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272篇“ 测试计量仪器“的相关文章
基于纲分析的测试计仪器创新设
2013年
概念设是产品创新的核心,在测试计仪器的概念设中,借助纲分析法,对物理进行分类,并建立了纲表,借鉴系统论和进化设思想建立了基于纲分析的产品创新设模型,通过挖掘具有物理参数遗传特性的纲序列构建有效设资源链,在多领域知识空间进行寻优以实现向领域解的进化,将为算机辅助测试仪器的创新设提供支持.
马力辉高永阳孙辉李国翚
关键词:量纲分析
测试计仪器的绿色设与节能设被引量:3
2007年
论述测试计仪器的绿色设因素,从硬件、软件、材料等方面介绍仪器的绿色设技术和仪器的节能设方法。
李庆先滕召胜罗志坤
关键词:仪器绿色设计节能
一种用于微电子封装疲劳试验机的负压式辅助夹持夹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子封装疲劳试验机的负压式辅助夹持夹具,涉及测试计仪器领域。夹具包括分别位于试样两个侧面且共同实现试样夹持作用的两个单侧夹具装置;两个所述单侧夹具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夹具头、卸压装置和负压仓...
许杨剑毕书铭沈成凯鞠晓喆
立体标靶辅助多节点三维形貌测与恢复技术
2023年
传统的单节点条纹投影三维测系统由于相机的视场限制,只能恢复目标有限区域的三维形貌。针对此问题,研究了基于立体标靶的标定技术,并研制了多节点三维测系统,有效解决物体自身遮挡以及视角有限的问题。多节点测系统进行实物测时,各测节点可恢复不同角度的三维形貌。利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各节点数据进行拼接可获得同一个坐标系中的完整形貌,需要将不同节点间形貌数据的空间关系作为迭代初值,因而对系统内部参数以及各节点间外部参数的标定是测的必要环节。传统的平面标定板很难同时满足不同视角相机的成像需求,因而本文构建由2个平面组成的立体标靶进行标定,其上均匀分布规格已知的标识点,平面连接处用图案标识,以区分左右面。立体标靶实现了多节点同时标定,改善了视角受限的问题,同时改进了ICP算法以提高选择对应点的容错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最大测误差为0.053 mm,可实现被测物多视角的准确测
王晨丁宇航孟召宗肖艳军高楠张宗华
关键词:测试计量仪器数据拼接
一种微电子封装疲劳试验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计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电子封装疲劳试验机,包括:底座,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底座相连;以及固定拉伸机构,所述固定拉伸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底座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放置组件,所述放...
麻华丽李广富邓修发杨家辉孟建超刘硕肖昆龙车世鹏
文献传递
基于LiDAR辅助的GNSS/INS组合导航设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决城市峡谷、信号干扰等挑战场景下,GNSS信号短暂丢失带来的定位中断问题,保证导航服务的持续性及可靠性,设了基于GNSS/INS/LiDAR的松组合方案。首先在GNSS信号可见的情况下,以GNSS/INS组合系统的定位、定姿结果为主作为导航服务的数据参考,其次在GNSS拒止环境下,在GNSS/INS提供的定位、定姿结果基础上,采用基于LOAM算法的LiDAR里程接替GNSS接收机系统,通过LiDAR/INS组合方式提供定位、定姿估,保证挑战环境下的持续性定位服务,最后在实验小车平台上完成了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GNSS挑战环境下,LiDAR系统可以在短时间段内(35 s,20 m距离)保证分米级精度的续航能力。所设的GNSS/INS/LiDAR的松组合方案可以应用在GNSS挑战环境下的导航服务中,以保证导航的持续精度能力。
申建华谭志强杨思佳
关键词:测试计量仪器GNSSINSLIDAR里程计
基于共享联结三元组卷积神经网络的枪弹膛线痕迹快速匹配方法
2021年
针对传统通过激光检测提取膛线线形痕迹信号时枪弹痕迹检测精度不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了新型提取和处理方法。采用多尺度配准、弹性形状度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基于多模式弹性驱动自适应控制方法,建立了试件末端位置和姿态参数分布模型,采用孤立森林算法检测信号进行异常处理,利用变尺度形态滤波算法去除非细小特征,引入平方速度函数优化弹性形状度算法,完成曲线轮廓嵌入层映射;在膛线线形匹配部分,建立了适用于痕迹特征的优化参数共享联结三元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嵌入层相似度算和最小化三重损失函数训练该网络至收敛;最后进行了不同方法的相似度匹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新方法解决了传统枪弹痕迹检测中面临的精度与操作性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且成本大大降低。在膛线线形痕迹提取中采用多模式弹性驱动自适应控制方法和三元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为枪弹痕迹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和思路。
