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3篇“ 活性维生素D“的相关文章
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活性维生素D补充对骨代谢影响探讨
2024年
分析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以及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开展本次研究,从新生儿科收治早产儿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观察组,再择取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组,为两组新生儿均进行维生素D营养状况检测,对比两组新生儿维生素D变化、骨代谢有关指标以及为早产儿补充活性维生素D后,骨代谢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在25-羟维生素D3水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足月儿,且维生素D缺乏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活性维生素D后,早产儿在体重、身高以及骨密度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用药前,且代谢性骨病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早产儿在钙、磷、血清骨钙、碱性磷酸酶以及25-羟维生素D3等骨代谢指标上均明显提升,干预前、后骨代谢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进而造成体格发育较差,及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有助于骨代谢指标改善,尽快帮助早产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检测十分重要,值得积极应用。
海燕
关键词: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活性维生素D骨代谢
活性维生素D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及肾脏细胞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维生素D(vitamin D,V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其不足或缺乏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钙磷稳态、甲状旁腺激水平及血糖血脂代谢,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降低CK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维生素D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及肾脏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CKD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思路。
郭子仪张紫媛方敬爱
关键词:维生素D慢性肾脏病甲状旁腺激素糖脂代谢
活性维生素D改善高糖诱导髓核细胞损伤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高糖诱导髓核细胞炎症、氧化应激、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糖(正常糖组)和高糖(高糖组)环境下培养体外人椎间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首次培养及加入活性维生素D后,分别检测髓核细胞炎症、氧化应激、自噬和凋亡情况。其中,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1β、TNF-α及H_(2)O_(2),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SOD、Caspase3和Atg5、Atg12、LC3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糖组相较,高糖组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增强、细胞自噬降低、凋亡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加入活性维生素D前相较,正常糖组髓核细胞生物特征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弱,自噬增强,细胞凋亡减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维生素D组相比,加入p38MAPK抑制剂和NF-κB抑制剂可以显著抑制维生素D导致的生化指标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通过激活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增强高糖环境下髓核细胞自噬并抑制炎症和凋亡来保护髓核细胞,延缓椎间盘退变。
刘涛支中正王英杰李富平周付超何志敏侯铁胜
关键词:髓核细胞活性维生素D自噬
活性维生素D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对高糖条件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肾、(前)肾受体[(Pro)renin receptor,PRR]、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影响及NF-κB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分为7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组、高糖+0.1/1.0/10.0/100.0 nM帕立骨化醇组。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肾、PRR、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检测NF-κB p65与肾基因启动子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肾、PRR、NF-κB的表达均有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PDTC组肾和NF-κB的表达下降(P<0.05),高糖+100.0 nM帕立骨化醇组肾、PRR、NF-κB的表达均下调(P<0.05),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证明NF-κB直接与肾的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结论活性维生素D可能通过抑制NF-κB减少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的表达。
何一晴廖文文陶密黎煜妍高苹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活性维生素D肾素核因子ΚB
活性维生素D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观察活性维生素D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效果。方法 收集60例新余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非尿毒症期(GFR>15ml/min)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阿法骨化醇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阿法骨化醇组服用阿法骨化醇,每晚一粒,安慰剂组使用安慰剂,同样每晚一粒,连续治疗6个月,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肌酐比(ACR)、GFR、钙、磷、PTH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阿法骨化醇组AC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离子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法骨化醇组PTH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FR、磷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同时可调节钙磷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朱诗瑶梁琦钟梅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活性维生素D尿蛋白
西那卡塞联合活性维生素D对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分析西那卡塞联合活性维生素D对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那卡塞,实验组加用活性维生素D。比较患者血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iPTH)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活性维生素D对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降低血钙、血磷、iPTH,维持钙磷代谢稳定,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
吴晓静
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继发性甲旁亢血液透析活性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4年
活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收入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及时调节,结果理想,可推广。结论 活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得到及时改善,可推广。
高泉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
活性维生素D改善高盐饮食引起的钙稳态和骨代谢异常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高盐饮食后钙调控网络的整体变化,探讨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高盐饮食引起的钙稳态失衡和骨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Con)、高盐饮食组(HN)、对照+活性维生素D组(Con+VD)和高盐+活性维生素D组(HN+VD),每组6只。干预4周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收缩压、24 h尿量、血尿电解质、肾功能、血管紧张-Ⅱ、醛固酮、心房钠尿肽、甲状旁腺激(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25-羟化维生素D、Ⅰ型原胶原前肽(PINP)及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Ⅱ)水平。采用Masson、PAS染色评估肾脏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肾脏1α-羟化酶(CYP27B1)和24-羟化酶(CYP24A1)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N组尿钙/肌酐、血PTH、血PINP和血CTX-Ⅱ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组CYP27B1表达下调,CYP24A1表达上调,骨小梁减少。与HN组相比,HN+VD组血PTH、血PINP和血CTX-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VD组骨小梁增多。结论高盐饮食可以抑制活性维生素D合成,升高PTH水平,影响钙稳态和骨代谢,补充活性维生素D一定程度改善这些影响。
史佳林顾杰陈旭娇毛建萍游怀舟陈靖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高盐饮食钙稳态骨代谢
活性维生素D_(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衰弱和疲乏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活性维生素D_(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钙磷代谢、衰弱和疲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_(3)治疗,治疗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磷(P)、钙(Ca)、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Tilburg衰弱指数(TFI)和疲劳量表(FS-14)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hs-CRP、IL-6、TNF-α、LVM和LVM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FI评分、FS-1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_(3)用于MHD患者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改善微炎症状态,逆转左心室肥厚,缓解机体的衰弱和疲乏的症状。
涂强汤小飞章湘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衰弱疲乏
活性维生素D结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结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9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观察组采用活性维生素D结合唑来膦酸、钙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唑来膦酸、钙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I型胶原氨基酸前肽(PINP)、25羟维生素D[25(OH)D]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1型胶原C端β特殊序列(β-CTX)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R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有2例(4.17%)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χ^(2)=0.178,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结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谢峥吴永华崔妍翁晓芬杨云龙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活性维生素D唑来膦酸钙剂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