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6篇“ 注射免疫“的相关文章
- 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 系统评价血浆置换(PE)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临床试验数据中心和Clinical Trails.gov,搜集建库至2022年12月14日有关PE和IVIG治疗G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4.0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PE组与IVIG组治疗GBS的有效性、复发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30、0.50、0.91);PE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IVIG组(P<0.00001);治疗后2周,PE组的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显著低于IVIG组(P=0.04、0.008、0.001、0.005、0.001)。结论 PE和IVIG治疗GBS的有效性无明显差异,IVIG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较少,PE可显著降低患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
- 牛丹张琼琦李博玲
- 关键词: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格林巴利综合征META分析
- 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
- 2025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的预测因素,并建立服务于四川地区的IVIG无反应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四川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K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IVIG有反应患儿940例,IVIG无反应患儿7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VIG无反应发生的预测指标并建立预测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衡量模型效能并利用独立数据集验证该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Hb、血肌酐、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PLT计数与KD患儿发生IVIG无反应密切相关(P<0.05),以上述指标建立预测评分模型:PLR>199,赋值0.4分;Hb≤116 g/L,赋值4分;AST>58 U/L,赋值0.2分;血肌酐>38μmol/L,赋值3.9分;PLT计数≤275×10^(9)/L,赋值0.3分。应用该预测评分模型对KD患儿进行评分,确定总分>4.3分提示IVIG无反应高危。该模型预测IVIG无反应的灵敏度为77.0%,特异度为65.7%,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88~0.805)。结论以PLR、Hb、血肌酐、AST、PLT计数为评分项目构建的预测评分模型对四川地区IVIG无反应型KD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能,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黄沂徐黄宇皮光环
-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
- 变应原淋巴结内注射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指引
- 2025年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可减轻变应性鼻炎(AR)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阻断新发变应原,并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传统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导致临床开展受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项淋巴结内注射(ILIT)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AR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患者依从性明显增高,可作为AR患者免疫治疗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以螨变应原引起的AR为代表,介绍变应原淋巴结内注射免疫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间隔时间、并发症及处理策略,为开展临床应用提供指引。
- 唐隽王向东王洪田杨钦泰叶惠平杨玉成张立强刘文龙陈敬国孟娟洪海裕邱前辉石照辉李健许昱陈建军谭国林杨贵许元腾王英许成利魏欣姜彦孙悦奇孙亚男巴罗陆美萍安云芳娄鸿飞孟粹达曾明谢志海杨艳莉余少卿张天虹顾瑜蓉喻国冻雍军王天生刘锋王凯孙娜叶菁张维天徐睿文译辉李华斌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免疫疗法淋巴结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的循证指南(2023)
- 2024年
- 川崎病(KD)在中国发病率逐年增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KD的一线治疗方案。目前关于KD的指南多侧重于临床诊断,IVIG治疗KD的指南缺乏多学科循证证据支持。本指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通过问卷调研儿科医师和临床药师,确定10个临床问题。基于国内外现有证据,同时考虑中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措施的成本、利弊和可及性等因素,通过德尔菲法调研,最终形成关于IVIG治疗儿童KD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院从事KD相关工作的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
- 雷文娟周奇高琲赵俊贤刘辉田敏贾忠王荣虎亚光虎亚光魏玉辉张红梅戴永利周素琴周素琴刘静王法琴雷晓燕王建军陶仲宾杨轶男徐瑞峰徐瑞峰马建丽张海平汤兴萍王向东王向东邵婷玑辛明彦孟敏孟敏
- 关键词: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循证指南
-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究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小剂量、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高热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昏迷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7.53±1.49)d、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8.13±1.66)d均短于对照组(9.68±1.76)、(11.29±1.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5、6.706,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保护患儿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效果显著。
- 易华
- 关键词: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神经功能
-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impho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自限性系统性免疫性血管炎。该疾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包括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CAD)。
- 卜晓怡易岂建
- 关键词:冠状动脉扩张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性血管炎