潘楠潘地林潘世博刘海石蒋雪梅刘益
关键词:测试计量仪器枪弹痕迹卷积神经网络
10~200000 cd/m^2宽程亮度值复现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应对高亮度溯源需求并提高国家亮度标准的复现能力,建立了可覆盖10~200 000 cd/m^2程的新一代国家亮度工作基准装置.研制了双光束注入式可调高亮度均匀光源并在光源出口安装了精密孔径限制光阑,研究了基于积分球亮度源法复现亮度绝对值的方法,对光源的稳定性及空间输出特性、复现装置定位精度、标准照度的线性及光谱失配误差等关键特性进行了实验及分析,最终将复现的亮度标准值保存至标准亮度用于未来的值传递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亮度源法的亮度复现装置在10~200 000 cd/m^2值复现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7%(包含因子为2);其复现值与基于灯板法的3~1 500 cd/m^2国家亮度工作基准的偏差小于0.2%;装置测范围上限较原基准提高了2个级,基本覆盖了常规亮度程,可很好地满足当前更高亮度应用领域的校准需求.
吕亮姜晓梅
关键词:测试计量仪器亮度高亮度
热电偶延误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用热电偶进行温度动态测试时常用阶跃温度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而阶跃温度施加在热电偶表面的时刻与热电偶开始响应输出的起始时刻存在一定的延迟,且该值对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探究该延迟与热电偶动态特性的关系,研究以激光器作为激励源,得到了温度上升时间小于20μs的阶跃温度信号。用微透镜阵列对激光光束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光斑内能均匀分布。用高速辐射温度实时监测偶结表面的温度,得到了精确温度下的热电偶动态特性。最后对3种不同直径的K型热电偶和C型快速响应热电偶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延误与热电偶时间常数的关系,为热电偶接触式测温精度和动态特性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李志玲王高师钰璋梁海坚李璐苗婉茹
关键词:测试计量仪器时间常数
基于FPGA+DSP的北斗信号快速捕获算法设与实现
2020年
为了解决北斗卫星接收机中传统并行频率捕获算法傅里叶变换需要处理的数据大而影响卫星信号捕获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降采样的北斗信号快速捕获算法。利用FPGA+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在传统的并行频率捕获算法中加入相干降采样模块,当信号进行载波剥离和伪码剥离后,通过降低采样频率的方式减小傅里叶变换需要处理的数据,再对卫星信号进行三维搜索。结果表明,理论上所提算法减少了80%以上,对实际北斗信号进行捕获时,平均每颗星的捕获时间为9.95 ms,内存资源消耗相比于传统并行频率捕获算法减少了42%。因此,新算法能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有效提高捕获速度,可为进一步提高软件接收机的捕获性能提供参考。
高唱陈则王曾庆喜吕查德
关键词:测试计量仪器北斗快速捕获

相关作者

施德恒
作品数:199被引量:683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光谱常数 热释电探测器 辐射测温 半导体激光器 势能函数
刘玉芳
作品数:188被引量:42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热释电探测器 辐射测温 势能函数 分子 可加性规则
陈玉科
作品数:56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研究主题:热释电探测器 半导体激光器 辐射测温 温度测量 比辐射率
孙金锋
作品数:148被引量:370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光谱常数 可加性规则 总截面 势能函数 势能曲线
黄国庆
作品数:39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热释电探测器 辐射测温 测温精度 半导体激光器 实用化