“校闹”行为倾向;(2)家园信任度在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舆论卷入度调节了法律认知并通过家园信任度影响“校闹”行为倾向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和直接路径。建议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提升家长法律认知水平;双向协同发力,重塑家园信任机制;强化信息监管,引导舆论适度卷入。
- 张丽郑孝玲
- 关键词:幼儿家长
- 急诊法律认知情况调查和急诊法律教学的探索实践
- 2024年
- 目的通过一项医疗案例调查急诊医师的法律意识,并通过法律教学来探讨其在医疗纠纷和提高法律意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工作的低中年资医师和规培进修医师共112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对一起医疗案例的假想处置和态度、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反应情况,以及通过法律教学后事件态度变化。结果在本次调查中,有9名医师愿意尝试给予患者积极处置,有18名医师无法判定,其余85名医师均倾向转诊。对于该医疗案例,几乎全部医师(108名)均认为该医疗单位无过错,部分医师(16名)认为该责任医师有过错。经过法律教学后,医师的处置率显著提高(9名vs.52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建议转院者比例显著下降(85名vs.36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法决定处理方式者比例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改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情况(10名vs.98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该事件中首诊医师存在显著过错显著增加(16名vs.78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医院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通过法律教学后可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并能显著改善临床处置应变能力。
- 刘孜卓刘宇李静王筝
- 关键词:医疗纠纷法律教学
- 在法律认知中树立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 2023年
- 【教材分析】“法律是什么”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第一板块的内容。这个板块是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法治观念”中的“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及“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树立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等目标编写的。教材以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的逻辑编排,旨在增进学生对法律的亲近感,认识什么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辨析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异同,从整体上感知法律的概念。这一板块的教学将帮助学生从感性体验过渡到理性认知,认同法律的重要性,初步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
- 吴叶青(执教)翁娟钗
- 关键词:法律认知亲近感法治观念
- 论法律认知的信任逻辑被引量:3
- 2023年
- 普通公民在对现代法律制度的认知方面存在困境,以致大多数人只能有风险地信任或不信任法律。法律信任是基于有限的信息对法律的内在可靠性所作的潜在推断,某些认知成本比较低且与法律的内在可靠性有一定关联的信息,被挑选出来作为判断法律结构与过程整体可靠性的关键依据,并被符号化与象征化。法律信任还通过内在的情感特征来消除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心理负担,通过严格的“阙限”来控制信任风险的无限制扩大。法律信任的符号信息基础大致包括两方面:效力信息与实效信息。效力信息主要是道德信息,因为其来源广泛、认知成本比较低;实效信息主要是指法律制裁,而制裁作为负面信息具有比奖励更强烈的“表达性效果”。法律信任还需要通过制度化不信任来规避法律信任的符号敏感性,从而实现动态稳定的系统信任。
- 伍德志
- 关键词:法律信任法律认知
- 医学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认知培养
- 2023年
- 作为医学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该条例是我国医疗领域最重要的法规之一.该条例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处理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保障患者权益、规范医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了医学生对该条例法律认知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医学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认知的影响因素,基于人才供应链理念培育中西医健康人才,构建中西医健康人才的培养模型,完善人才培养系统机制,更好地在医务实践中运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医疗纠纷,多元化地解决我国的医患纠纷问题,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 余宏
- 关键词:医学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律认知
- 大数据的时代特征与法律认知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数字化时代浪潮和需求牵引下,“大数据”吸引了众多领域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如何理解大数据,如何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与功能,如何面对大数据的负面影响给人们带来的较大困惑,是大数据以及法律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数据基本内涵、多元化特征、研究范畴、隐私与法律属性等方面,对大数据的科学意义、社会性质、大数据益处与风险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大数据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给社会各个领域增添解决问题的动力、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会产生相关的法律问题。因此,以法律认知作为基本框架进行研究,对有效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与作用,有针对性地降低安全风险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石鲁夫
- 关键词:大数据法律认知
- 从租赁到买卖,业主与租客的法律认知误区
- 2022年
- 房屋尚在租期内,业主能“想卖就卖”吗?业主出售房屋,一般会先将房源出售信息告诉房地产中介,再由房地产中介安排一些买家来看房。这时,有的业主会发现,如果代售房屋里还有租客,就会影响房屋出售的价格和时机。于是,有的业主会给租客打电话,说这间房屋已经挂牌出售,让租客提早做好搬走的准备。
- 余勇波
- 关键词:房地产中介房屋出售租客业主租期
-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法律认知方法、装置和介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机器强化学习和反馈法律知识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尤其是法律领域人工智能的水平。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调用法律知识图谱,获得法律概念,对所述法律概念进行置...
- 李东海黄晓宏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多层级多维度语义理解的法律认知方法、装置和介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多层级和多维度语义理解法律知识,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对法律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获得法律文本信息,基于相似词语模型、相似短语模型和相似...
- 李东海黄晓宏
- 文献传递
- 依法治教时代下幼儿园教师的法律认知特点研究
- 2021年
- 依法执教是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法律认知水平影响其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研究采用自编《幼儿园教师法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对西北五省74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法律认知总体水平一般,法律认知四个维度之间差异显著;儿童权利认知与教师义务认知之间的相关性最高,教师义务认知与学前教育法律认知之间的相关性最低;幼儿园所在区域和等级,教师的专业背景、年龄、学历等背景变量对教师的法律认知水平的影响程度呈由高到低的趋势。教师的法律认知具有差异性、片面性、零散性、地域性和矛盾性等特点。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养成、法律情感的熏陶是提升教师法律认知水平的主要途径。
- 左雯霞
- 关键词:依法执教幼儿园教师
相关作者
- 成凡

- 作品数:14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学 法律认知 法教义学 法学论文 法理学
- 饶和平

- 作品数:173被引量:5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护理专业 高职护理 艾滋病 高职 护理
- 李超海

- 作品数:39被引量:3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工 集体行动 影响因素 青年 新生代农民工
- 金祥宁

- 作品数:17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 研究主题:艾滋病 法律 相关法律 法律认知 拉米夫定
- 邱惠萍

- 作品数:59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护理 艾滋病 高职院校 婴儿护理 高职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