- 甲泼尼龙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血清因子及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探析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提供甲泼尼龙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本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共10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收录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50例,研究组经甲泼尼龙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常规组经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结果 IgG、IgM、IL-6、CD4+、CD4+/CD8+等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研究组更低,且该组患者的ALB、CD8+指标水平更高;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更短(p<0.05)。结论 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提供甲泼尼龙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更佳,并且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得到控制,且对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缩短的作用。
- 张勇杨婷
- 关键词: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清因子
- 双密哒莫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注射对川崎病患儿凝血指标及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双嘧达莫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注射对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和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76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8例。A组采用IVIG治疗,B组采用双嘧达莫联合IVIG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冠状动脉损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A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热、肢体肿胀、黏膜充血、红斑、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长于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均长于A组,Fg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A组,CD8^(+)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嘧达莫联合IVIG治疗川崎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龙平戴天生郭林海
- 关键词: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双嘧达莫
- 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川崎病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川崎病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15日—2022年12月30日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KD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评价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1.23±0.43)d vs.(2.54±0.42)d,t=16.015,P<0.05]、皮疹消退时间[(2.53±0.47)dvs.(4.42±1.53)d,t=8.677,P<0.05]、黏膜充血消退时间[(2.14±0.56)d vs.(4.53±0.88)d,t=16.838,P<0.05]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22.34±2.78)mg/Lvs.(32.35±9.63)mg/L,t=7.339,P<0.05]、降钙素原(PCT)[(0.77±0.74)ng/mlvs.(1.12±0.45)ng/ml,t=2.970,P<0.05]、白细胞介素-6(IL-6)[(12.67±3.99)ng/Lvs.(25.32±3.63)ng/L,t=17.233,P<0.0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96%)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炎症,提高儿童免疫功能。
- 冯婷婷盛玉燕张慧娟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川崎病
- 山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免疫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一种适合基层同时开展山羊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疫苗免疫的方法和剂量,选取64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免疫组(对照组)以及1.0、1.2和1.5头份剂量组(试验组),开展FMD和PPR疫苗常规免疫和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免疫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使用上述两种疫苗,采用常规免疫和一次性分点同步注射免疫的方法,以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接种后,被免疫山羊未出现免疫应激反应;以不同免疫剂量接种后14、28、42、56、70、100和160 d,各组山羊FMD O型、A型以及PPR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后14 d,1.2头份剂量组FMD O型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1.0和1.5头份剂量组;在接种后100 d,1.5头份剂量组FMD O型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余两剂量组;接种后14 d,对照组山羊FMD A型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7.5%,其余各组均可达到100%,并维持至接种后100 d。各组山羊PPR抗体阳性率均在接种后14 d达到100%,并持续保持至接种后160 d。结果表明:在试验免疫剂量范围内可开展山羊FMD和PPR疫苗一次性分点同步免疫接种工作,FMD疫苗最佳免疫注射剂量为1.2头份,PPR疫苗为1.0头份,在接种14 d后开展免疫效果监测较好。本研究为基层动物防疫员高效、便利开展山羊FMD和PPR疫苗免疫工作提供了参考。
- 高丽艳杨晓燕台晓媛喻永福张俊雄李继明段纲李本能李学德陈关雄
- 关键词: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剂量
相关作者
- 牛冬

- 作品数:71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转化子 霍乱毒素 口服 免疫阻断 注射免疫
- 周峻岗

- 作品数:88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外源蛋白 病毒样颗粒 种猪 菌株
- 余垚

- 作品数:66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外源蛋白 菊粉酶 启动子 阿魏酸酯酶
- 吕红

- 作品数:146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外源蛋白 病毒样颗粒 编码基因 种猪
- 冯志新

- 作品数:289被引量:51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猪肺炎支原体 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 活疫苗 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