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篇“ 活化标志物“的相关文章
- 利伐沙班对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136例首次服用20 mg利伐沙班的老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血小板CD40配体(CD40L)]和D-二聚体水平,以及治疗期间患者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和血栓相关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P选择素和CD40L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D-二聚体>0.5 mg·L^(-1)组的患者P选择素和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D-二聚体≤0.5 mg·L^(-1)组(P<0.05)。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超声检查显示双下肢血流通畅。治疗期间仅有10例患者发生了血栓相关心脑血管事件,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水平是血栓相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利伐沙班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对下肢静脉血栓产生治疗作用,有利于预防血栓相关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左成淳李晓烨李晓宇吕迁洲
- 关键词:利伐沙班老年下肢静脉血栓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及心脏三维超声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的作用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slowflowphenomenon,CSFP)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P选择素(P-selectin,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membr...
- 陈俞成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心室舒张功能血小板活化
- EBV-IM肝功能损害患儿临床特点及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pstein-Barr virus-infectious mononucleosis,EBV-IM)肝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特点,评估血小板参数预测肝功能损伤的能力。并通过酶联...
- 张汪胜
- 关键词:P选择素
- 60岁以上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活化标志物sCD14、sCD163与新发心功能障碍和短期预后相关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分化簇(sCD)14、sCD163水平与新发心功能障碍(SICD)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60岁脓毒症患者98例为脓毒症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sCD14、sCD163水平。根据心功能情况(新发左室射血分数<50%和/或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比值<0.8诊断为SICD)将患者分为SICD组(59例)和非SICD组(3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继发SIC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D14、sCD163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SICD风险及院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后逐渐降低(P均<0.01);各时间点SICD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高于非SICD组(P均<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sCD14、sCD163水平是脓毒症患者继发SIC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经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血清sCD14、sCD163水平预测年龄≥60岁脓毒症患者SICD发生风险或院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95%CI:0.860~0.979)、0.940(95%CI:0.884~0.995),较SOFA或NT-proBNP值单独预测更优(P均<0.05)。结论:血清sCD14、sCD163水平可作为预测≥60岁脓毒症患者发生SICD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短期预后不良亦有预测价值。
- 叶文付斌郑永先吴若
- 关键词:心功能障碍
- 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诊断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58例疑似IC患者,包括30例IC患者(IC组)和2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UC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液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1(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ɑ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表达。结果IC组患者的血清vWF、TM、ET-1、PAF水平及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IC组患者血清vWF、TM、ET-1水平以及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亦高于UC组(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vWF、TM、ET-1、PAF及血小板CD62p、CD63对IC的诊断效能较高(AUC均>0.8);血清vWF、TM及血小板CD62p对IC患者和UC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也较高(AUC>0.08)。多肠段亚组IC患者血清TM、ET-1、PAF水平均高于单一肠段亚组患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vWF、TM、ET-1、PAF、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有助于IC患者的临床诊断。此外检测血清vWF、TM、血小板CD62p表达对IC患者和UC患者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朱华丽阙扬铭季霞阮水良
- 关键词: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缺血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HP)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D组(n=36)、HDF组(n=35)、HP组(n=35),相应接受HD、HDF、HP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DF组、HP组总有效率高于HD组(χ^(2)/P=7.903/0.019),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DF组、HP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HD组,β_(2)-微球蛋白(β_(2)-MG)、瘦素(LEP)水平低于HD组(F=12.923、4.215、8.273、7.187,P均<0.001),而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DF组、HP组CD1a、CD40、CD80、CD83、CD86高于HD组,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CD61、CD62P、CD63、P10低于HD组(F=122.973、82.255、51.985、21.987、52.707、23.717、43.744、57.373、28.594、51.562,P均<0.001),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HD组(χ^(2)/P=10.303/0.006),HP组、HDF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HDF、HP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具有一定效果,且HDF、HP疗效优于HD,可减少并发症,调节生化指标、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HDF与HP效果差异不明显,临床可视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张盛雷莉韩林胡大军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对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探讨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STBAD)对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影响。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STBAD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VAR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行保守治疗,EVAR组行EVAR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明显缓解、未明显缓解、死亡等临床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P选择素(CD62p)、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等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尿素氮(BUN)等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真、假腔最大直径等指标。EVAR组明显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未明显缓解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EVAR组血清TNF-α、hs-CRP、IL-6及CD62p、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两组真腔最大直径无差异(P>0.05),EVAR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EVAR可有效封堵STBAD破口,促进创伤恢复,抑制炎性因子生成,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症状,降低死亡率。
- 张娟莉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STANFORD腔内修复术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21年
- 针对于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不同的时间段内血小板的活化标志物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从近五年来在本院就医的冠心病患者和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中各挑选50例。其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冠心病患者,人数50人,男32例,女18例,年龄分布为42-61岁,平均年龄在(53.6±2.5)岁。而对照组则为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人数50例。通过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来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小板进行检测,采取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压积等。对于手术前后不同时段的PAC-1和CD62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的PAC-1(纤维蛋白原受体)和CD62P(溶性P-选择素)水平要明显高于术前以及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的水平,并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后,CD62P水平与时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水平,但是同时也需要预防血栓问题。
- 柳洋宋巧凤王希柱江文艳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 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及ET-1的表达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及内皮素(ET)-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30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CD62P、CD63及ET-1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CD62P、CD63及ET-1水平分别为(8.21±2.45)%、(15.68±3.36)%、(2.83±1.05)pg/ml,均高于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的(5.56±2.32)%、(7.61±2.17)%、(2.31±0.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CD62P、CD63及ET-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CD62P、CD63及ET-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及ET-1的表达均较高,临床上可通过抗血小板活化药物进行治疗,可为糖尿病肾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
- 马志俊刘燕金立民刘川川王先荣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内皮素-1
- 通过凝血和止血活化标志物检测高危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患有隐源性卒中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患者处于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潜在的恶性肿瘤和/或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这些患者中将受益于抗凝剂的患者的方法...
- 法迪·巴兹尔·纳哈布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金从国

- 作品数:112被引量:4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凋亡 小鼠LEWIS肺癌 细胞周期
- 伍治平

- 作品数:112被引量:4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蒿甲醚 小鼠LEWIS肺癌 肿瘤 CIK细胞
- 蒋永新

- 作品数:114被引量:4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 肺癌 凋亡 肺肿瘤 恶性肿瘤
- 陈晓群

- 作品数:48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凋亡 肺癌 双氢青蒿素 CIK细胞 抑瘤作用
- 陈艳

- 作品数:138被引量:358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